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纱线捻接器配置及应用

2015-12-19 06:37
纺织器材 2015年6期
关键词:络筒加捻管式

时 香

(灌南宏益纺织有限公司,江苏 灌南 222500)

近年来,人们对纱线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纱设备与器材、检测设备都在不断改进与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纺织业的发展重点已经由产、销量转移至产品种类与质量,后者已经成为纺织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纺织器材的配置已成为纺织企业提升纱线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空气捻接器作为自动络筒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运行情况都直接影响到纱线的质量。因此,空气捻接器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

1 空气捻接器的工作原理与捻接过程

空气捻接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纱线捻接技术,最初用于化纤长丝的生产,70年代~80年代该技术应用在短纤纱的捻接生产中。空气捻接器的捻接机构简单,捻接效果好,现今在自动络筒机上的运用率已经达到了97%。

空气捻接器的工作原理是应用空气动力学,通过压缩空气将2根纱线的捻回松解为纤维之后,再将其捻接成为无结纱头。空气捻接器分为手动空气捻接器与自动空气捻接器两大类。

1.1 手动空气捻接器

该类型捻接器一般用在普通络筒机上,主要由3大部分(气缸、退捻捻接、剪纱夹持)与200多个小巧、精密的器械组合而成[1]。其纱线捻接过程为:首先将2根纱线交叉置于捻接腔中,拉下手柄,活塞开始朝上运动,腔盖关闭,纱夹夹住纱线,两边的剪刀剪断纱线之后退捻管喷气,把纱线放到振荡器内,在振荡片的作用之下纱线退捻;其次,拔纱片拔纱以便退捻部分再次重合,在捻接腔喷气作用下,完成对纱线的加捻;最后,上气路关闭、下气路开启,活塞上行,腔盖开启,结束整个纱线捻接过程。其主要特点为:捻接方式较新,退捻吸管单向旋转退捻,保证了退捻的稳定性;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涤棉混纺的单纱与股线、包芯纱、竹节纱、化纤等纱线的捻接;捻接效果较好,尤其是对化纤类、涤棉混纺及纯棉纱线,捻接之后外观效果与强力都比较好;捻接气压稳定,手动型空气捻接器具有可调压装置,保证纱线捻接时恒压;消耗较小,使用成本较少,因为手动型空气捻接器取消了振荡器,降低了易损件的损耗,使得纱线退捻的范围扩大,且操作简单、便捷[2]。

1.2 自动空气捻接器

该型空气捻接器通常应用在自动络筒机上,是和单锭式自动络筒机相配合使用的纱线捻接专件,承担着连接管纱和筒纱的作用[3]。自动空气捻接器由振荡器、捻接腔和退捻管3部分构成。捻接过程如下:① 筒子架自动解除开启,将其置于槽筒表面上,对槽筒的反转予以控制,从而使接头系统的大吸嘴能将纱线头吸住;② 暂停控制槽筒,将空气捻接器中的退捻电磁铁动作开启,对两端的纱线头做退捻处理,然后将加捻电磁铁动作开启,进行首次加捻,暂停一下,进行第二次加捻,直到时间结束[4];③完成捻接之后,将槽筒正转打开,暂停捻接驱动电机,捕纱器电磁铁失效,开启捕纱门,开始络纱卷绕。

2 不同类型空气捻接器的捻接效果比较

笔者利用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与FG304型振荡式空气捻接器,对不同种类纱线进行捻接试验,捻接效果对比见表1。

表1 两种空气捻接器捻接效果对比

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与FG304型振荡式空气捻接器对棉、化纤混纺纱线的捻接效果都比较好,但在对新型纤维纱线的捻接效果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以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为例,使用该捻接器需注意调整3个工艺:① 捻接时间,具体而言就是对一次接头的退捻时间和加捻捻接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② 捻接长度,就是纱线的迭合长度,经由对两边拔纱片动程大小的调节,继而对捻接接头的粗细、长短进行调整;③ 退捻喷气量,经由对喷气量大小的调节,可获得不一样的退捻效果。该类型的捻接器在对不同种类纱线的退捻上,都有不错的效果,新型纤维纱线亦是如此;而FG304型振荡式空气捻接器对部分新型纤维纱线进行捻接处理时,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Tencel纤维纱线,捻接效果更差。

分析得出:FG304型振荡式空气捻接器之所以对一些新型纤维纱线进行捻接处理时效果很差,与纱线本身的特点有关。一些新型纤维纱线的表面较为光滑,且卷曲比较少,而该型号空气捻接器中振荡器内有高频振荡的振荡片,需和纱线直接接触,故在拍打纱头时振荡片和纱线彼此间出现打滑现象,进而导致纱线捻接效果不佳[5]。而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是通过和捻向相反的旋转气流,由下而上将纱线吹开,且将多余的纤维吸走,从而使退捻之后的纱线呈现一种蓬松的状态,最终得到较为理想的捻接效果。另外,两种型号空气捻接器对CJ 14.6Ktex纱的捻接效果相差不大,而对Tencel 14.8Ktex和Modal 14.8Ktex两个品种进行捻接时,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的捻接强力要比FG304型振荡式空气捻接器大。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空气捻接器对各种新型纤维纱线的捻接质量,笔者对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该型号的空气捻接器中,捻接腔及其腔盖是加捻纱线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呈“Z”型,宽度为15.5mm,比较适用于一些混纺纱或棉纱;新型纤维长度为38mm,其长度相比混纺纱较长,为了确保捻接区宽度,有效提升新型纤维纱线的捻接质量,笔者和其他公司合作,对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通过多次的试验比较之后,最终得出结论: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呈“C/Z”型,捻接腔宽度为18.5mm时,捻接效果较好。同样以Tencel 14.8Ktex和Modal 14.8Ktex为例,使用“Z”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的捻接强力分别为236.0cN和308.5cN,而使用“C/Z”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对这两种纤维纱线的捻接强力分别为252.5cN和345.0cN。由此可见,“C/Z”型捻接器的捻接效果明显好于“Z”型捻接器。

3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纺织器材,空气捻接器在纱线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使用空气捻接器,能够有效提升纱线的捻接效果及成纱质量。笔者通过对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与FG304型振荡式空气捻接器对不同种类纱线的捻接效果进行试验对比,得出:这两种空气捻接器对普通纱线的捻接效果相差不大,对于新型纤维纱线的捻接,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的捻接效果明显优于FG304型振荡式空气捻接器。通过改造FC309型退捻管式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腔,明显提升了其对新型纤维纱线的捻接效果。

[1]李国峰,李惠军.提高Espero-M型络筒机捻接质量的体会[J].棉纺织技术,2012,40(11):47-49.

[2]周广振.空气捻接器关键部件的理论研究与优化设计[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3.

[3]杨海峰.提高纱线捻接质量的措施与体会[C]//2012’全国自动络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2012:187-188.

[4]高加平,赵世峰.自动络筒捻接器的工艺设置与维护保养[C]//2012’全国自动络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2012:260-261.

[5]魏倍倍.提高差别化纤维捻接质量的体会[C]//2012’全国自动络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2012:172-173.

猜你喜欢
络筒加捻管式
加捻对碳纤维增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加捻与包缠对UHMWPE纤维束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棉纺织生产控制络筒工艺的研究
络筒张力对喷气变形纱性能的影响
短纤维单纱捻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管式空气空预器泄漏分析及改进
平推流管式连续反应器合成耐热ABS树脂的研究
汤氏纺机:挑战极限络筒机
TC21直捻机在帘子线加捻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