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5-12-21 12:45祖兴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面肌面神经微血管

祖兴旺

河北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二科 054000

神经内镜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

祖兴旺

河北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外二科 05400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2-06-2014-05我院独立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100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单独行MVD手术;实验组50例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MVD手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实验组痊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应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低,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神经内镜;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临床应用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脑神经疾病,现阶段针对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药物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不明显,且一些患者难以耐受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目前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scompression,MVD)被认为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1-2]。同时微侵袭神经外科不断提升,神经内镜应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研究不断展开。选取2012-06-2014-05我院独立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100例面肌痉挛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神经内镜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旨在提高对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能力,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06-2014-05独立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100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选自2012-06-2013-05单独行MVD手术的50例患者;实验组选自2013-06-2014-05神经内镜辅助下行MVD手术的50例患者。实验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21~70岁,平均(35.5±9.6)岁;病程1~17a,平均(5.1±1.3)a;左侧病变28例,右侧病变22例;一侧面部抽搐发病34例,伴面部麻木10例,面部疼痛6例。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2~69岁,平均(36.1±10.1)岁;病程1~18a,平均病程(5.2±1.2)a;左侧病变27例,右侧病变23例;一侧面部抽搐发病35例,伴面部麻木11例,面部疼痛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行MVD手术,患者术中取健侧卧位,给予全身麻醉。入路选取于患者耳后发际处,骨窗3cm ×3cm。对患者面神经进行有效暴露,于直视情况下对患者面神经压迫情况展开解除工作。实验组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MVD手术,患者术中取健侧卧位,给予全身麻醉。入路选取患者耳后枕下处,骨窗1.5cm×2.5cm。对患者面神经进行有效暴露,于神经内镜下对患者面神经开展探查工作,找出引发患者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经显微镜选取无菌棉布絮状物开展填塞工作,隔开患者面神经和血管,防止血管接触面神经,形成压迫。隔开完毕后,通过神经内镜观察面神经和血管的状况,确定得到完全解除压迫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2组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医院面肌痉挛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3]。观察内容包括:手术效果、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接受手术后,临床症状2周内完全消失,不需要继续用药治疗;好转:患者接受手术后,临床症状2周内有所改善,但仍旧需要继续用药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手术后痊愈率为96.0%,随访1 a时痊愈率为100.0%,复发率为0;对照组手术后痊愈率为86.0%,随访1a时痊愈率为94.0%,复发率为4.0%。实验组痊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2.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出现面部麻木1例;一过性短暂面瘫1例;5d后恢复正常;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压迫性疾病。上世纪70年代神经血管融入压迫、MVD治疗HFS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临床广泛关注,伴随显微技术的提升,MVD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改善,主要表现为有效识别责任血管和充分减压神经等方面[4]。但常规的微血管减压术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难以耐受疼痛的缺点,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提升,为临床微创神经外科治疗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契机[5]。

相关医疗研究指出,面肌痉挛责任血管主要位于面神经根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68],而一些患者责任血管位于血管丛深面,局部神经血管解剖难以有效展开,同时在岩骨阻挡的影响下,如不给予充分合理的照明显露,对机体组织过度牵拉、分离,从而造成继发血管痉挛或神经受损[912]。针对该类患者术中需要不断对其头位进行调整,探查血管,当REZ出现多支血管时,责任血管通常在深部及静脉进行压迫,从而极易造成责任血管遗漏情况发生。神经内镜应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一方面能够提升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面神经、血管的可视度,改善手术治疗效果;一方面尽可能降低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面神经、血管造成的损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神经内镜过程中,经采用自然间隙及角度镜,可有效防止面听神经,迷路动脉、蛛网膜、岩骨嵴等形成观察死角,有效防止经过度牵拉实现暴露情况发生,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神经内镜应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林鹏,夏鹰,曹作为,等.神经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6):269.

[2]黄辉,胡志强,朱广通,等.神经内镜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8):810-812.

[3]李林繁,彭彪.神经内镜辅助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6(13):348-349.

[4]王召平,程启龙.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保护及意义[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7(3):133.

[5]朱晋,仲骏,李世亭.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回顾[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3):206-209.

[6]杨堃,蔡雄,王子珍,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 628-1 630,1 633.

[7]黄红星,邹书骋,李创华,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雎迫综合征明[J].中神经医学杂志,2009,8(12):1 265-1 270.

[8]管勇,吕少萍,孙森,等.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附68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2011,16(4):196-199.

[9]屈建强,权俊杰,鲁传豪,等.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1):74-75.

[10]Sindou M.Trigeminal neuralgia:aplea fo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as the first surgical option.Anatomy should prevail[J].Acta Neurochir,2010,152(2):361-364.

[11]Miyazaki H,Deveze A,Magnan J.Neurotologic surgery thmugh minimally invasive retrosigmoid approach:endoscope assisted micrevascular decompress ion,vestibular neurotomy,and tumor removal[J].Laryngoscope,2005,115(9):1 612-1 617.

[12]Xia Y,Li XP,Han DM,et al.Anatomic structural study of cerebellopontine angle via endoscope[J].Chin Med J(Engl),2007,120(20):1 836;1 839.

(收稿2014-04-10)

R745.1+2

B

1673-5110(2015)05-0090-02

猜你喜欢
面肌面神经微血管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