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15-12-18 11:25李毓龙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创造力培养

李毓龙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是我国很多高校的舞蹈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针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学中的技巧,而忽视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真正内涵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的问题改进,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这种优秀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教学;学生;创造力;培养

一、前言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而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学会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形态,更重要的是能够抓住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本文对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还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突出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亟待进行改进,因此,本文结合该种背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二、民族民间舞概述及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1.民族民间舞的相关概述。对于民族民间舞来说,其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形式最为多样以及普及程度最为广泛的一种舞种。而对于我国来说,尤其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稳定,为民族民间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发展土壤,在经过了多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来,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舞种之一。民族民间舞被称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是记录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印记,是深入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失传的境地,而能够有效促进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方式莫过于相关的教育活动,因此,本文也是基于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等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2.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开展的民族民间舞教育主要分为专业舞蹈教育、师范舞蹈教育以及师范舞蹈教育等三个主要方面。而当前主要开展的民族民间舞课程主要是由舞蹈艺术发展相对成体系的几个民族,如汉族、

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等的不同风格、不同特色舞蹈组成的复合课程。民族民间舞课程在当前各个层次的舞蹈专业教学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教育、编导还是表演专业中,都是作为基础必修课存在。同时,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还担负着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同时是我们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当前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是各民族人们在长期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受历史演变、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呈现出特有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陈旧的教学观念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由于我国在舞蹈教育中,主要为国内的剧团输送人才为主要目的,从而造成了一些高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专业的设置上,忽视了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尤其在文化传承方面显得更为薄弱。再有,很多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都忽视了理论培养的重要性,而重视对学生的技巧培训,而实际上,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是我国舞蹈学科中最为全面系统的一门课程,更加倾向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如果将对学生的培养只停留在形态教学中,势必会背离原本的教学目的。

2.教学方式的单一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民族民间舞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其形式也非常独特,长久以来,其固定的主体风格和特征成为开展教学的重要内容,不过长久以来并没有进行更新,成为了限制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在进行着动态单一的传授。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是采用教师口头讲解与动作示范等单一的传授方式,对多媒体等先进的辅助设备并不加以利用,使得在长期的教学中,学生很容容易与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之间的差距拉大,因此,需要对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提升。

四、加强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对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对传统的培养舞蹈专业型结构的专门人才为主的理念,针对目前学生就业的多种类型趋势来更新教学理念,确立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新的教学理念。而在多元化知识结构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的传授,还要重视对知识的灌输,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这种理念下,学生不仅可以准确地对各个民族舞蹈的形态进行展示,还能够从更深层次的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以达到传承的最终目的。

2.改进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创新方法。在上文中已经描述过,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认为,一方面可以尝试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尝试动态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立体地对民间文化进行了解,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自身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民族民间历史文化背景的讲解以及动态教学资料的运用,让他们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创新实践,则必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总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除了要传统的观念及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外,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在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乐. 民族民间舞“风格性”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 艺术研究,2015,03:152-153.

[2]张沛,杨浩. 谈民族民间舞的继承与现代发展——民间舞教学组合的编排[J]. 亚太教育,2015,33:278.

[3]陈乐. 高校中國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分析[J]. 时代教育,2015,03:263.

[4]邱毅.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14,15:140.

[5]黄涌天. 探究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模式[J]. 戏剧之家,2014,18:163.

[6]杨梓. 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02:139-142.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创造力培养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