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合并有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2015-12-26 06:57许伟宁李小娟牟照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反流奥美拉唑食管

许伟宁 李小娟 贾 刚 牟照红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合并有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许伟宁 李小娟 贾 刚 牟照红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目的讨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伴有胃食管反流(GERD)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9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检测出合并GERD67例。将合并GERD的67例随机分为2组:组1 33例,组2 34例,不伴有GERD的24例列为组3。组1常规哮喘药物治疗的同时加服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组2、组3给予常规哮喘药物治疗加服安慰剂。观察3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组1、组3的每天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高于组2(P<0.05)。组2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在治疗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1肺功能指标FEV1、PEF及PEF变异率较组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治疗后组2、组3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伴有GERD患者病情不易控制,伴有GERD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治疗方案中加用抑酸剂和胃肠动力药抗反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支气管哮喘;胃食管反流病;抗反流治疗;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肺功能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在哮喘患者中患病率较高,且胃食管反流可以诱发和加重哮喘[1]。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对合并GERD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抗哮喘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支气管哮喘伴GERD患者,与支气管哮喘未伴GERD患者的哮喘治疗后好转程度等,探讨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控制难易之间的相关性,观察抗反流治疗对患者症状、肺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9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3关于哮喘的诊断标准[2]。患者按照就诊的时间先后为顺序,将伴有GERD诊断[3]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组1(33例)和组2(34例),不伴有GERD的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列为组3。患者及研究者对分组情况均不知情,治疗药物由中心药房配给。组1男27例,女6例,年龄平均(33.5±4.9)岁。组2男28例,女6例,年龄平均(32.4±4.5)岁。组3男21例,女3例,年龄平均(31.9± 4.9)岁。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需询问病史和体检,三组患者参考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根据哮喘病情控制分级制定常规治疗方案。组1加用奥美拉唑20 mg每天2次及莫沙必利5 mg每天3次,共8周,组2、组3加服性状、剂量、用法、疗程与组1相同的安慰剂。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天的哮喘症状(胸闷、喘息、气促、咳嗽等)评分[4](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采用德国产JAEJER Master Screen Pneumo 型体电脑化肺功能仪测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PEF(最大呼气流量)及PEF变异率。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的比较(%,)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的比较(%,)

注:*与组2治疗前比较,P<0.01;Δ与组1治疗后比较,P<0.05;#与组3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症状评分 FEV1 PEF PEF% 症状评分 FEV1 PEF PEF%组1 0.83±0.40 2.12±0.72 325.15±125.7 14.5±6.71 0.48±0.42 2.79±0.66 384.32±76.10 10.33±2.18组2 0.76±0.51 2.23±0.80 316.40±50.85 12.72±7.93 0.75±0.54*Δ# 2.28±0.72*Δ# 289.92±51.14*Δ# 13.57±5.36*Δ#组3 0.79±0.44 2.30±0.69 328.02±70.5 15.06±6.61 0.44±0.32 2.88±0.73 389.51±66.4 10.11±2.55组别 治疗前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进入本研究的91例患者均完成试验,无退出、失访。治疗后组1、组3的哮喘症状评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组2(P<0.05)。组2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在治疗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1抗反流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治疗前组1、组2、组3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治疗后组1、组2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治疗后组2、组3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3 讨 论

胃食管反流是导致支气管哮喘病情难以控制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抗反流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在合并GERD的哮喘患者中进行抗反流治疗,可改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FEV1、PEF、PEF%),推测GERD引起及加重哮喘的可能机制主要有:①有胃食管反流能够引起迷神经高反应调节障碍,当自主调节障碍后容易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同时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发生短暂性松弛,这是引起反流发生的主要机制[5]。反流物误吸入气管,直接刺激导致支气管痉挛;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上的迷走神经受体,继发支气管痉挛[6-7]。②食管内酸性物质可以激活局部轴索反应,能够通过局部的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黏膜对于炎性物质的释放增加,进而加重气管黏膜水肿。以上均与胃酸反流相关,故减少胃酸酸度、促胃动力治疗可减轻反流物的吸入及其对气管黏膜的刺激。故本研究采用奥美拉唑20 mg每天2次及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共8周的抗反流治疗方案,组1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缓解明显,哮喘症状控制较好。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伴有胃食管反流患者病情控制较难,胃食管反流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故此我们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日常诊疗工作中,应注意患者是否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并对合并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抗反流治疗。

[1]朱礼星,马洪明,钟南山.支气管哮喘患者与胃食管反流的症状相关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2):739-74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Katz PO,Gerson LB,Vela MF.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 2013,108(2):308-328.

[4]刘映霞,江山平,谭艳芳.抗反流药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哮喘症状影响的荟萃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11):823-830.

[5]黄美君,戴建国,陈恩信.反流性食管炎误诊67例原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6(5):760-761.

[6]Castell DO,Schnatz PF.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asthma.Reflux or reflex[J].Chest,1995,108(5):1186-1187.

[7]Theodoropoulos DS,Lockey RF,Boyce HW,et al.Gastroesophageal reflux and asthma:a review of pathogenesis,diagnosis,and therapy[J]. Allergy,1999,5(47):651-661.

R562.2+5

B

1671-8194(2015)07-0126-02

猜你喜欢
反流奥美拉唑食管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