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探析

2015-12-17 01:48逯永健
财会学习 2015年18期
关键词:筹划税务财务人员

文/逯永健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概述

(一)企业税务风险概念

企业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税务方面面临的不确定性[1]:其一在于未能正确理解税收法规,未进行纳税申报或未能足额缴纳税款,可能面临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等行政处罚。其二在于未能正确适用减免税等法律法规,应享受税收优惠而未享受,给企业增加税收成本,降低利润。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就是指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涉税风险从制度规范、人员配置、评价监督等方面进行管理以降低税收成本的活动。此项管理活动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一,诚信合法。企业需诚信经营,正确理解并适用符合自己经营条件税收法律法规。其二,效益最大化。税务风险管理中需要以企业利润为最终风向标指导制定企业政策、选拔人员。其三,切实可操作。税务风险管理需立足本企业经营情况,非会计、税务专业处理范围外的内容,方法需简单易行、切实可操作。

二、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

1.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变化快、不稳定。多数税收规范以国税总局、国税总局与财政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联合发布的“函”、“发”、“公告”等形式发布,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文件的解释。税收法律规范多如牛毛、替换迅速,给企业适用税收规范带来一定风险。

2.税收执法行为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

税务机关基于自由裁量权对相同行为给与不同税务执法结果的现象较为常见。且税务机关本身对税收规范的解读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有时候税务机关解释本身难以理解,甚至发生错误,这种税务风险对企业充满不确定性。

3.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

税务机关掌握的税收信息要远远快于、多于、深于、全于房地产企业所掌握的,且国、地税相分离,房地产企业需要与两个不同的税务机关打交道,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因素

1.企业纳税意识低下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

大多数企业对纳税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心理,想要并且实际付诸实施的偷逃漏税行为不胜枚举。有些企业觉得只要按时申报纳税即可,但对申报真实性没有风险防范意识。

2.财务人员专业不足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

会计和税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会计知识不等于税收知识。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会计处理上了解甚多,但是对税务流程,税收处理等几乎一无所知。这种财务人员税收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税务风险。

3.企业整体控制不力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

有些企业过分依赖财务人员对税务方面的处理,对税务的整体控制上没有前瞻性、预防性。部门联合不足,对财务人员约束不够、涉税处理成功与失败的奖惩制度不规范,都是企业在整体控制上不力导致的税务增高的风险点。

4.企业税收筹划失败导致的风险管理问题

很多房地产企业会在纳税行为发生前,进行税收筹划。但有时企业事前筹划跟不上政策变化,比如近期的营改增,房地产企业很可能转征增值税,如此事前有关营业税的税收筹划必将面临失败。另外,有些企业喜欢钻税收法律的漏洞,自认为的合理避税行为,有时候反而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反避税调查,无形中反而增加了税收风险。还有些企业会外聘税务师事务所进行税收筹划,但有时外聘单位执业能力的缺失产生的税务风险只能有房地产企业自行承担。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具体路径探析

(一)房地产企业内外部税务风险特点分析

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是存在于房地产企业经营之外,不受企业本身左右的固有风险。这一风险对于每一个房地产企业存在的状态都是相同的,无法避免。所谓内部因素则主要存在于房地产企业内部,是可控的、可降低的。可以由房地产企业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人员、加强评价监督等多方面降低风险。所以研究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主要需从控制内部风险入手。

(二)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路径探析

1.配置税务风险管理专业人员

房地产企业本身税负较重,涉及税种繁多:房产税、印花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营改增后,还涉及增值税[2]。如此繁多的税种,各种不同的计税方法、申报期限、税收筹划方式,必须由企业配备专业财务税务人员。若企业规模不大,为节约聘用、培养人员的成本,可以选择外聘税务师事务所负责本单位的税务风险管理。但签订合作协议时,可将相关税务风险处理不当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明确约定,将风险转移。

2.控制企业各阶段的税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税务方面主要特点有:项目周期长、涉及税种多,在项目不同阶段所需关注和防范的税务风险重点不同。其一,在项目立项、购买取得土地时,需着重关注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其中耕地占用税根据土地所属地区不同税率有所差别。此三税种可以作为取得哪一土地的成本考量因素。其二,在房地产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着重关注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其中营业税可以通过会计调整,将实际税收负担推后,使企业占用资金时间延长。其三,在房屋预售、最终竣工阶段,需着重关注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且企业所得税为重中之重。房产企业前期投入较大,易亏损;预售完成收入大幅提升,应纳税所得额提高。此时需关注固定资产折旧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两大明细表,降低所得税。各阶段的数据需要由成本部、项目部、工程部、财务部、法务部、外聘税务师事务所多个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共同防范。

3.加强降低税务风险的沟通交流

目前地税仍采用专管员制度,国税已经取消。房地产企业在与地税沟通时需与专管员保持联系,了解企业涉税的最新政策,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及时纳税申报。在与国税沟通时,需充分利用国税咨询电话,与其政策法规科、收入核算科、税源管理科等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积极参与税务部门的税务宣传。确保在税务系统留下的联络电话准确,以便及时接受信息。现在正在进行营改增,房地产企业更需要充分与此两个主管部门沟通,以便对自己的税收事项深入了解、重新筹划。

(三)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评价与监督

房地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过程涉及多环节、多部门的动态、变化、持续的过程[3]。所以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不断根据运营中的税收实况与税收筹划进行数据比较分析,以参考值或标准值对不同阶段的税务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与监督。对于由个人原因造成税收负担增高,如财务人员忘记及时申报带来的滞纳金和罚款等通过企业内部制度合理控制,转移风险。对于政策变化造成的负担增高需及时调整税收筹划。对于会计处理技术欠缺或失误等原因,应在企业选用财务人员时及时关注并避免。

四、总结

综上所述,税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控制税收成本,税收成本的有效控制是控制企业整体成本的重要环节。因此针对企业内外部的税务风险点识别并从不同阶段合理控制税务风险,从人员、制度、沟通、筹划等多方面规避降低税务风险能帮助房地产企业获取更多利润、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

[1]郑朝来.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2]陈健怡.中国房地产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陈律妍.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筹划税务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思考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