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恩财:“光伏温室大棚”带来创业硕果

2015-12-22 02:34王婷
商业文化 2015年31期
关键词:温室大棚农业

文/王婷

鲍恩财:“光伏温室大棚”带来创业硕果

文/王婷

作为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建筑专业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的鲍恩财,研发、创建“光伏温室大棚”,解决蔬菜种植的一大难题,也为自己的创业开辟一条新路,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双创人才”,为全国大学生树立了创业创新的典范。

一、刻苦勤奋助力创业梦想

1990年出生的鲍恩财,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大男孩,而这个大男孩在大学二年级就开始跟随师长参与科研实验和创新设计了。那时,鲍恩财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通宵泡在网吧里,不同的是,别人通宵玩网游,而他则是查阅文献资料、修改实验方案、填写申报材料,第二天再请导师指导完善。通宵的勤奋努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他成功申报并结题第八、第九批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主攻高效环保的农业设施新技术。

成功申报两个科创基金项目之后,细心的鲍恩财发现这两个项目虽然有内容上的差别,但是将前者的控制系统结合到后者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上来,可以实现沼气发酵智能化控制。不过,经他设计和改进的模型控制系统并不稳定,整个实验过程必须有人看守以便随时调整,连续几夜坚守实验室、观测实验效果的鲍恩财一天晚上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结果实验装置中的水浴加热棒滑落,导致塑料水浴筒底破裂,热水露出,他本人被轻微烫伤,实验桌台面也被烧坏了一片。损失虽然不大,但对鲍恩财来说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促使他在以后的实验中更加细心谨慎。鲍恩财也由此产生了改造实验的新想法,最终成功制作出智能化沼气反应器,并顺利申报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鲍恩财(左数第三位)及其团队展示光伏温室大棚模型

之后,鲍恩财将研究重点放在光伏温室大棚领域。鲍恩财和他的团队制作出的光伏温室大棚模型不但能更环保地利用太阳能,还加入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保证整个温室的高效运转;阴阳面结合的种植理念也可以提升普通大棚种植效果的三倍,在这个领域属于首创,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采用钢制骨架,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保证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所发电量,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光伏农业大棚可以重点种植特色有机蔬菜、食用菌和中草药,适度发展观赏苗木种植,提高单位土地产值和农产品的附加值。阴阳面结合的种植方法是指根据蔬菜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阴阳结合种植多个种类。耐弱光蔬菜主要有芹菜、芦笋、菠菜、生姜、韭菜、莴苣、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多数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弱光也无不良反应;阴性和耐阴的中草药有西洋参、黄连、党参、麦冬、三七板蓝根、白术、半夏、天麻、灵芝等。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温室大棚的经济效益。

二、坎坷挫折夯实创业基础

鲍恩财的创新创业之路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在校期间连续三年申报学校的“科大讯飞”创新创业基金,均以失败告终;参加第一届和第二届安徽省合肥市青年创业大赛、第二届中国内页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都只通过海选而败在复赛这一环节上。这些失败并没有打消鲍恩财的创业积极性,反而使他明白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他加强专业知识储备,掌握扎实的技术和技能,通过参加创业意识培训班,开拓视野,提升创业意识;利用寒暑假,到温室大棚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基层实践锻炼,兼职为企业做工程设计与预算工作,积攒经验。

2014年4月,鲍恩财与同学一起创办了安徽丰之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伊始,人力物力不足,他和团队成员出了脑力出体力。有一次,运送近10吨钢材的货车陷在了刚下过雨、积了水的泥路里,鲍恩财和他的团队成员共5个人合力将货车推出泥路,并花了近4个小时才将货卸完,5个小伙子都累趴了。而为了能让光伏温室尽快争取到投资,鲍恩财和创业伙伴不得不跑市场、推介自己的产品,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吃闭门羹对他们来说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这并没有难倒鲍恩财,与别人合作开发、争取政府贴息贷款和风险投资等点子他都要试一试。

三、坚持不懈终获创业成果

2014年7月份,距离公司成立三个月之后,鲍恩财和他的团队接到了第一笔订单,这让他们兴奋异常,也使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与此同时,公司主打的“光伏温室”项目获推参加安徽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创业之星及金奖的荣誉;获得合肥省第五届“挑战杯”创业项目征集大赛唯一一项特等奖;在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安徽地区选拔赛中成功晋级,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大赛……一项项荣誉和成就既是对鲍恩财坚持不懈的肯定,也扩大了该创新项目的影响力,使他的公司越来越被人熟知,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如今,成立了一年多的丰之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签订了合同额350多万,带动了15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创新实践活动中,并解决了20余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2015年6月,鲍恩财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后,又报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并被录取,主攻光伏温室,他希望能学以致用,以知识带动更多的创新。

对于未来,鲍恩财有很清晰的认识:先拓展基础性的大棚业务,实现盈利之后,再建设与他所学专业对口的光伏温室大棚。他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公司能完成项目额15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提供100余个固定就业岗位,带动大学生创业50余人,真正做到以“光伏温室”造福人民。

点评: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科技创新,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科技创新是一条捷径,快速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生产世界水平的优质农产品,成为全球大市场的抢手货,利润丰厚。如今不少创业者面临困境,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正确的创业方向,过分拥挤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产品开发与应用环节。其实,走到广阔的农村,将现代高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种植环节,不但具有巨大的创业空间,也可以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巨大的市场价值。高科技成果扎根农业生产领域,既会得到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对创业者而言也可以开辟一条光明的创业之路。农业科技创新接地气,具有现实推广价值,国家应引导和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鲍恩财及其团队研发的“光伏温室”便是很好的例证,而这也是鲍恩财当选“双创之星”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温室大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