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2015-12-26 06:57李艳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隐匿性磁共振检出率

李艳城

(锦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磁共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李艳城

(锦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临床诊断的情况和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79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磁共振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并就其检测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79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其磁共振的检出率(100.0%)明显高于X线的检查率(0),比较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磁共振进行临床检查,其检出准确率高,能够准确的检出患者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隐匿性骨折诊断方法。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磁共振;临床诊断

隐匿性骨折也称微骨折或骨挫伤,是骨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性的骨折程度较低的一种骨骼损伤。它主要是指患者因受到外部暴力作用而导致其骨骼出现小梁断裂、水肿或内出血等症状[1]。由于隐匿性骨折在进行常规检查时很难被发现,因此常常造成漏诊、误诊等问题,导致患者病情治疗延误,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退行性骨关节病或不可逆疼痛等并发症[2]。因此,必须要提高对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水平。本文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9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对他们分别采用X线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和结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选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79例。患者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为(31.2 ±6.8)岁;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49例;受伤时间为1~10 d,平均受伤时间为(4.9±1.8)d。79例患者的膝关节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行动障碍等,部分患者伴有局部淤血肿胀、跛行等症状。经过临床分析,全部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时间、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对比结果差异性不明显,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X线检查:即在患者入院当天对其实施膝关节部位的常规X线检查。

1.2.1 磁共振检查:即在患者完成X线检查后的3 d,对其进行膝关节的磁共振检查。①仪器准备:选择用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机进行检查,其线圈采用包裹式表面线圈(CP Flex Coil,Large)。②临床检查:对患者的膝关节部位进行常规扫描,其扫描序列主要有:矢状位SE-T1W(TE 12 ms、TR 500 ms),FSE双回波序列(TE 14.85 ms、TR 3000 ms),冠状位FSE,脂肪抑制序列。在扫描过程中,重点对患者膝关节的矢状位、冠位和横位进行扫描。

1.3 评定标准

1.3.1 隐匿性骨折确诊标准:①患者膝盖部位有明显的外伤、跛行、疼痛等症状,且存在行动障碍;②磁共振检查成片上存在明显的片状、髓腔内线状、骨皮质或关节软骨低信号[3]。

1.3.2 隐匿性骨折分类标准:①Ⅰ型,即隐匿性皮质下骨折;②Ⅱ型,即隐匿性骨皮质骨折;③Ⅲ型,即隐匿性骨软骨骨折[4]。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2.0软件对79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X线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的临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差异值P<0.05时,则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统计学比较分析较显示,79例患者X线的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即无骨折患者,其临床检出率为0(0/79);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其临床检出率为100.0%(79/79)。其中:股骨内外侧髁骨折患者40例,胫骨内外侧平台骨折患者34例,髌骨骨折患者5例;Ⅰ型骨折患者30例,Ⅱ型骨折患者20例,Ⅲ型骨折患者29例。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检出率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79例患者两种方法的临床检查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是骨外科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的隐藏性骨关节损伤,由于其骨折症状主要以肌腱损伤和膝关节韧带损伤为主,因此,其临床症状多为压痛、血肿、行动不便等,再加上常规检查的检出率较低,因而常常造成漏诊、误判等情况[5]。磁共振检查(nucl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基于CT检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临床影像学检测方法。目前,这种检查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多个科室的临床检查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研究显示,本次随机选取的79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其X线检查的结果均呈阴性(临床检出率为0),磁共振检查的结果均成阳性(临床检出率为100.0%),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磁共振检查得出,79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主要集中在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平台以及髌骨部位,其患者人数分别为40、34、5例,且部分患者伴有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或前交叉韧带损伤等合并症。经过临床分析,79例患者中,30例患者为Ⅰ型骨折,20例患者为Ⅱ型骨折,29例为Ⅲ型骨折患者。由此可见,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当中,采用磁共振检查,能够更早、更准确的检出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骨折情况,从而更好的为医师临床诊断提供更加科学、准确、详细的检查依据,以便于医师能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和降低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进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仇晓岩,刘广军.膝关节隐匿性骨折66例MRI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2038-2039.

[2]屈建修.核磁共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157-1158.

[3]李丽,张洪.低场强核磁共振STIR序列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价值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245-246.

[4]路成文.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J].中国医刊,2014,49(2):1077-1078.

[5]孟凡山,崔学峰,朱峰.评价1.5T超导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3(14):439-440.

R445.2

B

1671-8194(2015)07-0110-02

猜你喜欢
隐匿性磁共振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警惕隐匿性肾炎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