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5-12-21 07:51曹国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商鞅变法聋生

曹国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先在课堂上讲课,然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巩固练习。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下就能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而课堂就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场所。

一般来说,由于聋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再加上手语与口语的表达方式不一致,聋生学习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知识较为困难。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实现个别化教学,从而使聋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呢?下面我就以“铁器和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相关教学为例,谈一谈聋校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电脑、网络是翻转课堂教学的物质基础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电脑、网络是必备工具。在我教的11名学生中,有2人家中没有电脑和网络。对此,我借到了2台平板电脑,只需在使用时将微课的相关资料拷入即可。

二、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为了拍摄教学视频,我提前进行了设计,具体情况如下。

1.设计思路。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商鞅变法的目的、经过和结果上,侧重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以及它对当今改革的启示。这样就能清晰地呈现出本课的主干知识,从而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2.设计理念。 通过预习,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3.设计特点。 通过提问,突出对本课知识点、逻辑关系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三、导学案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提准备

编写导学案主要是为了配合微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干知识。本课的导学案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

掌握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影响;初步概括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了解变法对当今改革的启示。

2.学习重点。

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

3.自主预习。

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从而为“先学后教”打下基础。 4.疑难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疑难问题为中心的,因此我搜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如商鞅为什么“叛逃”到秦国去变法?商鞅变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四、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1.微课要适合聋生特点。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讲解内容、视频资料配以文字或手语,以促进聋生理解。 2.师生互动要更加积极。 课堂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交流是促进理解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观点,使学生在辩驳、讨论中获得启迪,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要拥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熟练录制微课,搜集相关教学资源;二是教师要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三是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

4.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管理。

翻转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课前预习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引导学生观看微课或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重在“翻转”,其本质是“先学后教”。作为聋校历史教师,我们要大胆尝试,自觉转变观念,促进聋哑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商鞅变法聋生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