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每周质量报告》为例

2015-12-23 05:51李亚飞
新闻前哨 2015年3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报告质量

◎李亚飞 张 钗

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每周质量报告》为例

◎李亚飞 张 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满足之余,对自身精神需求越来越重视,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电视,作为最广泛的媒介形式之一,在关注(消费者)信息接收议程设置等方面,大有作为,与此同时,电视媒介特有的图像介质,以其生动、鲜活的形象,在吸引观众有自身的优势。旨在“打造高质量生活”的《每周质量报道》成立伊始就密切关注食品安全这一重大话题,曾经影响了我们的“舌尖”、激发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甚至可以左右相关企业的生死,几经波折,《每周质量报道》王者归来,其作品获得了2014年的中国新闻奖,再一次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作为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其发展路径尤为值得研究,因此,本文将全面回顾《每周质量报道》的发展历史,梳理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手段、相关技巧,并进一步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剖析,以其为我国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发展提供相应对策。

舆论监督 节目 路径

2014年9月,《每周质量报告》一期《胶囊里的秘密》节目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这次获奖也让这个以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为主、以打造“高质量生活”为宗旨的电视舆论监督节目时隔多年在时下的2014年再次走到台前,接受观众的又一次认知和专家学者的论证,其实,《胶囊里的秘密》这期节目的“前任”——《每周质量报告》关于“瘦肉精”的报道就一时风头无二,在坊间和国家层面都有不小的轰动,甚至不少观众将节目和《焦点访谈》相提并论,简单梳理这两期节目,不难发现,出身央视新闻频道,志在舆论监督,同样的国情和舆论生态,《每周质量报道》在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的基本原则下,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通过对这些路径的具体研究,可以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探寻我国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节目发展历史及其现状

《每周质量报告》,其前身是《每周质检报告》,是与国家质检总局合作的一个节目,2001年7月10日,作为《新闻30分》中的一个固定板块首播,时长约10分钟,分为三部分:首先是6分钟的以讲故事为主的调查报道:紧随其后的是发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约1分钟;最后的2分钟是给观众的消费建议和提示。有时,节目组还会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对市场的一些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并公布其结果。

从《每周质检报告》到《每周质量报告》,相差一字,却有故事,长期关注该节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认为,节目由此得到了一个变革性的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栏目,更重要的是,节目不再淹没在 《新闻30分》之内,逐渐退去已深深地打上了质检总局的烙印和色彩,相比之下,“《每周质量报告》有着更大的独立空间。”不唯国家质检总局,节目还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部委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民间组织建立起了合作关系,获取独家消息源、跟随现场执法、解读最新法律法规、剖析问题食品。

2003年4月,SARS期间,即将面世《每周质量报告》召集相关专家,征求意见,参加会议展江就撰文指出,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领域,且易达成共识,加之又有国家部委的支持,该节目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坚持认为食品安全这个议题,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设置的。5月4日《每周质量报告》首播,节目就是《“防非典口罩”真防非典吗?》,经过最初几期的探索,《每周质量报告》逐渐聚焦于食品安全问题。并有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我们还能吃什么?”成为不少观众的天问,与此同时,节目也面临着巨大的争议,有人说,《每周质量报告》“每周毁掉一个中国名牌”。

此话与2003年的一期节目直接相关。2003年11月16日,该节目揭露了拥有1200年历史的浙江金华火腿在生产过程中,个别企业毫不注意卫生把关,专门有人收死猪、母猪、公猪来做火腿,甚至为了驱赶苍蝇,防止火腿生虫生蛆,在泡制腿肉过程中竟大面积使用敌敌畏的现象。报道引发了“多米诺骨牌”式的信任危机。金华火腿销售几乎停滞。同年年底,针对部分民众和专家的质疑,《每周质量报告》邀请相关专家做了一次研讨,当被问及是否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时,暗访记者的回答是:他们去过金华当地30多家火腿生产加工企业,家家的“工艺”都如出一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经历过破天荒“5·16停播事件”的《每周质量报道》当年7月份即播出表扬三鹿牌奶粉、山东肉鸡加工厂的生产过程如何让人放心的正面报道。这几期报道似乎和节目的立身之本南辕北辙,一时间引起社会关注。变化的还有节目的口号,由“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到“注重信息平衡,实施精确打击”。每次4分钟的“专家解读”的时间,增加到了7~8分钟,并与前面的调查紧密相关,又增加了伪劣产品的危害、正规产品的生产过程、怎样鉴别伪劣产品等内容。

其后,这个曾经被看好的节目因得罪相关地方政府而受到抑制和“公关”,几经沉浮,英气不再。2008年还差点被撤销。同时,围绕节目的关于政府、企业、媒体之间微妙博弈的讨论继续。

从 “注重信息平衡,实施精确打击”,再到“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节目口号又一次变化,伴随着气势雄浑的TheRock开场曲,黑白相间的“每周质量报道”6个大字从飞速流动的信息墙喷薄而出,并逐渐变为醒目红色,每个周日 的12点35,CCTV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都会给全国观众带来新鲜的 “那些年坑人的事关我们衣食住行的东西”。

节目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目前唯一一档以消费者为核心收视人群的新闻专题节目。如今,节目时长约18分钟,包括记者调查、专家访谈、质量警示、专家解读四个版块。其中重头戏为记者调查,以曝光揭黑的暗访为主。这也是节目最为吸引人的地方,通过记者的视角(多为暗访),我们看到了腐竹之毒、充电之祸、整形之乱、退货之难,当然最为触目惊心的当属“食品加工记”。节目密切关注时下消费者的基本物质诉求和更高层次的精神诉求,彰显大质量观、净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节目始终致力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域的调查报道,除劣扬优,促进质量进步,是我国电视新闻界质量新闻领域的领军节目。类似于《焦点访谈》,节目用新闻武器对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曝光。

二、节目的定位分析

拉斯韦尔在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媒介的三种功能: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其中“监视环境”包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及时了解和充分把握,媒体此时是社会的“瞭望哨”,并在此基础上“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各个子系统适应环境变化,促进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正常运转。而舆论监督是中国新闻界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传统媒介时代意识形态所赋予的功能,在西方文献中并没有舆论与监督这样的搭配。其指向在于维护权力秩序的持续和社会系统的完善,在这个维度上,“监视环境”与“舆论监督”殊途同归,虽然舆论监督缺乏法纪等法律规范的强制力,但更为灵活、影响力更大。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每周质量报告》属于典型的“三无节目”——无名主持人、无豪华眩目的包装、无黄金播出时间。即使这样,《每周质量报告》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成为观众 (消费者)眼中的常年3·15。在央视收视率排名中,《每周质量报告》基本稳定在播出当天前三名。央视新闻频道总编室最近一组调查中显示,新闻频道所有栏目中综合评价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每周质量报告》。

《每周质量报告》不仅在公众中获得了声誉,同样也引起了全国各级工商系统、质检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系统等行政执法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就曾派出了4个调查组,专门调查《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后的案子是如何解决的。

如今,每期节目时长约18分钟,分为产品调查、产品展示、专家点评等环节,内容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整形、食品安全、汽车等方面,但又不局限,节目内容几乎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和消费者紧密关联的领域。时下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遇上最受瞩目的电视媒介,二者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节目注重相关法律的援引、事件成因的具体分析、运用图示、省略不相干的旁枝末叶,专家的案例剖析,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警示和生活指南,到达“高品质的生活”。

在此,笔者仅以2014年中国新闻奖获得作品《胶囊里的秘密》为例,该作品是《每周质量报告》继2013年双汇“瘦肉精”的《“健美猪”真相》之后又一舆论监督力作,作品选题论证历经8个月,几经辗转终于成行,且全程系暗访,险象环生,环环相扣,三路记者人马,穷追不舍,走遍半个中国,跨越制药生产、药用胶囊、明胶生产、皮革加工等四大行业,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坊间、官方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一时间“皮鞋”和“胶囊”成为百度热词和人们口头禅。

值得一提的是,郏功献的这个《3·15特别行动:胶囊里的秘密》毫无争议地获得央视新闻中心2014上半年优秀节目评选一等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郏功献表示,“这是一期命运多舛的节目。”据其介绍,记者在前期暗访调查时,经历的风险前所未有,稍有不慎,即有生命安全,“有一次,被几个不法分子发现后堵到厂里。”

据了解,节目从2011年8月到2012年4月,节目暗访制作耗时8个月。从北京到浙江、江西、河北、吉林、青海、湖南、福建、上海、山东等地,行程万里,行尽半个中国。选题调查涉及的时间和地域、投入的精力和财力是以往同类节目所无法比拟的。节目最终能够安全播出,郏功献将节目比作怀胎,终见婴儿啼哭,“全仰仗这座高地的坚强支撑和保护!”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在其著作《焦点访谈》红皮书就曾引用《焦点访谈》总制片人的一句话,来解释《焦点访谈》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我们)本着对党、对人民、对事实负责的态度,本着一种建设性的思维来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思维也贯穿在 《每周质量报告》上:

1.比如,节目对于涉案的产品均是“指名道姓”,重点突出,某种程度上,对观众而言,也是一种引导,哪些产品可以买,哪些产品不能吃,哪些企业有事了。

实际上,鉴于我国实际国情和媒体生态,对于一些事件的报道(特别是负面报道)的相关信息往往会采取模糊的处理方法,比如“记者来到某某公司”、“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等类似的表述就常见于电视媒介的叙述中,电视媒介采取这样的处理方法也是“迫不得已”,一是为了保全自身,避免因为被指有所指而吃官司,而且,其中也不乏采访不扎实,或存在瑕疵,干脆加以模糊,“因噎废食”。这样的处理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关键信息缺失、细节不完整、信息源匮乏,于观众而言首先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影响信息的传播和再传播,于自身而言,也极大地弱化了节目监督功能,等于自废武功。

在2013年10月20日的《垃圾短信,缘何难了》节目里,在报道这个垃圾短信的老大难问题时,《每周质量报道》还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直接点出了那几家公司的名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而过往的节目在报道该题材时,往往点到为止,对上述企业logo定格几秒已属上限。

【同期】中国移动客服人员

总之,您刚刚说的,并不是移动公司发出的。

记者:不是通过你们网关发出的吗?

不是。

【正文】

记者接着拨通了中国联通10010的客服电话,同样要求核查该垃圾短信出处。

【同期】中国联通客服人员

不是我们联通公司的。

记者:那是哪家公司发出来的?

这个的话,具体不清楚。

【正文】

而中国电信10000客户服务人员同样告诉记者,以106开头的这条垃圾短信代码,和电信公司没有关系,不是电信的网关发送出去的。

【同期】中国电信客服人员

记者:那是咱们电信的网关发出来的短信吗?

不是的,先生。

通过上面节目的表现形式,不难看出,报道真实地为观众呈现了采访“三大运营商”的过程,客观描述,不做判断,但是,结合报道上下文,孰是孰非,“三大运营商”在垃圾短信里到底充当着什么角色,相信每一个观众心里都有了自己的判断。

从这个角度看,《每周质量报道》的除了对“涉事”相关公司的职员做马赛克处理外,基本上能做到“实名制”,作为特殊报道领域,《每周质量报道》信息的“大尺度”披露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症,发挥自身职能,监测社会环境,最大可能地指导了作为普通消费者的观众认知 “某某公司的某某产品由于某某原因会造成某种危害。”可以这样说,《每周质量报道》的监督不是空壳子、摆架子、做表面文章,而是真刀真枪、实打实、针针见血。

2.此外,通过对《每周质量报道》一年 (2014年1月5日到2015年1月4日 )总计46期的节目分析,其中和有关部门合作有9期——它们分别是国家工商总局、公安局、国家质检总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所占比例是20%。基本上每月一期。

如2014年11月23日的《追踪毒腐竹》一期中,在介绍完民警在“制毒”的发现、腐竹制假的过程后,接下来是对山东枣庄市公安局局长的采访,他说“枣庄公安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对食品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坚持对食品犯罪零容忍态度。食品犯罪侵害的是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影响的是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破坏的是一个地方的经济秩序。”简单分析局长的讲话,不难发现,局长充分运用了排比句式,由人民的身体健康,进而谈到市场秩序,并顺带向观众“汇报”了枣庄多年以来的工作,“枣庄公安多年一直坚持……,坚持……”,典型的官样八股文样,对从小接受其熏陶、对僵化讲话较为反感的新时期观众而言,不吝是“不敬”的。其实,这段讲话是可以略过的,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反而是削弱了“腐竹”之毒带来的新鲜痛感,但是,于节目创作人员而言,节目的消息源源于“自己的合作伙伴”,主客体易位,而且是在“事后”,失去了暗访这一最具看点的亮点,与此同时,暗访和“配合执法机关的活动”是《每周质量报道》的两大组成部分。

再以2015年1月11日的 《网购期待质量诚信》这一期节目为例,在介绍完网购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后,解说适时出现,“2014年,质检总局已经开始全面向网上不合格产品宣战,”紧接着,质检总局副局长“现身说法”,这段“说法”长达一分钟,“我们成立了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还有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这两个中心是专门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支撑的,以这两个中心为依托,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2013年,我们组织对2000多批次电子商务产品开展了风险监测,2014年我们又组织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按照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这样一个工作原则,采取神秘买家的方式从电商平台买样或者从物流仓库集中抽样,对国内8家主要电商平台上的500多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已经全面向社会公布,并且,反溯抽查了不合格产品的生产源头,严查违法生产企业,同时,我们也开展了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专项行动,查处案件400多起,还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稍稍停顿下,接着说,“我们还搭建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社会权威发布监管信息和法规政策,传播质量知识和消费预警,为企业提供标准,3C认证,组织机构代码,生产许可证等信息查询服务”。

综上可知,《每周质量报道》并不是“分裂”,并不是简单的负面和正面的叠加,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而是紧紧坚持四个“有利于”(节目要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推进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所反映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在我国,政府与媒体,一个是社会公器,一个行政部门,看似水火不容,实则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二者为同一个目标,是并行不悖的,其一,媒体有责任向公众传达、解读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其二,政府也需要通过媒体来向公众进行 “公关”,外塑形象。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力来源不仅是与公共利益的联姻,还在于与政治权力的结合,此时媒体是代替“官方”履行“监视环境”的权力,这种形态下的新闻,这种形态下的新闻被称为官方新闻。1987年党提出新闻“舆论监督”功能,“这一突破建构了中国媒介权力监督党(政治)权力的最初合法性”,但它并没有打破“喉舌论”理念下媒体对政治权力的依附。

宏观上看,党和政府代表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利益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介的中心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媒介与政治权力的结合,就是与公共利益的联姻,二者可以相互注释合法性,具有一致性。然而,在微观层面,市场化之下的媒体有自身的经济诉求或者政治诉求,操控者也有自身的政治诉求,各种利益的交叉,力量的博弈,最后呈现出来的媒介形态难免会出现 “纠结”。实际上,现阶段,包括党媒在内不少媒体也在自身定位中试图跨出对于自己来说或许是一大步的一小步。

现阶段,在我国,媒介的形式日新月异,但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舆论监督形式,仍有相当的电视舆论节目不可或缺,在政府与民众的上传下达、社会环境监测等方面大有作为,《每周质量报道》无异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媒介生态环境决定了其发展的肥沃土壤和相关掣肘,目前来看,《每周质量报道》走的路子至少是成功的,中国新闻奖的授予和舆论的强烈关注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其发展模式的具体而微和置身于中国媒介环境的双重考究,依然是一个话题。

对于《每周质量报告》的前景,我们不妨从前文中所述的“高地”、节目的“顺势而为,适时而变”等角度对其持乐观态度。但是,节目对于乐于对其效仿者是否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我们目前不得而知。

[1]陈建云:《自由新闻业的民主“看门狗”功能:理想图景及现实审视》,《新闻大学》2013年第2期

[2]杨春霞:《论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存环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4期

[3]彭华新:《论当代媒介环境中舆论监督的权力嬗变》,《新闻学研究》2014年第5期

[4]梁建增:《从〈根除医药商业贿赂毒瘤〉系列报道看〈焦点访谈〉的建设性监督》,《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

[5]刘溜、张意轩,《从暗访揭丑到表扬先进 〈每周质量报告〉变脸?》,《新闻周刊》2004年第7期

[6]http://news.sina.com.cn/c/sd/ 2009-06-30/104418122786.shtml

[7]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李亚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张钗: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报告质量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