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评

2015-12-24 03:15秋叶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强项朝九晚五饭碗

∷秋叶 评

成人选择职业就像大学生选择专业一样,如果有足够大的选择余地,大致可分为三:一、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二、选择有优厚回报的;三、选择预计有较大发展前途的。前一种属于理想型浪漫主义者的选择,而后两种显然是实际型的现实主义者的选择了。当然,作为专业或职业选择中的“喜爱”,恐怕并非如原文中所说的对自家宠物或一部电视剧的喜爱那么简单,而应该是那种自己所热爱并决心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某个领域。这个领域往往又与自己长期形成的性格与价值观高度契合。我们温州老家有句俗语叫“少年当玩儿,长大当饭碗”,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把这个领域作为自己的事业,往往容易获得成功。原因是你会更容易地去投入、专注以至于奉献自己的全部。

然而,确实如原文作者所言,那些真正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的仅仅是幸运的少数人,而大多数人由于社会或个人的原因,都只能为养家糊口也就是为生活而工作。他们未必真正喜爱这个工作,这也往往不是他们事业的初衷,但既 然做了,他们也可以有很高的职业性(professional),在朝九晚五的时间里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

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那位让女性托付终身的男人,往往被看成女性的“第二生命”。因此,人们把男人“入错行”与女人“嫁错郎”相提并论,可见一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程度。诚然,“Do what you love”会让人觉得痛快,但却未必顺心。这就像排球场上,大家都喜欢当扣球手,但那些个子不高、弹跳又差的选手,我建议还是去当防守队员较好,否则一定会有挫败感,因为大家期待主攻手一锤定音的球,你不是扣下网就是扣成了高射炮,谁还会信任你呢?这就是不“做你擅长的事”的苦恼。

“Do what you love”由于是理想主义浪漫派的选择,往往是跟着感觉走,下意识重于意识,无需太多的自我考量与理性分析;而“Do what you’re naturally good at”就不同了。恰如原文所指出的,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反思,静下心来考虑自己的强项在哪儿,同时还要考虑哪些工作恰好为这些强项提供了发挥的舞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提出了“知道你自己”;启蒙时代提倡科学反对蒙昧,提出了“我知道什么”。我想,选择做自己所擅长的工作,就需要综合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的以上两种向内、向外的探索精神。

如果说由于各种原因,你目前所从事的既非“Do what you love”,也难说是“Do what you’re naturally good at”,同时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抛弃这个纯粹为“稻粱谋”的职业,那么,你也不必过度沮丧,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虽然这个时代做什么都得专,职业上的“三项全能”、“十项全能”早已不存在,想必也很难模仿港台演艺界的什么“两栖”、“三栖”艺人做派,但白天为生活而工作,夜晚与周末为爱好或擅长而做个兼职(moonlighter)大概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我们同时不能忘记一句格言:Don’t lose the daytime job for the sake of moonlighting(不要因夜晚的兼职而丢了白天的饭碗)。

猜你喜欢
强项朝九晚五饭碗
“丢掉饭碗”的由来
疯狂编辑部之一目十行
朝九晚五的图书馆缺少文化担当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试论外国影视作品中的秘书形象
强项
陶在我们生活中——“瓷饭碗”
强项大于优势
一个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