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112例心胸外科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5-12-26 06:57张伟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胸管胸外科出院

张伟红

(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手术室,山东 即墨 266200)

护理干预对112例心胸外科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张伟红

(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手术室,山东 即墨 2662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呼吸功能的训练及手术后的康复指导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呼吸系统功能、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呼吸系统相关指标及胸管留置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肺功能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心胸外科;康复

心胸外科患者在临床中一般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但存在着风险大、创伤较明显的一些危害,同时术后也会给患者带来多种并发症如呼吸道的感染、肺部的感染甚至呼吸功能的衰竭等等,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所以对患者进行健康的教育及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1-3]。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112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的护理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112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23~75岁,平均(37.8±17.6)岁;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5~75岁,平均(45.7±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呼吸功能的训练及手术后的康复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4]: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得到患者充分的信任。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告知他们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另外也要介绍术后治疗的一些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及家属心中各种疑虑,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2.2 术前护理:引导患者恰当的饮食,及时补充能量,增强患者抵抗力,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皮肤及手术器具的清洁与消毒,预防感染。

1.2.3 呼吸功能的训练[5]: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呼吸功能的训练。如腹式呼吸: 选取半卧位、仰卧位或着坐位,首先将两手放在腹部的上方,全身放松,慢慢呼吸,用鼻进行吸气,口呼气,在吸气时,要保证腹部的鼓起,呼气时,要保证腹部的内收。均匀缓慢进行呼吸训练,呼气时间应为吸气时间的2倍。患者手术前,每天要进行2次左右的呼吸,每次呼吸要保证15 min左右;另外,呼吸保健操:包括扩胸、深呼吸及下蹲、腹部按摩等运动,保证每天训练约2次,每次保持30 min。

1.2.4 有效咳嗽排痰训练[6]:患者首先深吸气,声门要紧闭,膈肌抬高使增加负压,肋肩肌要收缩,然后进行咳嗽,声门要打开,让气体和痰液排出,反复数次,经常的练习直至患者自身应用。

1.2.5 术后康复护理:首先要观察患者术后的心肺功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床上或是床下的一些活动,然后医护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关心与帮助,积极的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身心的康复指导,使患者有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疾病的恢复。另外,要注意患者术后的呼吸训练及排痰的训练,以保持患者呼吸的畅通,同时也要注意患者术后营养的补充,提醒患者要及时的摄入维生素及高蛋白的食物,注意多喝水,保持肠道的畅通。

1.3 观察指标[7]:呼吸功能的各项指标(动脉氧分压、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血氧饱和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观察组的呼吸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指标 观察组(n=56) 对照组(n=56)动脉氧分压(%) 98.6±1.3* 94.8±1.5呼吸频率(/min) 12.8±2.4* 19.8±3.1最大通气量(L) 71.2±2.9* 51.3±2.9时间通气量(L) 2.8±0.2* 2.1±0.3血氧饱和度(%) 97.5±1.4* 94.8±1.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L) 1.2±0.2* 0.98±0.1

2.2 两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项目 观察组(n=56) 对照组(n=56)胸管留置时间(d) 4.3±2.3* 5.7±2.9出院时间 (d) 7.8±2.9* 14.3±3.5

2.3 两组患者术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并发症 观察组(n=56) 对照组(n=56)肺不张 1* 2胸腔积液 0* 2肺部感染 1* 3

3 讨 论

心胸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剧烈,因切口长及深,对患者的创伤大,应激反应比较强烈,手术也多集中在心脏、肺部等胸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为严重[8-9],对于患者及家属带了极大打击,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因手术治疗属于一种有创干预方案[10-12],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如果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则会减少患者的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

本研究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干预护理,增强患者跟医护人员的关系,然后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恐惧感,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利于患者积极向上的对待疾病,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预后;本研究也证实,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胸管留置时间及出院时间明显的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也比较少,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于心胸外科的患者而言,治疗的过程中若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康复有极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爱荣.健康教育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24-26.

[2]杨立群,薛继红,许俊艳.临床路径在日本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9,21(18):373-374.

[3]杜凌,王承辉,周敏,等.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的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10):836-837.

[4]林世红,韦成信,戴艳萍,等.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 103-104.

[5]田丽华.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9(13):139-142.

[6]成聪利.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8(14):2680.

[7]邵剑,张馨,黄瑛,等.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科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1-402.

[8]郭丽丽,申秀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94-95.

[9]蔡晓博,赵玉英,白小芹,等.心胸外科住院患者导管滑脱危险度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6A):43-45.

[10]刘黄华.心胸外科病房防止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2,9(13):139-142.

[11]谭玲玲,邓宏军,曾慰.胰岛素泵治疗胸心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5-16.

[12]吴向铭,高国儒,张林平.浅谈外科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处理[J].包头医学,2008,5(1):81-82.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Analysis of 112 Cases

ZHANG Wei-hong
(Department of Operating Room, Jimo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mo 2662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st-cardio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undergo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MethodsIn our hospital 11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bserved in the routine care group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care, preope-rative car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training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control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system function, chest tube indwelling time and discharge time,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ResultRespiratory-related indicators and the results observed in patients after chest tube indwelling tim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Cardiothorac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after surger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Nursing intervention; Cardiothoracic Surgery; Rehabilitation

R473.6

B

1671-8194(2015)07-0026-02

猜你喜欢
胸管胸外科出院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