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15-12-21 12:45李红哲李艳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急性期出院康复

李红哲 李艳红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2)郑州市卫生学校内科教研室 郑州 450005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李红哲1)李艳红2)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2)郑州市卫生学校内科教研室 郑州 45000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随访,试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出院路径随访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及干预6个月时分别用Barthel指数(BI)、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基线均衡,干预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90.01±8.95,对照组79.29±9.02;试验组MMSE得分28.02±5.78,对照组为24.86±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脑卒中;连续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急性期经过院内治疗和短暂的康复训练后要转入家庭或社区。脑卒中康复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包括急性期的康复和恢复期的康复。2006年欧洲卒中策略的赫尔辛堡宣言指出,所有病人都应得到连续护理,包括急性期卒中单元到适当的康复和二、三级预防措施[1]。本研究对300例脑卒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康复护理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04—2011-12选取某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30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脑卒中初发者;无意识障碍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脑外疾病、手术或创伤、休克、感染并发脑卒中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150例。300例研究对象年龄58~71岁,平均59.62岁;男206例,女94例。缺血性脑卒中192例,出血性脑卒中108例。300例研究对象中,292例完成全程的干预研究和随访。试验组失访5例(2例因住址变动,3例因合并其他疾病退出),失访率3.3%;对照组失访6例(3例自动退出,3例因合并严重并发症),失访率4%。2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卒中类型、慢病史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均衡。2组患者入组时ADL、MMSE评分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组建团队:包括神经内科医生、康复师、护士长、护士、护理研究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临床路径知识、脑卒中疾病治疗和康复护理知识培训。

1.2.2 制订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表: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系统的国内外文献检索[3-11],应用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制订出卒中病人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表。

1.2.3 干预方法: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试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康复护理干预,见表1。出院随访:实施出院后路径随访,见表2,采取电话随访、短信交流,必要时家访。

1.2.4 变异处理:记录变异,并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变异原因,选择处理措施,必要时修正临床路径表。

1.2.5 效果评价指标:2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干预6个月时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12]:该量表是目前公认的最常用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工具,共10项内容,每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和帮助的程度及所花时间长短给予15、10、5或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独立自理性越好。简易智能量表(MMSE)[13]评价,量表满分30分,积分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脑卒中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临床路径

表2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随访路径

2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后ADL、MMSE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MMSE、ADL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MMSE、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n MMSE 评分 ADL评分入组时 6个月 入组时 6个月试验组155 19.39±4.12 28.02±5.78 63.68±11.58 90.01±8.95对照组154 19.77±4.08 24.86±5.89 65.34±10.62 79.29±9.02 t值0.158 4.960 0.643 4.087 P值0.801 0.000 0.538 0.000

3 讨论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是由医院各部门、各专业的专家,根据某种疾病或手术方法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以时间为顺序的诊治护理标准流程。Panella等[14]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14家医院脑卒中患者实施6个月的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表明临床路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研究表明实施临床路径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好的、全面的和更专业的护理,澳大利亚国家中风基金会认为,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应采用临床路径管理。国内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5-7;9-10]。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融合了中西医的优势,充分发挥西医在急性期挽救生命方面的积极作用,又发挥中医辨证施护的特点,并将用药、护理和康复融于一体,弥补传统护理不能降低致残率和并发症的不足。

系统的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在出院后的随访中也制定了随访路径,使随访更系统、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患者的居家环境进行安全指导、恢复期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强化、对患者进行出院后心理指导,使其逐渐适应角色转换和环境变化,真正回归家庭和社会,实现身心康复,体现了院内-院外,医院-家庭连续性康复护理的特点,因而效果显著。本研究表明,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中具有积极意义。

[1]Kjellstrom T,Norrving B,Shatchkute A.Helsingborg Declaration 2006on European stroke strategies[J].Cerebrovasc Dis,2007,23(2/3):231-241.

[2]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3]Wang S,Yu H,Liu J,et al.Exploring the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in evidence-based Chinese medicine[J].Front Med,2011,5(2):157-162.

[4]刘兴山,崔淼,董雪,等.运用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 961-3 962.

[5]蒋娟,施永敏,马先军.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7):394-396.

[6]王文凤.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126-127.

[7]萧蕙,张广清,王琳,等.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7-79.

[8]蒋运兰,吴伦卉,雷花,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9,30(3):303-304.

[9]王香,李凤英,卜学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1):71-72.

[10]De Luca A,Toni D,Lauria L,et al.An emergency clinical pathway for stroke patients--results of a cluster randomised trial[J].BMC Health Serv Res,2009,9:14.

[11]Kwan J.Care pathways for acute stroke care and stroke rehabilitation:from theory to evidence[J].J Clin Neurosci,2007,14(3):189-200.

[12]Kwon S,Hartzema AG,Duncan PW,et al.Disability measures in stroke:relationship among the Barthel Index,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and the Modified Rank in Scale[J].Stroke,2004,35(4):918-923.

[13]张继红,田开语,李雪松,等.MMSE量表联合Barthel指数在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5):30-31.

[14]Panella M,Marchisio S,Brambilla R,et al.A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s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results of the clinical pathways for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care study[J].BMC Medicine,2012,10:71

(收稿2014-07-12)

R473.74

B

1673-5110(2015)05-0128-02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A320061);郑州市科技局科技领军人才(10LJRC176)

猜你喜欢
急性期出院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