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分析

2015-12-23 11:27王静10004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3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缺血性

王静10004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分析

王静
10004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目的:分析研究凝血指标异常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试验1组(急性期)、试验2组(稳定期)。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正常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老年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等相关参数变化给予测定,同时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试验2组患者的PP、APTT以及TT和对照组相对比均明显缩短,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和试验1组对比,试验2组患者的PP、APTT以及TT都有一定的延长,当中APTT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患者的FIB以及DD都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2组患者的FIB以及DD明显要比试验1组低,可仍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和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对老年人各项凝血观察指标变化给予动态监测,可以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凝血指标异常;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指的是在供应脑部的血管的血管壁病理变化或者血液流动力学障碍的基础之上引发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相对应的供血区域大脑组织因为缺少氧气、血液而出现的大脑组织坏死或者软化,同时造成短暂或者持久的弥漫性脑损害,导致各种各样神经功能缺损证候群[1]。这种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以及癌症,其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在临床当中大部分脑梗死是因为脑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如果脑动脉阻塞,缺少血液、氧气区域的大脑组织细胞就会出现一系列“缺血瀑布样反应”,进而造成细胞死亡。在以往其主要包括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CT)等,在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包括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根据相关报道表明,这种疾病属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病变过程,和糖代谢、凝血系统、动脉硬化、高血压以及血流动力学等原因有关[2]。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2例,对其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试验1组(急性期)、试验2组(稳定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体重等相关方面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1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以及全血低切黏度都比试验2组患者高(P<0.05)。两组患者通过相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并排除糖尿病、脑出血性疾病以及肝脏功能不全等相关疾病,7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另外,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正常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共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平均(69.1±7.2)岁。见表1。

临床标本采集和检测: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取含有柠檬酸钠的真空抗凝管采集静脉血3mL,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等相关临床参数,采取全自动血凝仪和相关配套试剂。另外,采取含有肝素钠的真空凝管采集静脉血4mL,采取血液流动成分析仪对血液流动变化参数进行检测。

临床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2组患者的PP、APTT以及TT和对照组相对比均明显缩短,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和试验1组对比,试验2组患者的PP、APTT以及TT都有一定的延长,当中APTT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患者的FIB以及DD都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2组患者的FIB以及DD明显要比试验1组低,可是仍然要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讨论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指的是在供应脑部血管的血管壁病理变化或者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基础之上引发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相对应的供血区域大脑组织因为缺少氧气、血液而出现的大脑组织坏死或者软化,同时造成短暂或者持久的弥漫性脑损害,导致各种各样神经功能缺损证候群。这种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仅仅次于心脏病以及癌症,其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在临床当中大部分脑梗死是因为脑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如果脑动脉阻塞,缺少血液、氧气区域的大脑组织细胞就会出现一系列“缺血瀑布样反应”,进而造成细胞死亡[4]。

根据相关报道表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和血管壁病理变化、高脂血症、吸烟、心脏病、血液流动学、糖尿病以及血液成分等相关诱因有关[5]。本文结果显示,试验1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以及全血低切黏度明显要比试验2组患者高。

在凝血系统当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反映了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当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和活性。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高血压、血栓、脑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硬化患者当中明显缩短。另外,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全部被激活,凝血功能存在一定异常,特别是急性期的患者处在一个高血凝状态,因此,可以表明凝血因子增加以及凝血酶的激活与这种疾病的发病以及病理变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表1 试验1组和试验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表2 3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对比±s)

表2 3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对比±s)

注:和对照组对比,⋆P<0.05;和试验1组对比,#P<0.05。

指标 对照组 试验1组 试验2组PT(s) 13.42±1.45 10.82±2.32⋆ 12.73±1.13#TT(s) 15.58±2.12 11.43±2.95⋆ 14.82±3.68#APTT(s) 35.76±7.23 28.42±8.01⋆ 32.87±4.67#FIB(g/L) 3.22±0.61 6.32±1.31⋆ 5.02±0.81#DD(mg/L) 0.36±0.08 0.67±0.21⋆ 0.48±0.13#

纤溶系统对血液流动状态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的维持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血浆纤维蛋白原是血小板聚集的介质,可以对血小板聚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使血液黏稠程度明显增加。还有相关报道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对脑中风的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以后,再经过纤溶酶水解所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因此,可以表明,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在这种疾病当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和疾病轻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候惠敏等人的研究和上述相关实践研究基本相同[6]。

总之,凝血功能异常和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对老年人各项凝血观察指标变化给予动态监测,可以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徐洁,贾胜斌.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3(12):1770-1771.

[2]刘泽霖,贺石林,李家增.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6-130.

[3]DumkowLE,VossJR,PetersM,etal.Reversalofdabigatraninducedbleedingwitha prothrombincomplexconcentrateandfresh frozenplasma[J].AmJHealthSystPharm, 2012,69(19):1646-1650.

[4]陈松盛,刘捷,何娅等.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2):196.

[5]MarkakiI,FranzenI,TalaniC,etal, Long-termsurvivalof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ntheacuteinflammatory strokestudy,ahospital-basedcohortdescribedbyTOASTandASCO[J].CerebrovascDis,2013,35(3):213-219.

[6]侯惠敏,季建中,张俊雨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6(15):46.

Analysisonabnormalcoagulationindexesofelderlypatientswith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

WangJing
DepartmentofGeneral,ShiJingShanHospitalofBeijingCityShijingshanTeachingHospitalofCapitalMedical100043

Objective:Toanalyzeofclinicalapplicationvalueofabnormalcoagulationindexesinelderlypatientswithischemic cerebrovasculardisease.Methods:72elderlypatientswith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wereselectedfromSeptember2012to October2014.Theyweredividedintotheexperimentalgroup1(acuteperiod)andtheexperimentalgroup2(stable)accordingtothe experimentalcondition.Whilethehealthyelderlypeoplewithnormalphysicalexaminationwerechosenasthecontrolgroup duringthesameperiod.Theprothrombintime(PT),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thrombintime(TT),fibrinogen(FIB)andD-dimer(DD)andotherrelevantparametersofelderlyinthethreegroupsweremeasuredandalsogivena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Theexperimentalgroup2ofpatientswithPP,APTTandTTwere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 differencesbetweenthemhad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PP,APTTandTTof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2 hadcertainextendcomparedwiththeexperimentalgroup1,APTT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group1ofpatientswithFIBandDD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Patientsofthe experimentalgroup2withFIBandDDwerelowerthanthatintheexperimentgroup1,butstill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reisacloserelationshipbetweentheoccurrenceofcoagulationabnormalitiesandelderlypatients with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dynamicmonitorofthecoagulationobservedindexintheelderlycanprovideanimportant basis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senile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

Abnormalcoagulationindexes;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neldly;Pati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5.13.76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缺血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