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5-12-26 06:57郑世文郑仕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奥扎水蛭凝血酶

郑世文 郑仕成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四科,山东 济南 250000)

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郑世文 郑仕成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四科,山东 济南 250000)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3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肝肾功能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86.7%(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且效果好。

奥扎格雷钠;疏血通;急性脑梗死

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采用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联合治疗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并与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30例作对照,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选择60例住院患者,经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及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发病时间在7 d之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2.5±10.5)岁;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3.6±12.1)岁。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肾功能变化()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肾功能变化()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mpas) 6.88±1.23 5.02±0.60**△△ 6.65±1.05 5.88±0.61 *全血黏度低切(mpas) 14.91±1.43 10.86±0.80**△ 14.86±1.35 11.37±0.86**红细胞压积(%) 58.52±7.12 45.25±6.33**△△ 56.54±12.13 52.34±11.20*纤维蛋白原(g/L) 4.59±0.51 2.85±0.30**△△ 5.11±0.62 4.98±0.43*血浆比黏度(mpas) 1.97±0.17 1.57±0.15**△ 1.89±0.22 1.74±0.21*血小板聚集率(%) 70.01±12.21 56.35±16.78*△△ 70.82±20.11 69.03±15.73* GOT(U) 19.67±4.52 20.39±3.42** 19.40±4.20 18.76±3.54** GPT(U) 18.49±4.25 19.65±3.63* 18.15±3.81 17.78±2.93** BUN(mmol/L) 6.71±1.21 6.69±0.95* 5.63±1.05 5.22±1.09**组别 治疗组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 mg静点,每天1次,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点,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 mg静点,每天1次。均10 d为1个疗程。对症处理两组基本相同。

1.3 疗效评定

1.3.1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①基本痊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

1.3.2 治疗前后查血液流变学指标、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经SA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基本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基本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变化4例,有效率86.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肾功能比较、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分别见表1、2。在应用奥扎格雷钠与疏血通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CA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m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CA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mm/s,)

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P<0.01,#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P<0.01,☆P>0.05

组别 Vp Vm DVp DVm治疗组 治疗前 55.6±4.5 31.6±2.5 28.7±2.5 19.6±1.9治疗后 71.9±4.0**△ 42.1±1.3* 10.9±2.6* 13.7±1.0**△对照组 治疗前 54.2±4.3 30.7±2.7 29.3±2.3 18.6±2.6治疗后 62.3±3.1 32.6±1.2 23.4±2.2 12.2±2.0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从目前看,此病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引起脑梗死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所致。

血液成分、血流状态、血管壁病变的改善是关系到脑的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通的三大重要因素。从血液流变学可了解血液成分的改变,从TCD检测仪可观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血流状态,即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并可比较病侧Vp和Vm的变化和观察双侧MCA的对称性,即流速差值(DVp、DVm)。从观察病例看,治疗前血液流变学中各值增高,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减低;MCA血流动力学参数中患侧MCA的Vp、Vm均明显降低,双侧MCA流速差DVp、DVm均增大,显示患侧灌注压不够,血流缓慢。血液成分、血流状态的这些变化会引起微循环灌注不良,组织缺血缺氧,不利于脑梗死的恢复。通过用药治疗1个疗程后发现,治疗组用药使血液流变学中增高各值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小板聚集,恢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观测到M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即Vp、Vm明显增高,DVp、DVm明显降低,加快了MCA的血液流动,血液成分和血流状态的改善,从而使微循环、脑部的供血供氧亦得到改善,有益于侧支循环的进一步建立与开通。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86.7%,有明显差别(P<0.05)。通过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观察,两组对肝肾功能均无损害,临床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蛭、地龙,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水蛭的有效成分是水蛭素,地龙的有效成分是蚓激酶。水蛭素是目前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呈多肽结构,含有6个分布相似的半胱氨基酸残基,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其N端由二硫形成紧密结构且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其C端富含酸性氨基酸残基,能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结合,可形成稳定复合物,对凝血酶有高度的抑制作用。水蛭素与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结合的凝血酶亦能竞争性的结合,使之灭活,阻止纤维蛋白的凝固。同时,水蛭素可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结合,使凝血酶与血小板解离,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蚓激酶是一组非均一的糖蛋白,它具有纤溶酶原的类尿激酶活性,蚓激酶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及凝血因子I,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ICAM-1),促进纤维蛋白降解,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溶解[3]。奥扎格雷钠作为血栓烷(TX)合酶抑制剂,能阻碍前列腺素H2(PGH2)生成血栓烷A2(TXA2),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用以合成PGI2,从而改善TXA2与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异常。理论上具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扩张血管的作用[4],可改善脑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流量。结果证实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二药联合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97.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任保军,于赛华,张迎军,等.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近期血栓性闭塞的防治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09-410.

[4]杨雅菁.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3,12(2):22.

R743.33

B

1671-8194(2015)07-0108-02

猜你喜欢
奥扎水蛭凝血酶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水蛭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小“吸血鬼”水蛭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