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和方法总结

2015-12-18 17:13杨金起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开放式教学解题技巧

杨金起

摘 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经历,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概念;开放式教学;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小学数学题更加生动有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数学问题。但是在解决相关小学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数学抽象能力较为欠缺,往往不能够正确地解决相关的数学应用题。因此,全面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从概念出发,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认知度

概念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更是如此,从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程度入手,提高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是我们开展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为了有效地钻研应用题的文字,学生必须对应用题有明确的概念。”这句话点明了简单应用题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站在扎实的概念理解基础之上进行应用题的学习。

二、转变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观念,进行开放式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在素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全面地转变自身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将学生放到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地位之上,教师可以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为小学生创设一系列较为生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情景,从小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入手,将小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嵌入到小学应用题当中。这对于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提升其解决相关问题的欲望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生活化的应用题,不仅仅可以以纯文字的形式展现于学生,也可以通过数学漫画、表格、情境图等较为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于小学生,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多元化,增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趣味性。此外,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即使小学生的相关观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也应当给予其正确的引导,让其自身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参加到相关的教学活动当中,将小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各个小组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竞赛式学习、讨论。应用题开放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更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養。

三、根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审题。小学数学应用题往往以书面语的叙述形式进行表述,这就给小学生全面理解应用题内部的全部内容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审题,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首先应指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一边读题一边思考,同时这个过程应尽量做到认真仔细。在审题的过程中掌握该题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整个应用题所讲述的问题是怎么样来的,应用题内部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明白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各个数学中哪些数字是干扰项,哪些数字对于解决相关的问题是有帮助的,这些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其次,在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地画些简单的数学曲线以帮助其理解相关的应用题内容,将较为复杂的数学关系,转变为较为生动形象的概念图,更好地帮助学生审题。

2.析题。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做过研究,显示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的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辅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减缓思维坡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即从最后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的逆推分析,把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第三,在学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减缩思维过程,要求学生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逐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维,拓宽思维广度。学生思得如何,主要是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经历和思维水平,合理而充分利用可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思维现实化。只要是上数学的老师,都很清楚地知道,一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时,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缺乏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周密性。

3.解题。有些学生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查”,看列式与思路是否一致,数据是否抄错,算式有无利于简算的特点;算要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锻炼口算能力和速算能力;查指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常理。在有条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4.论题。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特别好。让学生学会论题,把思维训练推向新的境界。这部分训练包括:较完整、条理地叙述分析过程;计算时叙述每步的意义;变换题目的叙述方法;改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并做出相应解答;把问题与算式搭配起来;根据算式补充相应的条件或问题;判断多余条件;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做出相应解答。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化,应用题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分析教量关系并进行形式解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也是生活中相关问题的教育,因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之一,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也就是提升小学生更好适应生活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升自身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开放式教学解题技巧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等待·自主·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