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地理公开课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015-12-21 07:53朱正龙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公开课教学资源中学

朱正龙

中学地理公开课是中学地理教师展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水平的平台。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中学地理公开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与建议。 一、常见问题分析 地理公开课不但影响和带动着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推动着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当前,中学地理公开课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的做法甚至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理念。 1.过分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的使用属于教学展示行为,任何一种教学展示行为都属于辅助行为。针对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深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会使教师无法从学生那里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表演成分较多。 在公开课前,教师往往会事先准备,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组织学生预演。这样,在公开课上,教师的提问就会环环相扣,学生的回答就会整齐划一,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的课堂看似无可挑剔,殊不知已经成为教师展示个人能力和表演的场所。 3.忽视地理能力培养。 忽视地理能力培养是地理公开课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在公开课上,教师往往将传授知识视为主要目标,甚至只是简单地叙述教材内容,这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教学过程沦为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接受过程。 4.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一般来说,地理公开课是教师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生授课,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开展这一环节,随意建立合作小组,过分注重合作学习形式,轻视合作学习过程,无法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解决策略 1.转变角色。 地理教师要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自主设计、开发个性化的课程。 2.合理选择地理教学资源。 高水准的地理教学资源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能应用于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取舍:一是选择最能突出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资源,以完成预定教学目标;二是选择学生最不熟悉或最不易接触到的教学资源,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其实,任何形式的教学资源都必须结合文字来使用,因此传统的教学资源,如地图册、挂图、实物、标本、模型等,并未过时,它们仍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

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当是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注重讨论的过程和效果。学生不是天生就会合作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对此,地理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然后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 4.采用积极评价方式。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关注学生在地理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公开课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用语,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对此,地理教师可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为客观评价提供依据,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教师应淡化形式,注重实效,把握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质,以使中学地理公开课重放异彩。

猜你喜欢
公开课教学资源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