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65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5-12-26 06: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下腹筋膜宫颈

焦 杰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妇科,山东 邹城 273500)

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65例临床效果观察

焦 杰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妇科,山东 邹城 273500)

目的观察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130例需要实施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患者。对于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对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腹部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观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是否出血及出血量的大小、手术后疼痛情况、手术后患者的排气情况、住院的天数以及伤口的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所用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等均好于对照组,P<0.01,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阵痛情况等情况均好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率相当,P>0.05。结论对患者在实施子宫全切除手术中,采用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比使用常规性疗法手术创口小、疼痛程度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手术中的并发症,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恢复和性生活的和谐,提升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下腹;小横切口;子宫全切术

子宫全切术作为妇科临床常见手术,要如何保证手术中的安全,使得手术创口小是妇科医护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同时,对于减少手术中的并发症,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提升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也已经成为了妇科医师讨论的焦点,也是医护人员的共同的目标。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对收治的65例患者实施了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效果达到预期,报道如下。

表1 术后情况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130例良性妇科疾病的患者实行子宫全部切除手术。130例患者中腺肌病例、子宫肌瘤例,功能性子宫出血例,年龄24~58岁,平均(45.2±12.3)岁;体质量45~67 kg,平均(52.6±5.7)kg;患者中子宫最大者就如孕期15周,最小的如孕期6周的大小。我们随机将以上120例需要实施子宫全部切除术的患者分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5例患者。对于观察组患者实施了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了下腹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子宫大小等资料均有可比性。两组均无附件疾患,无盆腔粘连,无心、肝、肾、肺等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常规做宫颈细胞学检查,75例做分段诊刮排除恶性病变。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麻醉,在给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1]。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她们耻上2 cm处用手术刀切开一大小为6~8 cm的切口,刀口为弧形,皮肤切开后,其中部要透至患者腹部筋膜层。手术医师在助手的帮助下撕开患者皮脂肪及筋膜、腹膜机,从腹部向下撕开以扩大腹膜切口,手术医师用一只手伸进患者的腹腔,用手探及患者的子宫及附件,检查是否存在粘连情况,以决定附件是否予以摘除。选择用一个弯形的钳子夹住子宫的一侧进行牵拉,如果患者子宫过小,也可以同时牵拉两侧,将子宫拉出腹腔后。先进行一侧圆韧带、阔韧带以及子宫动脉的处理。处理完毕后,接着进行另一侧的处理。如果患者的子宫犹如孕期3个月左后,可以通过腹部切口拿出子宫,如果患者子宫过大,可以先将里面的肌瘤拿出后,再将子宫从腹腔中拿出。如果是腺肌病患者,可以使用电动刀进行切割,减小子宫的体积后拿出腹腔。由于此时子宫没有供血来源,因而通常流血不多。在患者子宫的动脉扎结线的0.5 cm的位置,用电动刀进行宫颈筋膜的切除,深度控制在0.5 cm,向下至宫颈外口处。可以看到与阴道壁的明显界限,在阴道前壁处切开患者阴道,使用组织剪顺着宫颈环形壁剪开阴道壁,将子宫切除。使用皮钳分别夹起宫颈筋膜及阴道,用可吸收线将阴道及宫颈筋膜缝合,再对患者腹膜进行缝合,5 d后即可拆线。

1.3 观察项目:需要观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是否出血及出血量的大小、手术后疼痛情况、手术后患者的排气情况、住院的天数以及伤口的恢复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1.5± 35.6)min,对照组为(91.4 ±41.2)min;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6.5± 34.2)mL,对照组为(162.2 ±53.2)mL,手术过程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见表1。从表中显示的数据资料可知: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药的使用次数及术后病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对于子宫全部切除手术,方式有很多种。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破坏了盆底的完整性,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可发生阴道脱垂,缩短了阴道,性生活可能受到影响[2]。近年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要求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既去除了病灶还可以让患者受到的损伤最小。因而,他们通常在现有条件下,为患者量体裁衣,尽可能为患者实施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还要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就是在经过了很多的尝试后,总结出来的手术方式,较适合于宫颈无恶性病变而患有妇科各种良性病变需要子宫切除的病例,保留正常宫颈组织既消除了次全子宫切除后宫颈残端癌之顾虑,又保持了盆底、阴道的完整性[3],又维护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这种方式切口部位位于耻骨联合处上2 cm处,切开一道6~8 cm的弧形切口。切口部位正好对准患者的盆腔。避开了妇女脂肪最厚的位置,这样很利于操作,且切口与患者的皮肤纹理一致,有利于手术后的愈合。不仅瘢痕小,还符合美观及微创要求。如果碰到粘连或者患者子宫过大的情况,也可以从两侧进行延长切口,以利于操作。进腹腔时,采用了撕拉等方式,不损伤到脂肪中的血管,减少了患者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在手术中,对肠道几乎没有影响。肠功能恢复快,不会发生粘连等情况。本文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上都少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也少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筋膜内切除子宫,减少了膀胱后壁的出血可能。同时,在手术中,没有进行主韧带的切除,不会对患者的膀胱、输尿管、直肠等造成影响。同时,也对韧带中的血管及神经也没有产生干扰,保持了盆底的支撑力,由于保留了宫颈筋膜、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及宫旁组织,保持了盆底组织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持膀胱、直肠的正常功能,可防止子宫全切术后的阴道松弛及脱垂[4],和阴式子宫全切术相比,阴道保留更长,同时也保留了盆底组织,在遇到附件粘连及盆腔异状时,便于进行分离或者切除操作,把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进行阴道残端缝合时,连接着宫颈筋膜的上部,使得阴道上提了2~3 cm,且在它们之间没有死角,减少了感染及出血的可能。在患者的皮下进行2针的缝合,不仅便于引流还可以减少硬结及瘢痕的产生,愈合情况好,不影响美观。

总之,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使得手术创口小、疼痛程度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手术中的并发症,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恢复和性生活的和谐[4],提升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2-154.

[2]左常婷,刘新民.子宫肌瘤手术治疗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 16(4):183.

[3]张雪茹.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5例临床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5):375.

[4]毛丽伟.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3,22(5):34.

R713.4+2

B

1671-8194(2015)07-0132-02

猜你喜欢
下腹筋膜宫颈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养胃 “一揉二提”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