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提高效率

2015-12-21 07:52贝春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吉野创设利用

贝春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不重视历史学习,只愿意昕故事、看视频。在初中阶段,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重任,因此改善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还原历史本色,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体验历史,从而达到以史明智的目的。

历史包罗万象,具有无穷的魅力,但历史毕竟是过去的事情,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呢?这是一个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而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情境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一、利用语言创设情境 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在教师生动语言的引导下,学生就能自主展开思维,积极参与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罗马帝国的兴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如“小小扑克牌,世界大舞台”“欧元构建了欧洲统一的浪潮,这枚小小的欧元寄托着欧洲人的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代罗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又如,在教学“黄海海战”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讲解道:海面上硝烟滚滚,炮声隆隆,海水犹如一锅开水在沸腾、翻滚。在惊涛骇浪中,一艘军舰开足马力,如离弦之箭,冲向敌舰“吉野号”,这就是民族英雄邓世昌所在的致远舰。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刻体验激烈的黄海海战,感受邓世昌豪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 二、利用材料创设情境 对于“中日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内容,如果教师仅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利用反映日本和清朝最高统治者对于供养海军截然相反的态度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通过参与、思考、体验,加深对相关历史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提供以下材料: 明治天皇为筹集资金购买“吉野号”,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则捐出了自己的首饰。这下,日本民众来劲了,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半年后,日本政府就把“吉野号”开回到了自己的港口。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筹备工作的重头戏是修颐和园。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有人建议将修颐和园的银两移作军费,但慈禧却道:“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后来,慈禧太后钦点翁同徘任户部尚书,并嘱咐其万事“不可碍着修园子的事”。翁同在李鸿章请求为水师添置火炮的折子上将原批复“暂解上海海关官银六十一万两”改为“暂停,待太后寿辰之后处理”。

对于“《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这部分探究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北宋诗词,使学生感受宋代城市的繁荣。 例如,教师可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材料二苏东坡诗云: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

材料三 欧阳修诗云:击鼓踏歌成夜市,遨龟卜雨趁烧畲。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1.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类型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本插图、画像、照片等图片创设情境。

例如,在教学“西方文明的摇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扑克牌梅花K,并说明这张扑克牌上的人物原型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亚历山大能成为扑克牌人物的原型呢?他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呢?这些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

2.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不仅能表达思想感情,而且还具有时代性。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引导学生深刻投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保卫黄河》,使学生身临其境,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又如,在教学“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团结一心利用各种形式和日本鬼子作斗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引导学生感受铁道游击队不畏强暴、机智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利用视频创设情境 教师可利用视频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此,在教学重大战役及政治事件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相关视频或音乐,然后展示相关资料。

例如,在教学“黄海战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海海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从激烈的战斗场面中感受邓世昌的英勇与悲壮,从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

四、利用活动创设情境

在特定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活动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从而使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例如,在教学“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马可·波罗为主角,以马可·波罗的行程为明线,以宋元时期频繁的中外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为暗线的活动,引导学生跟随马可·波罗的旅行踪迹,共同探究。

总之,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教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思考与总结,增强观察力和应变力,这是时代赋予每个历史教师的重任。

猜你喜欢
吉野创设利用
一樱开全球,是壮美还是哀歌?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仙境的摹写
——论《怀风藻》吉野诗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去茶园住账篷体验安吉野奢农业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