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的护理观察

2015-12-26 06:57史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硝酸甘油心脑血管内科

史建华

(新疆石河子石总场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11)

硝酸甘油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的护理观察

史建华

(新疆石河子石总场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11)

目的对硝酸甘油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脑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均进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26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资料中的所有患者均没有病例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发生重症不良后果。结论对于硝酸甘油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及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使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得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得以大大提高,心脑血管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硝酸甘油;心血管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不良反应

硝酸甘油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用的临床用药,但硝酸甘油使用不当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1]。本文中对在我院心脑血管内科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患者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心脑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均进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5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24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61.50±2.50)岁;综合组患者26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62.50±1.50)岁,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性别比例,进行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50例患者均排除脑出血患者、重症肝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患者。

1.2 护理干预方法:常规组患者24例,依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常规的静脉穿刺,硝酸甘油应用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组患者26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为:①首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详细记录,并且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计划。②用药时应注意配制的药液进行避光滴注和使用避光注射器。③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滴注硝酸甘油的速度,一旦发生大汗、脸色苍白、心率增加、血压降低、畏寒、平均动脉压降低基础血压的10%,等,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调整用药速度或是及时进行药物调整[2]。④注意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在发生严重头晕、头痛、心慌、心悸、气短等不良反应时应明确鉴别是药物引起还是冠心病症状。⑤静脉穿刺部位应便于患者的活动,因用药时间较长,患者常会在治疗过程中上厕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患者产生厌烦和焦虑的情绪[3]。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详细讲解和介绍治疗和用药过程,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用药知识点掌握。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紧张心理,严禁患者本人或是家属自行调节用药速度,并且告知其改变用药速度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⑦对患者实施严格的饮食、运动干预措施,注意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同时保证患者的大便畅通和注意尿量的观察。

1.3 统计方法: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1.0软件这一版本,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综合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n(%)]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n(%)]

不良反应(n%)头痛 血压降低 心率提高常规组 24 3.50±2.50 9(37.50) 10(41.67) 6(25.00)综合组 26 2.00±1.50 4(15.38) 5(19.23) 3(11.54) P值 -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h)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和重症不良后果:综合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本组资料中的所有患者没有病例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发生重症不良后果或死亡。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n(%)]

3 讨 论

伴随近些年来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比例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用药护理得到了患者和医学者们的关注[5]。硝酸甘油注射液是心脑血管内科最常用的临床药物,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在使用中常会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硝酸甘油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并且保持其松弛状态,降低心排出量和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6]。因硝酸甘油为扩张血管药物,因此在治疗中常会导致患者发生头痛、头晕、或是血压降低、心率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有报道认为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和减少硝酸甘油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7]。

常规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较为笼统,不能更加具体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还可更好的提高硝酸甘油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硝酸甘油的耐受性,因硝酸甘油的静脉滴注速度缓慢,应用时间较长,因此对于治疗过程中的监护和管理更加重要,综合护理干预则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监护和管理,保证用药安全[8-11]。

本文中对在我院心脑血管内科进行硝酸甘油治疗患者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对于硝酸甘油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明显增加心脑血管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的安全性,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徐金义,路明慧,王光公,等.硝酸甘油倾斜试验诱发的心脏停搏[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1):1000-1001.

[2]陶正惠.静脉应用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的综合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92-93.

[3]周书萍.静滴硝酸甘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9):299-500.

[4]黄苒,陈少兰,陈少梅,等.硝酸甘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59-60.

[5]陈金芝,杨俊美.静脉应用硝酸甘油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7):145-146.

[6]樊素芳,朱学梅,吕宜凤.硝酸甘油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27例效果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28-29.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8]陈金芝,杨俊美.静脉应用硝酸甘油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7):61.

[9]文海兰.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225-226.

[10]杨文春,谭正巧,安杨欣.硝酸甘油微量泵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2,25(12):99-100.

[11]马佳玲,王忠太.3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7(34):69-70.

R473.5

B

1671-8194(2015)07-0252-02

猜你喜欢
硝酸甘油心脑血管内科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内转科型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