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5-12-18 20:17金今花安敬爱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零花钱学会习惯

金今花 安敬爱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我们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是单亲无亲家庭的孩子,还有父母出国或外出打工,家长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我就非常注重对孩子日常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我这段时间的做法和想法。

一、身教重于言传,正身以做表率

人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但是家长不在身边,我就当从孩子的家长角色来教育孩子。教师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培养自身良好的习惯,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做得更好,这样做比对孩子空泛地说教更有用。比如,要求孩子不看电视。刚开始,孩子非常不适应,因为孩子以前在家没人陪她已经习惯了没事做时就打开电视,所以他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就一直嚷嚷“我真无聊呀,我没事干呀!”,看起来很烦燥,不看电视挺不适应的。后来,我就想了很多办法来分散注意力,陪着孩子聊聊天、做做游戏、看看书。一定要引导着孩子找事做,帮助孩子分散注意力。现在,孩子已经适应没有电视陪伴的生活了,因为他有好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看电视了。

二、学会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开运动会、去春游拿10元、20元还嫌少。我班的金xx母亲在韩国打工,几年都没回来看过孩子。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爱,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比同龄孩子的好几倍,。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没有注意对孩子节俭这一习惯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节俭是寒酸的表现。其实想一想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节俭呢? 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不预支,让孩子学会节制、学会理财。我引领孩子不同他人攀比,当然,让家长首先不能进行攀比。可以尝试让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尝一下赚钱的艰辛,这样他就不会乱花钱了。我每次给学生发零花钱的时候,就给孩子们讲父母寄来的钱来自不易,而且还发表每天花零花钱最少的孩子的名单。让学生意识到节约是光荣。平时大手大脚花钱的崔xx,自从以后也节俭着用零花钱。

三、学会从小养成待人有礼貌的好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孩子客人来了不知道问候,甚至还有的孩子满嘴脏话,而家长往往以我这孩子真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要知道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在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狡猾,质朴就会成为粗鲁,宽厚就会成为谄媚。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为当他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错事了,更不会去改正。要让孩子穿衣整洁,并养成爱护衣服的习惯。

教育孩子懂得礼仪方面的知识。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坐、请茶、送客,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师长等。

四、学会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阅读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可以是一些带图的故事,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电视剧的剧本。等孩子喜欢上读书之后再去读一些大部头的书。教师也可以陪着孩子读,在陪读一阶段之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读。

当孩子做功课磨蹭时先不要催他写,而是由着他,并记下他的用时,然后与他一起分析做这些功课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这多用的时间他可以做多少他感兴趣的事,这样少用时,快写会让他体会到多少快乐!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的磨蹭将会使自己失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机会,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他就会自觉的提高自己的效率,久而久之就實现了孩子自己学习的目的。

五、学会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一些小件的衣物锻炼由孩子自己去洗。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繁琐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厨房整洁的重要性,比不上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劳动的生活习惯时,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已增强了很多。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要用心去灌溉属于我们的花朵,我相信,每朵花都会绽放出自己的美丽和光彩。

猜你喜欢
零花钱学会习惯
零花钱大作战
零花钱就是随便花的,咱别干涉
零花钱
我的零花钱飞走了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