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职业成功观研究

2015-12-18 21:25温立天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途径问题大学生

温立天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上的讲话阐明了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但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大学生赶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就业问题。因此, 如何认识大学生职业成功观的特点、怎样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功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大学生;職业成功观;问题;途径

一、大学生对于成功认识的误区

对于成功的追求,从有人类足迹开始就成为了永恒的话题,它是指通过实践活动以实现个人价值或实现某种预期的结果的代名词。 近年来,成功学的励志书籍在大学生中最为畅销,他们渴望从书本中从找寻到通向成功的捷径,但由于涉世未深等原因,对所谓的成功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的世俗化。对于成功的理解,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大学生对成功并不陌生,就像”功成名就””有志者,事竟成”,等。 然而,如今大学生更倾向于去阅读生搬硬套、没有内在逻辑、内容重复的舶来品。 在精神层面,摒弃了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等优秀文化传统,以好逸恶劳、一劳永逸取而代之。曲解成功的真正含义,狭隘的灵魂里对成功的理解只剩下权和钱,将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和权利的至高无上视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

2.成功典范的偶像化。以前被树为人生楷模的政治家、科学家不再是大学生心目中的成功榜样,只剩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亚洲首富马云以及新经济掌门人与计算机黑客等明星偶像。

3.成功路径的速度化。成功话语中之所以强调成功路径速度化,为的是突出成功捷径,现代大学生对于成功的追求更加注重速度。 真正的成功并没有捷径可寻,然而,到了当下社会,充斥艰辛饱含血泪的成功之途却被视为压缩饼干式的快捷之道。在这种成功路径速度化误区的背后,隐藏的是青年一代浮躁、急功近利的思维。

二、大学生职业成功观研究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青年大学生受到利益至上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庸俗的、狭隘的成功观,如:”成功就是掌大权,挣大钱,住大房,开豪车”,”成功就是要不择手段”。 此类成功观不同程度上误导着年轻一代。 高校大学生正确的成功职业观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有了职业成功观的研究,就能够推动高校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和目标,培养职业能力,对职业有着正确的成功观,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物尽其用,各尽其长。

三、影响大学生职业成功观的因素

职业成功观是个体评价职业成功的主观标准,它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学生职业成功观的因素是一种浮躁的社会现象,是一种幼稚的从众行为,是一种缺乏理智的思想观念。 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浮躁的职业成功观。我国古代教人明辨义利的“义利之辨”文化,以及”君子忧道不贫忧”的传统在千年文化传承中大相径庭演变为重利轻义。大学生视事业有成、发家致富为夙愿,更想从名人传记中翘首期盼的寻求发家致富的捷径。曾经,大学生们重视自身技能的培养、能力的锻造,现在浮夸风在群体中蔓延开来。这种现象的出现体现了大众集体无意识对青年学生的渗透。

2.职业成功观的模糊。职业成功观是主观评价性认识,每个人都会按照自认为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职业评价。因此,科学的职业成功观需要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职业的客观分析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来形成。大学生正处于告别依赖感形成独立感的阶段,何为职业成功意识淡薄,不能清晰公正客观的认识自己。

3.狭隘的职业成功观。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工作变动的频繁化,使得青年大学生面临更严峻的就业难题。一些大学生以狭隘的职业取向定位自己的就业去向,把进大城市、大公司就业作为自己唯一的出路。 加上社会快餐文化的袭击,使得大学生追求成功的速度大于追求成功的质量。 这种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了破坏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的一剂毒药。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成功观教育的对策

职业成功观教育需要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以自身专业特长、知识结构为依据,紧紧围绕社会环境和市场供需要求,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客观的、方向性的教育。加强大学生职业成功观教育要从高校教育着手。

1.确立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学生对未来将要从事的部门、种类和事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高等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针对新生广泛开展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且帮助大学新生更全面具体的了解其所学专业的学科内容、课程设置,围绕专业可能涉及到的工作领域,逐步在学习中明确职业兴趣,并确定自身的职业理想。

2.推进开放性教学。面对世风日下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模糊以及就业前景艰难的现状,大学生还应该紧紧抓住自身职业发展这条主线,进行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锻造,以职业规划为导向,改变学习盲目和受动的状态,及时根据社会市场需要对职业取向做出相应调整。高校也应该适应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取向的心理需要,推进开放性教学,改革高校教学模式。

3.教学内容的时代化。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近几十年来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框。 现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这一巨大的变化。 因此, 高校高等教育内容的革新必须以教学内容体系为基础、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辩证的否定观继承发展能反映当今科技与经济最新要求的学科内容,这对加强大学生职业成功观教育意义重大。

4.培养准职业人才。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人才,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把自己历练成专业素质高、品德高尚、责任意识强的社会职业人才。具有职业成功观人不仅应该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熟悉大量的实际操作技术或技能。在学习中加强修养、磨练意志、明辨是非,增强大学生正确职业成功观的教育。

高校大学生职业成功观的正确树立,不但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关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荣辱兴衰,关乎中国梦伟大理想的实现。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了大学生可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更好的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职业成功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周文霞《职业成功标准的思考与探索》 .

[3]钟秉林《中国大学改革与创新人才教育》.

[4]朱永新《校园里需要什么样的成功观》.

猜你喜欢
途径问题大学生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大学生之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