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5-12-26 06:57贾月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体位雾化

贾月姣

(安阳市灯塔医院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贾月姣

(安阳市灯塔医院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89例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病情归转情况。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34例治愈(38.20%),47例好转(52.81%),总有效率为91.01%,植物状态5例(5.62%),死亡3例(3.37%)。结论综合呼吸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

神经外科重症;呼吸道感染;临床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患者多通过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因患者病情本身危重,再加上侵入型手术治疗使患者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极易发生院内感染[1]。呼吸道感染是导致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呼吸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2]。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我院对89例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全面呼吸道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伴呼吸道感染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38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36.1±5.3)岁;病因:重型颅脑损伤35例,蛛网膜下隙出血2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1例,颅内肿瘤破裂5例,脑出血3例;GCS评分:3~5分24例,6~8分6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改善体位。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持续监测心电呼吸,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瞳孔、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深浅度、四肢末梢循环等情况,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为90%以上,若血氧饱和度低于85%,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持续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体征,若患者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且合并脑损伤,很有可能是颅内压升高,若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而细,很有可能是循环功能出现障碍,特别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其后果非常严重[3];②改善患者体位:患者应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对于低血压患者应取休克卧位,对于昏迷患者应取平卧头侧为。

1.2.2 合理充分给氧,气道湿化。①合理充分给氧:应保证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充足的氧交换量,从而降低脑水肿并发率,当患者呼吸快而浅时,提示为脑缺氧,定期血气分析可及时准确了解患者机体是否缺氧,若氧分压(P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说明患者为呼吸性碱中毒,此时应采用面罩吸氧法,将患者呼出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再次吸回。若PO2降低,而PCO2升高,说明患者为呼吸性酸中毒,此时应增加通气量,并给予患者低流量氧气间断吸入[4]。②气道湿化:患者因呼吸道改路或呼吸功能减退,其呼吸道的湿润功能和温度调节功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弱甚至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从而影响分泌物排除,若长期吸入干燥未加温氧气会增加呼吸道分泌物黏性,从而加重患者呼吸道阻塞,引发肺部感染[5]。气道湿化可采用呼吸机的湿化和加温装置,30~35 ℃加温蒸馏水氧气吸入可提高氧分压、增加氧气弥散性,从而增强氧疗的效果,同时可湿润患者呼吸道黏膜有助于排除痰液。

1.2.3 排痰:①体位引流排痰:本组病例均为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需加强患者翻身,通过体位改变和叩击背部的方法而达到引流排痰的目的。在实施体位引流排痰前,先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具体操作过程和必要性,护理人员五指并拢,掌心空虚,从下至上顺序进行叩击,每次叩击15 min,每天叩击4~6次,使患者肺中和支气管中滞留的分泌物从大气管排出体外。②药物稀释排痰:给予患者间断短时间小剂量雾化吸入,每次雾化不超过15 min,每2 h雾化1次,同时依据患者病情、痰液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药物,常用雾化药物包括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等,若患者有哮鸣音可增加平喘解痉类药物,有喉头水肿可增加麻黄碱,有肺部感染依据药敏试验增加相应药物;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可选择气管内滴药物或雾化吸入,将配制的雾化液经气管套管口纱布滴入气道,可加强湿化效果,或使用雾化吸入器均匀喷雾于气管套管口纱布。依据患者病情及时更换纱布,采用无菌盐水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口可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减少纱布更换,降低纱布脱落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1.2.4 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开口处,相关文献报道,气管切开患者口腔分泌物培养结果与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相同,说明口腔定植细菌是气道细菌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口腔护理是预防和改善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重要前提。依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合理的漱口液;依据口咽部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对于病情允许患者,抬高头部30°~45°,特别是鼻饲时,为了避免鼻饲液反流至少应让患者保持头部抬高1 h;多次少量让患者吞咽生理盐水以冲洗胃肠道内反流和逆行的细菌。

2 结 果

89例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34例治愈,47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1.01%。见表1。

表1 病情归转情况

3 讨 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多需行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因而导致口鼻咽的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造到破坏,不能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极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提高气道湿化度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途径。相关文献报道[6],意识障碍是引发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另一重要因素,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咳嗽等反射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误吸、反流等现象,因此护理过程中需采取针对性纠正因意识障碍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如依据患者病情将头部抬高30°~45°,采取半卧位;缓慢匀速将鼻饲液滴入消化道,采用静滴法。本研究结果显示,38.20%患者治愈,52.81%患者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1.01%。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改善体位、合理充分给氧、气道湿化、排痰、加强口腔护理的综合呼吸道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

[1]白晓艳.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192-193.

[2]王丽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94-95.

[3]郭健凌,张玉凤,王晓云,等.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7):1022-1024.

[4]徐绍莲,周云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11-2913.

[5]陶爱英,谭昌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7(16):339-340.

[6]张文静.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301-302.

R473.74

B

1671-8194(2015)07-0242-02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体位雾化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