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新要求

2015-12-21 07:31张丰琴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标品德课新课标

张丰琴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思想品德课以其独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改变自己、改变教学、改变学生,从而取得更加显著的教育教学效益,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做到三个转变

思想指导行动,观念引领实践。国家的前途在于教育,教育的改革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在于行动,行动的开始在于理念。因此,对于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转变思想是先决条件。

1.把“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囿于时代的发展,以往的教育只能走“精英教育”之路。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形势的好转,义务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因而面向社会大众、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就成为发展趋势。

2.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出现是形势使然,然而在今天,“应试教育”已落后于时代。“素质教育”在过去并不是完全没有体现,只是不够突出。在今天,我们要大力倡导“素质教育”,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把“教师为中心”转变为“教学为中心”。

教师中心论往往过于强凋教师的作用,学生中心论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作用。因此,只有以教学为中心,才能协调发挥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作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地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二、做好两个改进

1.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教师简单套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在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努力钻研教学方法,探索合适的教学流程,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协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三是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四是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五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2.改进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教学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倡导的思想品德课评价方式主要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与以往的评价方式相比,这些评价方式更加合理和科学,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评价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复杂、工作量大等。对此,教师可结合学校实情,把学生评价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过程性评价,利用教学日志,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二是终结性评价,利用学业考试评价学生。

三、坚持终身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怠于学习,懒于进步,不是固步自封,就是无动于衷。时代总是需要先行者,而行动总是需要早起人。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要有引领意识,从自身做起,自觉加强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较强,因而思想品德课教师理应与时俱进,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素质教育新理论,学习课程改革新方法,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新观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社会人员的来回流动、外出人员的访亲探友、成功人士的返乡创业都会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别样的生活理念。因此,在某些时候,教师未必比学生知道得多。面对此情此景,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自觉学习,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多努力,在理念和观点的思辨上多探究,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多思考。

出力才能出彩,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只有自觉自愿地研读课标、理解课标、落实课标,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精心才会精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只有明晰课标要求,遵循教学理念,才能开展教学创新,打造精品课堂,为教育教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课标品德课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