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研究

2015-12-21 12:45王艳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高血压

杨 丽 王艳红 史 松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功能检查科 乌鲁木齐 830011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研究

杨 丽 王艳红 史 松△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功能检查科 乌鲁木齐 8300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01—2010-03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10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和表现形式,分析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54.72%;观察组ST-T改变比率为48.33%,高于对照组的18.87%;Q-T延长的比率为27.50%,高于对照组的13.21%;心律失常为38.33%,高于对照组的21.70%;房室肥大、左心室高电压发生率为20.83%,高于对照组的11.32%;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患者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97.22%,病情稳定好转患者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会导致异常心电图,且会使心电图异常的类型复杂多样;临床上通过心电图的变化可以推断急性脑卒中的病变程度和预后情况。

高血压;急性脑卒中;心电图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史等;另一类为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等[1]。我国约80%的脑出血患者和70%的脑梗死患者有高血压史。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比血压正常者高出3~5倍,美国高出2~3倍,日本高出13.1倍[2]。同时,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均很大,充分说明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同时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只要长期坚持有效控制血压,可显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如降压治疗2~3a,可使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39%左右[3]。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加速脑动脉硬化引起。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管壁病变,管腔变硬、内膜增厚,当脑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还可引起细小动脉壁变性和坏死,进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可使已经变硬、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4]。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不仅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损害,还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在脑出血或大面积梗死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电图的异常和心酶谱升高[5]。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加强心电图监测,一旦出现变化则提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应密切关注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比较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和未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01—2010-03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10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男58例,女48例;年龄28~75岁,平均(43.8±3.5)岁;观察组男63例,女57例,年龄24~77岁,平均(42.9±4.3)岁。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急性脑卒中诊断依据参考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诊断标准[7],并经CT证实病灶存在及其部位。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测量血压并行CT或磁共振检查,根据高血压患者合并或未合并急性脑卒中进行分组编号。然后行常规床边心电图检查,选择每例患者门诊或入院24h内第1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由心电图医师参照临床心电图学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程度ST-T变化(包括ST抬高或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Q-T间期改变及心律失常(包括各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期前收缩、房颤等)情况,房室肥大、左心室高电压归为同类。若一份心电图同时有多种异常表现按异常类型分别计数,对ST-T改变疑为心肌梗死患者予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心肌酶学检查排除心肌梗死,进行48h心电监测与记录,最后进行预后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选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5%(10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72%(5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P<0.01)。

2.2 2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类型比较 2组患者ST-T变化(包括ST抬高或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Q-T延长、心律失常(包括各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期前收缩、房颤等)、房室肥大、左心室高电压等心电图异常的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心电图异常类型比较[n(%)]

2.3 不同预后及不同部位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比较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患者97.22%(35例)检出异常心电图,病情稳定好转患者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77.50%(62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由于血压升高,血管内压力猛增,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溢进脑组织引起的一类疾病,发病时患者会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8]。脑卒中以长期高血压病人为多,平均高血压年限为13 a。患者的收缩压一般在160~240mmHg,舒张压90~160 mmHg,脑卒中是老年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与老年高血压病人多有脑动脉硬化、动脉弹性减退且较脆弱有关。本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所以医学界将其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9]。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既有高血压对心脏的损伤又有因脑卒中后继发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紊乱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导致心脏继发性损害[10]。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患者常出现心电图异常或在原有异常程度上加重。本文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ST-T改变比率、Q-T延长的比率、心律失常、房室肥大、左心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易导致患者心律失常且使心电图异常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对患者心脏损害更加严重。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患者97.22%检出异常心电图,病情稳定好转患者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77.50%,说明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好转可使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降低。

因此,根据临床上心电图的变化可推断急性脑卒中的病变程度和预后情况。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应当同时注意保护心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可使患者顺利度过应激阶段,最大限度抢救患者,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1]袁鹏,王海云,刘贤秀,等.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22):76-77.

[2]谈家红,吴正福.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4):1 637-1 639.

[3]韩瑛,张颖琪,吴晓华,等.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J].临床荟萃,2003,18(3):134-135.

[4]刘萍.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4):1 741-1 743.

[5]邓芬,吴国栋,窦汝香,等.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122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2):106-108.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 060-1 064.

[7]李亚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4):437-440.

[8]周少华,付守芝.急性脑卒中时血清心肌酶学及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5):428-429.

[9]杨冰霞,唐丽萍,吴风超,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 018-2 020.

[10]戴艳.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8,7(4):221-222.

(收稿2014-04-19)

Clinical study on ECG changes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acute stroke

Yang Li,Wang Yanhong,Shi Song
Department of Functional Examination,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CG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acute stroke.Methods 120cases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as observed from January 2008to March 2010in our hospital,106cases without acute stroke are regarded as control group.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and manifestations in two groups was analyzed,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ECG and clinical prognosis of stroke patients.Results The incidence 85%of ECG abnormalities in observation was higher than 54.72%in control group.The rates of ST-T changes,QT prolonged,arrhythmia,atrio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espective were 48.33%,27.50%,38.33%,20.83%,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at 18.87%,13.21%,21.70%,11.32%in control group.The rate of condition deteriorated and death with abnormal ECG was 97.22%,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ECG for patients with stable condition was 77.50%.The differences of the all the abov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Hypertension with acute stroke results in abnormal ECG and make electrocardiogram complicated;ECG changes can be useful for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acute stroke.

Hypertension;Acute stroke;Electrocardiogram

R743.3;R544.1

A

1673-5110(2015)05-0044-03

△通讯作者:史松,E-mail:191922843@qq.com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