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5-12-26 06:57于晓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低龄高龄妇女

谢 娟 于晓兰* 董 力 王 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34)

护理干预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谢 娟 于晓兰* 董 力 王 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34)

目的了解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流产前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148例早孕终止妊娠妇女进行测评,同时按年龄分为低龄组(≤30岁)和高龄组(>30岁)两组,每组各74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标准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抑郁标准分与主观支持分、社会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焦虑、抑郁标准分与客观支持零相关(P>0.01),低龄组与高龄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龄组与高龄组的支持利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龄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的焦虑抑郁情绪常见,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应重点关注高龄组群体。

药物不良反应;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护理干预

卡前列甲酯栓为天然前列腺素F2a衍生物,米索前列醇(米索)为前列素E1类似物,作为人工流产改善宫颈条件用药[1-2],已在国内普遍应用[3],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负性情绪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国内虽然有关于人工流产心理状态的研究,但是在观察人工流产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进行心理分析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还没有报道。本研究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48例人工流产妇女,在用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148例,孕天40~76 d,无药物禁忌证。干预前共发放问卷206份,当场收回206份;干预后向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148例妇女发放调查问卷,当场收回148份;问卷有效率100%。将148例妇女按年龄分为低龄组(≤30岁)和高龄组(>30岁),每组74例,两组孕天、体质量、血压、体温和脉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法:①用药前干预 预约住院时,由专科护士作集体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期间简单介绍术前可能应用的药物,用药的目的,作用及方法。住院后医师于应用药物前,再次告知人工流产妇女应用此类药物目的、作用、方法及不良反应,与人工流产妇女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护士遵医嘱用药前进行详细的护理干预,由专科护士一对一实施,内容为认知干预和预期性指导,用出示药物简介提示卡和口述方法,详细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用法、产生作用的时间、用药后的正常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后,重点了解人工流产妇女的主观感受、帮助分析不良心理的诱因,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呼吸放松训练,学会通过全身肌肉放松的方法,缓解焦虑紧张情绪。②用药后干预:护士再次询问用药的感受,并举例说明大多数人应用药物后的感受及出现的现象。当人工流产妇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护士进行心理疏导,针对人工流产妇女出现的不良反应介绍心理因素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流产恢复的影响。同时给予流产后健康教育知识如避孕知识的讲解。③住院期间护士观察并了解流产妇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是否消退,若没有消退或症状加重,及时报告医师,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④出院后由护士进行电话随访,交谈内容除了常规性健康教育指导外,重点通过流产妇女的倾诉来了解她们的心理活动,尽量解答她们的询问直到她们满意为止。

1.2.2 测评工具。评估工具包括:①受试者服药后不良反应记录表。②心理指标包括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社会支持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4],用来评估人工流产妇女的焦虑情绪水平,量表的总粗分是量表的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 1.25,量表标准分≥50分有焦虑情绪,50~60分有轻度焦虑,61~70分有中度焦虑,量表标准分≥70分有重度焦虑。③抑郁自评量表(SDS)[4],该量表用来评估人工流产妇女的抑郁情绪水平,量表的总粗分是量表的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1.25,量表标准分≥53分有抑郁情绪,抑郁指数=抑郁总得分/总分满分(80),指数<0.50无抑郁,0.50~0.59有轻度抑郁,0.60~0.69有中度抑郁,≥0.70有重度至严重抑郁。④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4],该量表共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因子,每个项目均按照1~4级评分进行,该量表得分越高则表示社会支持状况越好。

1.2.3 测评方法:测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完成,按自愿参与的原则,向人工流产妇女说明测试的目的和意义,请人工流产妇女按照填表要求,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干预后请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以同样的方法再次填写上述问卷,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用均值、标准差描述,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描述,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单项症状中恶心呕吐占83.78%,头晕头痛占14.19%,腹痛占32.43%,腹泻占23.65%,乳房胀痛占12.84%,乏力占15.59%,腰酸占21.62%。

2.2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干预前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2.1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干预前SAS总分(43.65±8.99),SDS总分(49.10±9.16)明显高于国内常模[4]。有焦虑情绪者37例,其中轻度焦虑占94.59%,中度焦虑占5.41%,有抑郁情绪者46例。

2.2.2 两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护理干预前:SAS总分(低龄组44.12±8.93,高龄组42.85±8.19)比较;SDS总分(低龄组50.00± 9.70,高龄组48.20±8.5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前高龄组和低龄组之间的焦虑抑郁情绪没有差异性。

2.2.3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相关性及两组妇女社会支持评分比较,见表1、2。

高龄组妇女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评分均显著高于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低龄组与高龄组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说明高龄组社会支持系统明显高于低龄组,而高龄组在利用社会支持方面弱于低龄组。

2.3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干预前后SAS、SDS比较,见表3。

3 讨 论

3.1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应给予关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人工流产妇女一旦出现患病前没有的而服药后出现的症状,易出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心理.告知人工流产妇女药物短暂的不良反应,可减轻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情绪[5]。本调查结果显示,该人群焦虑、抑郁的现患率分别达到12.84%、18.24%,焦虑抑郁症状总现患率达到43.24%,说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干预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刘京京等报道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会出现明显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6],这种不良情绪会贯穿于人工流产妇女的整个治疗过程,若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成为疾病状态,影响人工流产妇女的心理健康。因此,为出现不良反应的人工流产妇女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以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表1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相关性(n=148)

表2 两组妇女社会支持评分比较(n=74,,分)

表2 两组妇女社会支持评分比较(n=74,,分)

注:*P<0.01;**采用正态近似,表中数据格式为()或M(P25,P75)

组别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社会支持总分低龄组 8.85±2.78 21.84±4.46 8(7,8) 38.31±6.52高龄组 10.18±3.25 23.59±4.99 8(6,9) 41.38±7.27 t或z -2.665 -2.259 0.053** -2.702 P值 0.009 0.025 0.958 0.008 P <0.01 <0.01 >0.01 <0.01

表3 低龄组和高龄组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分析(n=74,分,)

表3 低龄组和高龄组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分析(n=74,分,)

注:*P<0.05,**P<0.01低龄组护理干预前后SAS、SDS比较,干预后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护理干预前后SAS、SDS比较,干预后SAS评分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评分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低龄组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高龄组经护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而焦虑情绪没有明显改善

组别 低龄组 高龄组SAS SDS SAS SDS干预前 44.12±8.93 50.00±9.70 42.85±8.19 48.20±8.55干预后 41.37±9.53 47.67±9.35 40.97±8.56 45.54±9.29 t值 2.971 2.753 1.647 2.522 P值 0.004 0.007 0.104 0.014 P<0.05 <0.05 >0.05 <0.05

3.2 护士应帮助育龄妇女有效的利用社会支持:翟娟等认为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7],本研究结果也取得了相似的效果,见表1。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工流产妇女在得到护士的帮助和理解后,其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显著改善;若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其越有可能采用积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提示:护士应重视这一群体,主动与人工流产妇女沟通并提供预期性信息,协助她们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帮助她们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3.3 应提高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对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从表2中可知高龄组获得的社会支持高于低龄组,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提示:相对于低龄组,高龄组不仅拥有较好客观支持,同时,高龄组还具备较好的主观支持。因此,高龄组社会支持较为充分。但研究表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高龄组的社会支持虽然高于低龄组,却显示经相同的护理干预后低龄组的焦虑分值下降明显,高龄组的焦虑值没有上升但也没有明显下降。说明高龄组虽然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不够,她们没有更好地应对策略,她们可能不愿意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因此要鼓励高龄妇女去主动寻求、勇于接受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使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这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重视和培养育龄妇女对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

3.4 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余安惠等[8]认为焦虑与抑郁是个体负性情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相关。本研究显示,经护理干预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得分下降具有显著性,见表3。由表3可知,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期的,护士在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之前给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从而保证了人工流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让人工流产妇女享受到了优质护理服务,最终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工流产妇女能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完全恢复。综上所述,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工流产妇女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给予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工流产妇女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是十分有意义和必要的。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26.

[2]王洁,蒋学禄.卡前列甲酯栓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3):70.

[3]孙鸿波.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100-101.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7-238.

[5]张昉,孙方.丙泊酚用于无痛吸宫术致性幻觉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08-1109.

[6]刘京京.住院人工流产妇女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2):233-234.

[7]翟娟,黎荔,岳锦春.人工流产女性心理健康调查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625-4626.

[8]余安汇,王维利,洪静芳等.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5):1-4.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of Early Pregnant Women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XIE Juan, YU Xiao-lan*, DONG Li, WANG Y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 China)

ObjectiveTo know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of early pregnant women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explor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Method148 cases of early terminated pregnant patients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measured with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According to ag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low-age group(≤30) and advanced-age group(>30). There were 74 cases in each group.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to these cases. For patients of two group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before and after drugs were taken as well as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after drugs were taken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ResultStandard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prior to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national norms. The comparison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andard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and subjective support score, social support score and utilization of support respectively(P<0.01).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standard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objective support(P>0.01).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social support score, subjective support and objective support(P<0.0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utilization of support(P>0.01). For low-age group, comparison differences betwee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For advanced-age group, comparison differences between anxiety emotion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For advanced-age group, comparison differences between depression emotion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t’s normal for early pregnant women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o appea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help to impro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s. Advanced-age group 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xiety; Depression; Social support; Nursing intervention

R954

B

1671-8194(2015)07-0003-0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通讯作者:E-mail: yuxL09713@sina.com

猜你喜欢
低龄高龄妇女
借助传统节日培养低龄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低龄儿童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A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当代妇女的工作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