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蓝靛果野生与栽培果实营养成分比较

2015-12-25 07:51刘德江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果实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申 健, 杨 宇, 刘德江*

(1.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测试化验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不同地区蓝靛果野生与栽培果实营养成分比较

申 健1, 杨 宇2, 刘德江1*

(1.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测试化验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目的]研究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方法]对3个不同地区的野生和栽培蓝靛果果实进行了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总糖、总酸和花色苷含量测量。[结果]试验表明,维生素含量除VB2含量勃利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地区维生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微量元素含量3个地区的Ca和P均有显著性差异,伊春地区的Cu、Zn、K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勃利地区的Fe、Mn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有差异的元素中,除Zn含量是野生小于栽培外,其余均为野生大于栽培。氨基酸含量不同地区部分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和总酸含量3个地区均无显著性差异。花色苷含量伊春和汪清地区差异显著,且均为栽培果实高于野生果实。[结论]栽培方式和生长环境的改变会影响蓝靛果的营养成分含量,但总体上栽培果实也能提供大量的营养与保健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蓝靛果;果实;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H06)。

蓝靛果(LoniceracaeruleaL.var.edulisTurcz et Herd.),又名黑瞎子果、鸟啄李、 山茄子等[1],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忍冬科、忍冬属植物[2],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北部等地也都有分布[3]。蓝靛果果实适合鲜食以及加工成果汁、果酒、饮料、果酱、罐头等,也是加工天然食用色素的原料,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防治心血管病、降血压、清热解毒、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4-5]。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野生蓝靛果资源因其污染小,富含多种保健营养成分,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野生资源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故蓝靛果的栽培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现象[6]。因而有必要进行野生与栽培果实营养成分比较,对其营养与保健价值进行评价,为蓝靛果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野生蓝靛果果实于2014年7月采摘于黑龙江省的伊春、勃利和吉林省的汪清;栽培蓝靛果果实于2014年6月采摘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蓝靛果资源圃,树龄5年,为2009年通过扦插繁殖得到的伊春、勃利和汪清的苗木。采摘后的果实除杂后-20 ℃冰箱中冻藏。

主要仪器: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Biochrom 30氨基酸分析仪,安玛西亚公司;AA-64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1.2方法蓝靛果果实样品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佳木斯)检测。表1为样品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

表1 样品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

维生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矿物质元素含量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花色苷含量采用pH示差法测定[7]。

1.3数据处理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计算,用DPS7.05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维生素含量的比较通过表2可以看出,VB1、VB6及VC含量各地区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之间差异不显著,VB2含量勃利地区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存在显著性差异,伊春和汪清两地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2 蓝靛果不同果实维生素含量的比较  mg/kg

注:同地野生和栽培果实间进行比较,大、小字母不同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0.01、P<0.05)。

2.2矿物质元素的比较表3对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9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伊春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Cu含量差异显著,勃利和汪清地区Cu含量差异不显著。勃利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Fe含量差异显著,其他2个地区Fe含量差异不显著。勃利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Mn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他2个地区Mn含量差异不显著。伊春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Zn 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他2个地区Zn含量差异不显著。3个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Mg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伊春和勃利2个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Ca含量差异极显著,汪清地区Ca含量差异显著,且3个地区Ca含量均为野生品种高于栽培品种。伊春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K 含量差异显著,其他2个地区K含量差异不显著。3个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P含量差异均极显著。3个地区野生与栽培果实中的Se含量均小于0.02 mg/kg。

表3 蓝靛果不同果实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比较  mg/kg

注:同地野生和栽培果实间进行比较,大、小字母不同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0.01、P<0.05)。

2.3氨基酸含量的比较表4对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伊春地区野生和栽培蓝靛果果实在苏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他8种氨基酸差异不显著,其中栽培蓝靛果果实仅有丙氨酸、酪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高于野生果实;勃利地区野生和栽培蓝靛果果实在亮氨酸、精氨酸差异显著,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他9种氨基酸差异不显著,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在栽培果实中高于野生果实;汪清地区野生和栽培蓝靛果果实在苏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差异显著,甘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他9种氨基酸无统计学意义,酪氨酸在栽培果实中高于野生果实。

表4 蓝靛果不同果实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mg/kg

注:同地野生和栽培果实间进行比较,大、小字母不同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0.01、P<0.05)。

除此之外,还对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比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野生和栽培蓝靛果果实在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比例未达到显著水平,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2.4总糖、总酸及花色苷含量的比较由表5可知,3个地区的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间总糖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花色素含量伊春地区野生和栽培果实间差异极显著,汪清地区差异显著,且均为花色素含量栽培果实高于野生果实。勃利地区无显著性差异。

表5 蓝靛果不同果实总糖、总酸和花色素含量的比较

注:同地野生和栽培果实间进行比较,大、小字母不同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0.01、P<0.05)。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对黑龙江省的伊春、勃利和吉林省的汪清3个地区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总糖、总酸和花色苷进行了含量比较,可以发现3个地区的蓝靛果栽培品种和野生品种果实部分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有差异的成分中除Zn、丙氨酸、酪氨酸和花色素含量是栽培果实高于野生果实外,其余多数成分表现为野生果实比栽培果实含量高。由此可见,栽培方式和生长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但总体上栽培果实也能提供大量的

营养与保健成分。无论野生还是栽培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均较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霍俊伟,杨国慧,睢薇,等.蓝靛果忍冬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5,32(1):159-164.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十二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8:194-196.

[3]刘桂伶,宋平,杨瑞华,等.蓝靛果忍冬抗氧化性能分析及组培体系建立[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160-161.

[4]刘德江,申健,田立娟,等.野生与栽培蓝靛果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经济林研究,2013,31(3):103-106.

[5]张启昌,李亮,张义涛,等.蓝靛果忍冬利用价值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5):661-664.

[6]郭成博,郭树平.黑龙江省蓝靛果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5(2):94-96.

[7]DUSSIMC,SUGARD,WROLSTADRE.Characterizingandquantifyinganthocyaninsinredpearsandtheeffectoflightqualityonfruitcolor[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horticulturalscience,1995,120(5):785-789.

中图分类号S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0-238-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期研发培育项目(1254CGZ

作者简介申健(1979- ),女,吉林辉南人,讲师,博士,从事经济植物栽培生理研究。*通讯作者,高级实验师,硕士,从事浆果植物育种与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15

Comparison between Nutrition of Wild and CultivatedLoniceraedulisFruit from Different Regions

SHEN Jian1,YANG Yu2,LIU De-jiang1*(1.Life Science College,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Heilongjiang 154007; 2.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i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Land Reclamation Sciences,Jiamusi,Heilongjiang 154007)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n nutrition in the wild and cultivated Lonicera edulis fruit.[Method] Vitamin,trace elements,amino acid,total sugar,total acid and anthocyanins contents in wild and cultivated fruits from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were measured.[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VB2content of Boli region in wild and cultivated fruit exis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res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a and P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the three region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u,Zn and K contents of Yichun,and in Fe and Mn contents of Boli.Among the elements,except Zn,the rest elements of wild were higher than cultivated.Amino acids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reas,but i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ssential amino acids and total amino acid.Contents of total sugar and total acid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Anthocyanins contents of Yichun and Wangqing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and cultivated fruits were higher than the wild fruits.[Conclusion] In conclusion,the change of cultivation and environment will affect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Lonicera edulis fruit,but overall cultivated fruit can also provide a lot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care ingredients.It has great value to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Lonicera edulis; Fruit; Nutri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猜你喜欢
果实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浅谈黑米的营养成分与功效
8种广式月饼营养成分分析
黄桃栽培技术
海南红毛丹栽培品系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的测定与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