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临床探析

2015-12-23 11:27陈艳琼655000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3期
关键词:正常值白介素衍生物

陈艳琼655000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临床探析

陈艳琼
655000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衍生物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40例,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分为2个周期,第1个治疗周期化疗后不加用rhIL-11,第2个周期化疗后24~48h内加用rhIL-11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40例患者在第2个周期时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明显高于第1个周期(P<0.05),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持续时间明显小于第1个周期(P<0.05),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明显短于第1个周期(P<0.05),输注血小板的发生率明显小于第1个周期(P<0.05),所有患者第2个周期无出血发生,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rhIL-11衍生物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恶性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②所有患者在化疗前白细胞计数(WBC)均≥4×109/L,血红蛋白(Hb)≥90g/L,血小板计数≥100×109/L;③无血液系统疾病;④Karnofsky(卡氏,KPS)评分>60分;⑤预计生存期≥3个月。将符合上述条件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1~78岁,平均(50.9±3.7)岁,其中胰腺癌11例,肺癌9例,胃癌7例,直肠4例,乳腺癌4例,肝癌3例,结肠癌2例。

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分为2个周期,第1个周期进行常规化疗,化疗后隔日复查血小板,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根据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给予常规处理,包括输注血小板等,并定期进行复查,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时结束第1个周期的观察。第2个周期从化疗结束后的24~48h开始给予rhIL-11衍生物-迈格尔皮下注射,剂量为1.5mg/次,1次/d,连用7~14d,当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值(≥100×109/L)时停止用药。在2个周期治疗期间,若血小板≤20×109/L或出现出血倾向,均给予输注血小板的治疗。

评价指标:对40例患者第1、2个周期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持续时间、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以及输注血小板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对所有患者治疗不同周期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第2个周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分析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例(%)]表示,并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相关评价指标比较:所有患者在第2个周期时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明显高于第1个周期(P<0.05),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持续时间明显小于第1个周期(P<0.05),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明显短于第1个周期(P<0.05),输注血小板的发生率明显小于第1个周期(P<0.05),见表1。

出血并发症:第1个周期时,患者发生出血征象6例(15.0%),其中表现为皮肤出血点4例,消化道出血2例,表现为黑便;第2个周期时所有患者均无出血倾向发生。2个周期出血并发症比较,第2周期明显少第1个周期(P<0.05)。

不良反应:加用rhIL-11治疗的第2个周期,4例(10.0%)患者发生乏力(2 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头痛(1例)的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不仅会引起出血反应,影响化疗的治疗,而且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中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给予血小板反复输注治疗,但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导致输注无效,甚至发生输血相关性疾病[1]。rhIL-11衍生物(迈格尔)是一种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其可直接刺激骨髓内原始造血干细胞的增殖[2],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并其与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有着相似的药理作用,增加外周血小板数目,从而有效治疗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3]。既往有研究报告[4],rhIL-11的可预防性用药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加快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从而减少患者出血症状,保证化疗安全[5]。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周期相关评价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周期相关评价指标比较±s)

评价指标 第1周期 第2周期 P血小板计数最低值(×109/L) 25.3±12.4 43.2±18.9 <0.05血小板计数≤50×109/L持续时间(d) 9.25±3.24 4.87±1.06 <0.05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值时间(d) 8.69±2.31 5.74±6.23 <0.05输注血小板发生率[例(%)]6(15.0) 0(0) <0.05

同时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对所有患者在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4~48h内给予rhIL-11衍生物迈格尔治疗,与未给予rhIL-11治疗的第1个周期比较,第2个周期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明显缩短,且输注血小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在第2个周期的治疗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有患者耐受性良好,提示rhIL-11衍生物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明华,夏炳森,闫勇,等.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 床 观察 [J].当 代医学,2011,17(12):137-138.

[2]孙明霞,赵玉亮,白羽,等.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4):308-310.

[3]黄平,陈占红,曹文明,等.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20例)[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 10(6):20-23.

[4]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等.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24例[J].中国药业,2013,12(9):32-33.

[5]李慧.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9(2):235-236.

表2 患者采用去白红细胞前后输血不良反应比较

本文采用由百色市中心血站提供的去白添加剂红细胞,白细胞的去除率99.98%,回收红细胞率96.82%。本次研究中150份病历中地中海贫血患者去除白细胞添加剂红细胞352次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率0,输注红细胞悬液不良反应率10.2%,经过分析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过滤后添加剂红细胞残留白细胞的含量<5×106,可以有效降低地中海贫血患者出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防止白细胞自身病毒及有关疾病的传播,提升地中海贫血患者长期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奕,伍昌林,党鑫堂,等.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24):4261-4262.

[2]陈妙婵,蔡葵.地中海贫血患儿滤白细胞输血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探讨[J].医药前沿,2013,3(1):108-109.

[3]刘文达,林哲生,翁羽飞,等.去白细胞输血对地中海贫血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6):28-29.

[4]周玉球,商璇,尹保民,等.1998-2010年珠海市地中海贫血大规模人群的遗传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47(2):90-95.

[5]吴正洁,王成,林正春,等.pH值对多类人地贫红细胞作用的拉曼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4):982-986.

[6]柯宗明.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轻型β地贫与缺铁贫鉴别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5):165-167.

Clinicalanalysisonthrombocytopeniainpatientswithmalignanttumorwhoweretreatedwithrecombinanthuman interleukin-11derivatives

ChenYanqiong
FirstPeople'sHospitalofQujingCity,YunnanProvince655000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hrombocytopeniainpatientswithmalignanttumorwhoweretreatedwith recombinanthumaninterleukin-11derivatives.Methods:40patientswithmalignanttumorwereselectedfromJanuary2012to January2014.Withaselfcontrol,thisstudydividedinto2periods,inthefirsttreatmentcycles,didnotgivenrhIL-11after chemotherapy,whileinthesecondcycles,patientsweregivenrhIL-11within24~48hafterchemotherapy,thenwecompared thrombocytopenicconditionsintwogroups.Results:Inthose40patientsthelowestvalueofplateletcountinthesecondcyclewas 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firstperiod(P<0.05);thedurationofplateletcountlessthan50×109/Lwassignificantly shorterthanthefirstcycles(P<0.05),andthetimeofplateletrecoverytonormalvaluealsowasobviouslyshorterthanthefirst cycles(P<0.05);theincidenceofplatelettransfusionwassignificantlylessthanthefirstcycles(P<0.05);noneofthepatients occurredhemorrhageinsecondcycles,andtheadversereactionwasmild.Conclusion:RhIL-11derivativesusedinpatientswith malignanttumorhassignificantlyeffectonpreventionofthrombocytopeniaafterchemotherapy,andtheadversereactionsismild, soitis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Malignanttumor;Chemotherapy;Thrombocytopenia;Recombinanthumaninterleukin-11derivativ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5.13.40

猜你喜欢
正常值白介素衍生物
新型杀螨剂β-酮腈衍生物及其开发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链接
新型螺双二氢茚二酚衍生物的合成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生理体液法测定4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正常值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白介素-6、白介素-10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