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

2015-12-18 19:06李俊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幼儿教师

李俊

摘 要:幼儿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会产生职业倦怠,对幼儿教育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社会与相关的教育部门必须对教师的职业倦怠给与高度的重视。其中,生活质量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展示,市区的幼儿园的生活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社会关系的满意度都比较高,相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满意度比较低。教师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烦躁的心理,在情绪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上产生成就感与落差感。本文结合幼儿教师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解决这一现象。

关键词:幼儿教师;生活质量;职业倦怠

所谓的生活质量,就是在特点的社会背景与价值体系下,社会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目前的生活状况的感受。职业倦怠,是指在自身的工作中,出现了情绪低落、成就感下降、工作状态不佳的状态。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一种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的职业,他们承担着教育下一代、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责任,教师职业倦怠日益的严重起来,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近年来对教师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生理心理方面出现疾病现象

幼儿教师在出现职业倦怠的期间,大多数会呈现出一些极端的情绪。例如疲劳、易怒、紧张、焦虑、压抑、烦躁等等、这是在心理上呈现出的亚健康状态。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工作中经常呈现出疲惫不堪的状态,经常感到生活压力过大,不想与人交流或者是沟通,希望自己安安静静的待着,不想被人打扰。

2.对工作的热情会迅速的降低

幼儿教师在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之后,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会迅速的降低。有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采取敷衍的态度,有的教师直接选择放弃这份工作。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67%的教师在上班的时候就迫切的希望自己赶紧的下班,缓解在工作中的紧张情绪。73%的同学在工作之后,不想提与工作相关的事情,还要大部分的教师有离职或者换工作岗位的想法。

3.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教师在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后,在心理上抵制与幼儿进行接触,在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缺乏耐心,不愿意主动地与幼儿进行交流。同时,他们也不愿意与同事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同事关系比较紧张,甚至与家人的沟通都出现了问题,家庭氛围不和谐,影响家庭的稳定性。

二、幼儿职业倦怠的解决策略

1.充分的专业发展机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高度的重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机会,促进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免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感。幼儿园提出这样的机会,幼儿教师对工作及幼儿园的满意程度就会逐渐的提高,如果幼儿园无动于衷,不能够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这样的机会,教师内心会存在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幼儿园要密切关注每一个教师的发展状态,及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

2.为幼儿教师提供知情权与参与权

为了解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就要在工作上使幼儿教师热爱自身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幼儿园。因此,要建立幼儿教师强烈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加强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因此,幼儿园里的重大事物的决策权、参与权要公开透明,要引导幼儿教师参与到事物的决策权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权利,要引导教师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身的形象与幼儿园的好坏息息相关,这样教师会更加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会逐渐的提高,职业倦怠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3.薪酬待遇

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教师薪资待遇。今年来,幼儿教师在薪资待遇上有所提高,但是与其他教师行业相比,薪资待遇还是比较低,幼儿教师普遍认为,自身的职业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仍然是偏低的,自己所得的劳动报酬与社会责任相比不够均衡,教师的职业倦怠会愈加的严重。因此,在幼儿园的管理中,要将幼儿教师的职业待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从教师的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待遇,使幼儿教师能够心情愉悦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将有效的解决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4.创造良好的工作人际环境

工作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师们的工作心情,影响教师们的工作质量。如果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总是呈現出小心的谨慎的工作状态,和同事、和领导都不能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那么教师就会容易产生烦躁的、郁闷的情绪。因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在幼儿园中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和领导之间、老师和幼儿之间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教师能够轻松的、自由的工作,产生职业上的成就感。

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首先, 对幼儿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 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会使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 会把教学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 从而对其有积极、肯定的看法。 幼儿园、家长及社会大众应对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 以减少教师的压力。第二, 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教师的待遇低, 导致心理失衡, 失落感也由此而生, 倦怠于是不可避免。因此, 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是一项重要举措。第三, 幼教改革也要关注幼儿教师的需要和要求。 我国现在的幼教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及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等。 因此, 进行教育改革要把教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把教师视为关键性因素。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关注幼儿教师的情绪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幼儿对职业的热爱程度,需要从各个方面关注幼儿教师的生活质量,采取相关的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良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敏,李葆华.《教师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J]. 当代教师教育,2008,(3).

[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中华起跑网.

[3]陈明立.《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解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1).

[4]王玉美.《浅析“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生活质量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