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78例疗效观察

2015-12-21 12:45陈伟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醒脑血管性

陈伟鑫

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州 510250

醒脑静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78例疗效观察

陈伟鑫

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州 510250

目的 探讨醒脑静和尼莫地平联合使用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1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2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MMSE和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MMSE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醒脑静;尼莫地平;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各种脑血管因素造成脑组织损伤而引发的痴呆综合征,是目前最常见的痴呆类型,VD会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及劳动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受到广泛重视[1]。我院通过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对78例血管痴呆患者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02—2013-10的1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问题导致的痴呆、精神问题、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疾病。其中男80例,女76例,平均年龄(67.4±8.7)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口服,20mg/次,3次/d;而实验组在口服尼莫地平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醒脑静注射液20 mL注入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次/d;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期间禁止给予其他对认知功能、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

1.3 观察标准 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判定,并采用ADL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其中根据MMSE评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治疗前评分×100%,显效:疗效指数≥20%;有效:疗效指数≥12%;无效:疗效指数<1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2.2 2组治疗前后MMSE和ADL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MMSE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情况比较(±s)

表2 2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情况比较(±s)

组别 时间 MMSE评分 ADL 评分实验组 治疗前10.73±3.79 42.59±6.16治疗后 19.14±4.83 35.27±4.69对照组治疗前 11.02±4.05 43.17±5.73治疗后14.96±3.84 27.35±6.27

3 讨论

研究表明,VD的机制与小血管疾病、梗死、神经递质改变、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等病变有密切关系,各类脑血管疾病、脑部的慢性长期缺血、代谢的改变及脑损伤对V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2],因此,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是治疗的关键。目前有研究发现,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导致血小板聚集,从而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小动脉血管痉挛[3],而尼莫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可逆性的与有关受体结合,调节钙离子流动,并且能够促进线粒体对钙的摄取,从而有效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保护神经[4],同时通过对钙离子的控制能够使血管扩张,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5],尼莫地平还能够作用于大脑中海马和皮质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功能区,广泛用于治疗VD[6]。醒脑静注射液是由桅子、麝香、冰片等组成,其中麝香能双向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脑缺氧和脑水肿状态,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恢复[7];冰片能够清热、解毒、止痛,并能促进麝香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并提高脑细胞的耐缺氧能力[8]。在药理学中醒脑静能降低氧自由基等其他相关因子[9],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脑细胞钙钠交换、溶酶体释放、白细胞黏附,改善血管通透性并减轻趋化反应和脑水肿的程度,促进脑细胞的新生[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D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并且在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的患者。

[1]贾建平,韩阅.血管性痴呆诊断现状与展望[J].中华医学杂志,2011,90(41):2881-2883.

[2]谢宁,史瑞,吴颂,等.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研究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8):1712-1714.

[3]董艳红,吕佩源,李玲,等.血管性痴呆患者执行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3):238-240.

[4]王忠功,彭爱学,张广慧,等.盐酸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47-948.

[5]黄立宏,黄流清,李刚,等.血管性认知障碍不同亚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5):348-351.

[6]卢燕婉,吕海东,李作孝.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0(12):946-946.

[7]刘艳,赵晓玲,王蕾,等.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6):488-490.

[8]曲娴,李春颖,苏畅,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lbindin-D28K表达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1):2219-2222.

[9]章军建,刘晖.基于慢性脑低灌注性脑损伤机制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新策略[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5):1009-1012.

[10]张萍,张帆,顾仁骏.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6):562-562 .

(收稿2014-04-23)

R743

A

1673-5110(2015)05-0077-02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醒脑血管性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通络醒脑泡腾片经Nampt/SIRT1/FOXO3途径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记忆
漫画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室管膜下区和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