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5-12-26 06:57王黎明吕宏乐关海森贾艳领韩莉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压缩性肺栓塞成形术

王黎明 吕宏乐 关海森 贾艳领 韩莉娟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骨科三区,河南 焦作 454000)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王黎明 吕宏乐 关海森 贾艳领 韩莉娟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骨科三区,河南 焦作 454000)

目的研讨高黏度骨水泥针对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研究本院骨外科治疗的6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骨水泥黏度的差异分成三组。然后观察这三组患者疼痛缓解、脊柱效能改善、伤椎高度恢复等情况。结果比较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和低黏度骨水泥组、高黏度骨水泥组的VAS、ODI评分和Cobb角(P<0.05)。低黏度骨水泥组渗漏率为20%(4例),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和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0%(2例)、10%(2例),而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和高黏度骨水泥组的相关指标都趋近于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效果预后良好,高黏度骨水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低黏度骨水泥;高黏度骨水泥;椎体压缩性骨折

近些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见解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1]。因为这种治疗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tic vertebralcompressive fracture,OVCF)引起的疼痛和畸形[2]。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取本院骨外科2013年12个月收治的6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研究,年龄60~81岁,平均(70.2±7.5)岁;发病原因有:摔伤20例,弯腰负重20例,交通事故伤20例。术后随访如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者不在本研究内。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进行临床分组,低黏度骨水泥组20例、高黏度骨水泥组20例、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20例。3组患者的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除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其他两组穿刺针沿椎弓根进入伤椎,在C臂机间断X射线透视下针尖抵达椎体前中1/3的处,调制好骨水泥,抽出针芯,向伤椎内缓缓注入。在C臂机间断X射线透视下密切观察骨水泥填充、分散情况,调整骨水泥推进速度,一旦发现渗漏就立即停止注射。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选择椎体的椎弓根影的外上侧作为进针点,当C臂照射正位显示穿刺针分别位于椎弓根影的内侧缘椎、中线处及外侧壁时,当理想的手术填充位置是在穿刺针侧位表明针尖达到椎体前3/4处并且针尾稍向头侧倾斜且朝向椎体中线。调配好的骨水泥装入用0.9%氯化钠溶液排除多余空气的骨水泥填充器中;在C臂透视下将高黏度骨水泥注射入伤椎直到骨水泥即将超出椎体边缘,适度旋转穿刺针直到骨水泥凝结,最后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处理伤口止血敷药包扎。

1.3 观察指标:运用VAS对术前、随访终末疼痛缓解情况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功能性障碍指数评定脊柱功能稳定恢复情况;运用Cobb角作为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的观察指标;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和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都可作为观察指标,随访时间是在术后6个月。

1.4 统计学处理:对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VAS、ODI评分和Cobb角结果分析比较:低黏度骨水泥组、高黏度骨水泥和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的VAS、ODI评分和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所有患者结果分析。随访调查显示:低黏度骨水泥组渗漏率为20%(4例),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和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0%(2例)、10%(2例),而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和高黏度骨水泥组渗漏率、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都趋近于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大概有5000万的骨质疏松症的患者[3]。有20%患有骨质疏松症的70岁以上的老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OVCF[4]。OVCF患病率高的主要是绝经后的女性。近年来,伴随着骨质疏松症引发的OVCF患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而增加[5]。椎体骨折的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运动能力都是因为连续数月的功能障碍疼痛,这短时间内会引发许多并发症,比如肢体功能的丧失、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6-7]。

在注射低黏度骨水泥时易产生骨水泥渗漏,这是因为低黏度骨水泥,注射时间和凝固时间较短,不宜操作。低黏度骨水泥在治疗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聚合时的产热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不可逆热灼伤,进而烧伤椎体内的骨细胞,影响骨折愈合,严重时还会灼伤附近软组织及重要的神经跟等。一些患者会遭受难以忍受的剧痛是由于脊椎的脊髓麻痹、神经功能障碍、转移性肿瘤、血管瘤和骨髓瘤。由于肿瘤患者的椎体遭到实质性的破坏,从而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低黏度骨水泥渗漏率的风险高,然而高黏度骨水泥具有低渗透率的优点,同时药物聚合时的温度不会对周围的组织产生不可逆伤害,杀灭肿瘤细胞和止痛在此温度下效果最佳。

研究显示,在终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和Cobb的结果比较中,低黏度骨水泥组、高黏度骨水泥组均高于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实验过程中,2次调制和注射高黏度骨水泥组,骨水泥中气泡明显减少,高黏度骨水泥组具有聚集温度低和稳定性强等优点,因而避免了肺栓塞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高黏度骨水泥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起到固定骨折,稳定椎体,提高承重能力。高黏度骨水泥该两组不仅比传统骨水泥起到缓解和消除疼痛的效果明显,而且降低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肺栓塞发生率,减少了低黏度骨水泥运用的并发症,提高了椎体成形手术的安全性。

表1 3组患者VAS、ODI评分、Cobb角情况比较()

表1 3组患者VAS、ODI评分、Cobb角情况比较()

组别 n VAS(分) ODI评分(分) Cobb角(°)术前 终次随访 术前 终次随访 术前 终次随访低黏度骨水泥 20 8.8±1.2 2.7±0.8 35.2±4.7 22.1±5.5 26.9±5.5 16.4±4.2高黏度骨水泥 20 8.9±1.3 2.1±0.6 35.6±4.5 16.1±3.0 26.3±5.4 14.3±3.5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 20 8.6±1.1 1.5±0.4 35.8±4.9 11.6±2.0 27.0±5.2 12.2±2.9

经研究所得,在椎体成形术中高黏度骨水泥的运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临床。

[1]杨丰建,林伟龙,朱炯,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 50-54.

[2]聂文波,汪明星,周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2,33(3):202-204.

[3]刘杰,江钟立.中国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简明ICF核心组套的初步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9):803-807.

[4]龙欣,戴民,张彪,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4,(20):2686-2688.

[5]周仁实,刘晓云.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555-2556.

[6]魏玉锋,刘志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56-4057.

[7]李卉,顾一峰,李永东,等.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慢性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疗效的非随机前瞻性试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1):921-926.

R687.3

B

1671-8194(2015)07-0208-02

猜你喜欢
压缩性肺栓塞成形术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