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

2015-12-18 21:01姜中伟马丽卿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舟山群岛可持续发展

姜中伟, 马丽卿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 316000)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

姜中伟, 马丽卿(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 316000)

大小形态各异的海岛散布在中国浩渺的海域中,这些海岛凭借其特有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现在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海岛旅游是指在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范围,凭借岛上特有的生态景观和人文面貌,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1]。作为中国唯一在群岛上建立的城市,舟山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已经成为舟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舟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舟山群岛简介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部的东海海域,长江入海口以南,处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点,北靠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南北海运和远东国际航线的主通道之一[2]。由嵊泗列岛、浪岗山列岛、川湖列岛、崎岖列岛、中街山列岛、七姊八妹列岛、马鞍列岛、梅散列岛和火山列岛组成。舟山群岛包括大大小小的岛屿1 390个,它们原是大陆的一部分,由于部分地壳下陷,周围海面上升,才与大陆分离,成了岛屿。岛群是天台山、四明山余脉延伸入大海露出水面的部分,岛屿分布走向与大陆山脉基本保持一致,成棋盘格的外形[3]。舟山群岛得天独厚,境域港湾众多,水深浪平,船道纵横。舟山港已发展成为以海陆中转为主,集大宗货物仓储保税和大型船舶服务基地功能于一身的深水良港。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素有“东海渔舱”和“中国渔都”之美誉。

舟山群岛地处中纬度地带,西靠中国内陆,东临太平洋,受到海陆两种下垫面的物理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海岛型季风气候[4]。年平均气温17 ℃左右,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千岛之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历史文化名城定海古城和“海天佛国”普陀山。舟山海洋民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古老的祭海仪式、起篷号与拉网号子、建房礼仪、定亲与求子习俗等。

2009年12月舟山跨海大桥的正式开通和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舟山旅游业的发展。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这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发展重点的新区[5]。

2基于实地调研的舟山海岛旅游问题分析

旅游业之所以是舟山的支柱产业,是因为舟山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底蕴,若没有这些资源,舟山旅游业就像无源之水,毫无生机。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建立,国家赋予舟山更高的战略地位,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2.1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舟山“大岛建,小岛迁”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许多海岛都进行填海造陆,乱石堆到处可见,破坏了岛周围的水环境,再加上人口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化肥等污染激增,水环境越来越差。另外,在沙滩、海礁上经常看到成片的白色垃圾,海面上也有漂浮的垃圾与废弃物,直接影响海岛形象,特别有些较远的海岛,如东极岛等,当地居民处理垃圾的方式基本还是现场焚烧,严重污染当地环境。

2.2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海岛由于空间位置的孤立性,自然生态资源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则很难恢复。政府或一些机构在开发海岛的过程中,没有先进行实地调研,没有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盲目开发,破坏了原有的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没有用心去深层次挖掘并保护该岛的特色资源,使海岛建设城市化,与舟山环境及总体规划不协调。

2.3旅游项目趋同化舟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海岛旅游项目还处于初始阶段。旅游项目仍主要集中在观光、美食、住宿等传统项目,没有开发游艇、垂钓、攀岩、海岛探险等现代项目。除了普陀山、朱家尖、嵊泗等比较出名的景区,其他部分海岛存在着小、散、重的现象,好多景区的定位不清晰,造成旅游项目重合,旅游产品单一,没有体现差异性。已有的一些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开发与利用,如马岙古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定海老城、渔霸遗址及渔歌、锣鼓、民间跳蚤舞等[6]。

2.4交通与安全问题突出由于各个岛之间都是靠轮船相互通行,而船只有限,所以在每年旅游旺季或者重大节假日期间,大量游客蜂拥至舟山,造成码头拥堵,船票难求。尤其是去往各个小岛的船只以及嵊泗、岱山各个岛之间的船只,“黄牛”倒票现象严重,打乱游客出行计划,降低游客旅游体验度,不利于培养游客的忠诚度。同时,岛上没有安全巡视员,也没有求助电话标识牌,游客在爬山的过程中若迷路或者受伤无法及时得到求助。

3舟山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对策

舟山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给舟山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量,极大地促进了舟山整体经济的发展[7]。因此,从实施品牌战略,保护自然资源,完善旅游业法律法规等措施,来保障舟山旅游业的旺盛生命力。

3.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坚持品牌战略打造主题岛屿是舟山群岛海洋旅游开发所追求的目标,并通过众多差异化的旅游主题岛整合形成整体性的群岛型海洋休闲地[8]。因此,深度挖掘各个海岛的人文资源非常重要,要先进行实地调研将要开发的岛屿和重新评估已开发海岛的旅游景区,对同质化严重的景区要进行重新规划甚至关停。将每个岛屿的开发融入到舟山甚至国家的整体开发格局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如普陀山要抓住佛文化,朱家尖要抓住沙雕文化,秀山岛要抓住滑泥文化等。要坚持品牌战略思想,通过挖掘海岛旅游区的特色资源和提升旅游服务,在游客心中留下美好印象。

3.2加强生态城市建设舟山是群岛城市,自然生态资源甚至比经济效益更加重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保护自然资源。在建立或引进高效益、高污染企业时,一定要评估其实际可操作性,避免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虽然高效益企业会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很难恢复,得不偿失。对于已经引进的高效益、高污染企业,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法规并指导企业建立污染净化系统。同时,继续开展所辖海域环境质量监测,在舟山海域设置生态环境监测站,全天候监测水质状况。对于没有安装污水处理设备的船只,禁止其停靠码头。设置垃圾处理船,有偿接受船舶的生活垃圾,然后集中处理。

3.3注重环境保护与优化完成海岛资源评估与开发以后,就需要对海岛自然资源进行后续保护,应建立环境监督系统,实时监控附近海域、空气和陆地的各项指标,要注重对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可以通过宣传语以及广播对岛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从游客的心理角度上分析,人们在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中比在垃圾遍地的环境中吐痰的可能性更小。而这种一尘不染的环境就要求在海岛旅游中同时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

3.4完善旅游业法律法规,科学有效管理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是管理海岛旅游的依据,因此法律法规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舟山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奖惩措施,增强全民环保与节约资源意识,同时也应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时刻与群众保持互动,这样可以有效协助旅游部门做好全面工作。争取低空航线开放,开通嵊泗、东极岛际直升机航线,启动水上飞机旅游项目,推进通用航空基地建设。

4结语

舟山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兼有特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旅游开发成果,并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相比海南三亚及世界其他著名的海岛景区,舟山群岛旅游还大有文章[9]。在未来的旅游开发中,应设计舟山岛屿差异性,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突出整体性与特色性。

参考文献

[1] 刘笑天.基于昂谱模式的舟山群岛新区海岛旅游产品开发[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7-8.

[2] 程静跃.舟山群岛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16-17.

[3] 东海无人岛纪实[EB/OL].[2015-09-30].http://yhnews.zjol.com.cn/yuhuan/system/2013/08/13/002979181.shtml.

[4] 李增蔚.舟山港煤炭中转码头工程的技术经济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14:7-8.

[5] 吴志伟.三大国家级新区现行政策比较及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1(12):22-23.

[6] 任淑华,蔡克勤.舟山海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管理,2009(6):26-27.

[7] 邬玮玮,朱燕.关于舟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33-34.

[8] 马丽卿,苏立盛,程敏玲.比较视角下的我国海岛旅游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以舟山和海南岛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13-14.

[9] 王跃伟.舟山市海岛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06:38-39.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缩略语

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缩略语。如名词术语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ATP(三磷酸腺苷)、ABA(脱落酸)、ADP(二磷酸腺苷)、CK(对照)、CV(变异系数)、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性)、IAA(吲哚乙酸)、LD(致死剂量)、NAR(净同化率)、PMC(花粉母细胞)、LAI(叶面积指数)、LSD(最小显著差)、RGR(相对生长率),单位名缩略语IRRI(国际水稻研究所)、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对于文中有些需要临时写成缩写的词(如表及图中由于篇幅关系以及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而写起来又很长时),则可取各主要词首字母写成缩写,但需在第一次出现处写出全称,表及图中则用注解形式在下方注明,以便读者理解。

摘要由于海岛旅游能给人们提供一种放松心情、远离世俗的心灵体验,同时又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的愿望,所以海岛旅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热点。但由于海岛面积较小,自然生态系统很脆弱,因此如何合理开发海岛旅游资源,使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便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笔者以舟山群岛为例,通过调研分析舟山海岛旅游业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舟山群岛

Study on Islands’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Zhoushan Islands

JIANG Zhong-wei, MA Li-qing(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Owing to the island tourism can offer the relaxed spirit,far away from the worldly experience and can satisfy our desire of searching for new things and searching for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so the island tourism gradually become the hot spot of world tourism.Because of the small areas and fragile environment system of island,how to develop the island tourism resources reasonablyis an important topic. Taking Zhoushan Islands as example, through analyzing tourism status, several problems were found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Islands 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Zhoushan Islands

收稿日期2015-10-12

作者简介姜中伟(1989-),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S 181.4;F 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2-302-02

猜你喜欢
舟山群岛可持续发展
浙江舟山群岛居民高尿酸血症人群分布及发病率分析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探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
提高舟山群岛新区供水保障能力的思考
基于舟川旅游资源条件比较的川岛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