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5例临床治疗研究

2015-12-26 06:57张云庆赵月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胸痛夹层主动脉

张云庆 赵月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5例临床治疗研究

张云庆 赵月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5例确诊为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有3例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并且全部为联用药物处理,剩余2例患者1例采用外科血管置换术治疗,另外1例经内科药物控制血压后采用腔内主动脉覆膜支架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有1例内科药物治疗者死亡,其余4例患者皆好转并出院,死亡1例患者主要是因为血压控制不理想而引发动脉瘤破裂。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要以胸痛表现为主要症状,临床多采用内科药物处理,但应注意多种药物联用禁忌证,积极控制好血压,同时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急性主动脉夹层;胸痛;主要表现;临床治疗

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属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1],本病属于基础病变,夹层的部位及扩展的范围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从我院近几年接诊的AD患者来看,多以胸痛为主要表现,但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必须提升诊断技术,同时提高诊断医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水平。总的来说,AD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严重情况下患者在发病数小时到数天内就会死亡[2],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分析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5例确诊为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5例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入院病因、发病到入院时间等见表1。

表1 5例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其中,笔者详细介绍2例典型患者,如下:

典型患者1:患者男性,63岁,突发胸痛2 h后入院,伴发颈部疼痛,并且检查病史知有9年高血压病史。该患者入院查体后显示:P 106次/分,Bp 190/110 mm Hg,大汗、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心律整、未闻及啰音,听诊主动脉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无浮肿、腹平软,经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前导联ST段有轻度抬高迹象。基于这些现象,门诊将其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病房,采取对症处理4 h后疼痛无缓解,并且心电图与心肌酶学无动态演变,后又出现左上肢脉搏减弱,血压降至140/95 mm Hg,而右上肢脉搏搏动良好,血压160/100 mm Hg,最后在入院6 h后采取B超、CT诊断等检查确诊为AD。

典型患者2:患者女性,49岁,突发胸痛、晕厥1.5 h后入院,检查患者的病史知有10年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后显示:P 112次/分,Bp 90/60 mm Hg,出汗、面色苍白、气促、脉速而弱、皮肤湿冷、未闻及啰音、双肺呼吸音粗、心律整、心界普大、腹软、心音遥远、四肢肌力正常且双下肢无浮肿,经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改变及低电压。门诊以急性心肌梗死与心源性休克纳入治疗,入院5 h心电图与心肌酶学无演变,入院7 h后行B超检查确诊为AD。

1.2 方法:本次研究5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AD患者,有3例采用内科药物治疗,主要是及时控制患者的血压与心律,包括静脉给予β受体阻滞剂并硝普钠静脉微泵维持,同时口服降压药物ACEI、钙离子拮抗剂及α受体阻滞剂等,尽量将患者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60~75次,而收缩压则控制在100~120 mm Hg[3]。3例内科药物治疗患者皆非单用降压药物,采取联用2种及以上药物处理,1例为联用3种、2例为联用4种。其余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采取外科血管置换术治疗,而另外1例患者采用内科药物控制血压后给予腔内主动脉覆膜支架术治疗。

1.3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

2 结 果

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有1例内科药物治疗者死亡,其余4例患者皆好转并出院,死亡1例患者主要是因为血压控制不理想而引发动脉瘤破裂,5例患者治疗后病死率为20%。

3 讨 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指的是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而进入到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一种严重大动脉疾病,本病在男性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与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征属于本病发生的重要基本因素[4],本次研究中5例患者皆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史,以及1例患者有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征,可见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由于AD的发病部位及累及范围不同,故而产生的主要临床表现就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在各大医院报告中皆在90%及以上,本次研究接诊的5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AD患者,在我院同期接诊的患者中也占了90%以上,基本与同类研究符合。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AD患者有如下一些特点[5]:①疼痛呈持续性,采取常规镇静药物及剂量难以缓解疼痛;②疼痛程度往往难以忍受,多呈撕裂样,可以向其他部位放射,而患者多表现出焦虑、恐惧及烦躁不安等;③疼痛范围会随着夹层的扩展而逐渐扩大,多数为前胸部靠近胸骨区,同时向背部扩展;④两侧上肢的血压和脉搏有明显差别。本次研究5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AD患者,疼痛十分明显,并且伴发其他部位疼痛以及晕厥等。

AD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必须及时,尽量早诊断与治疗,因为一旦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则极易引发患者死亡。本次研究中5例患者入院后基本上都未能及时准确诊断为AD,而大部分以急性心肌梗死处理,但采取对症处理后无任何缓解,则及时采用B超或CT等检查,最终确诊为AD,并积极采用内科药物和(或)外科手术处理,结果显示5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因为血压控制不理想而引发动脉瘤破裂而死亡,其余4例皆明显好转并出院。总的来说,AD患者一旦确诊,则要立刻采取住院监护治疗,并绝对卧床休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严密观察,合理采用镇痛与镇静处理。对于部分夹层撕裂患者而言,早期数小时内病死率极高,故而早期治疗十分关键,一旦出现夹层撕裂则要及时采取内科药物处理,对患者的血压、心肌收缩力进行控制,同时降低左室收缩速率等,其中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00~120 mm Hg,而心率则要控制在60~75次/分。笔者根据多年经验,认为内科药物治疗应注意的是AD患者静脉用药使得血压极易波动,控制情况不太明朗,若无禁忌证,早期则应同时采用钙离子拮抗剂、ACEI等多类降压药物处理[6],故而联用药物处理属于必要的选择,临床应加强重视。

综上所述,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要以胸痛表现为主要症状,临床多采用内科药物处理,但应注意多种药物联用禁忌证,积极控制好血压,同时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1]赵飞.急性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2):173-174.

[2]林强.急性主动脉夹层伴急性前壁及下壁心肌梗死1例[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0):959-960.

[3]韩树森.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3例[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6):73.

[4]葛洪霞,郑亚安,马青变,等.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80-1382.

[5]李杨,刘思奇,段维勋,等.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的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6):588-614.

[6]赵初环,冯霞飞,谢强丽,等.6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治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4):286-288.

R543.1

B

1671-8194(2015)07-0224-02

猜你喜欢
胸痛夹层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