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观察

2015-12-26 06:57董振玲马厚升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前路满意率颈椎病

董振玲 马厚升*

(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91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观察

董振玲 马厚升*

(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在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前路手术治疗的91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JO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9.6%(39/4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7.1%(2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为(14.83±1.29)分,对照组术后JOA评分为(10.35±1.47)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症护理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而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在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干预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症的等颈椎部位病变的总称,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温热敷、牵引疗法及按摩推拿等,但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患者而言,采用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1],其中颈椎前路手术是常用的手术路径,通过前路手术切除椎体病变部位骨刺和突出椎间盘,达到解除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压迫的目的,且前路手术后更便于椎间植骨,促进椎体融合,在稳定颈椎同时消除动态性刺激,颈椎病前路手术经过多年应用已趋于成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改进空间不大[2],为此本文将循症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通过观察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对象: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91例颈椎病患者,男54例,女37例,年龄在21~64岁,所有经确诊后均行前路手术治疗,91例患者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9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2±2.5)岁,颈椎病类型中脊髓型33例,神经根型10例,混合型6例,其中单节段病变患者35例,双节段病变患者11例,三节段病变患者3例,病程在6个月~15年,平均病程(9.3±1.4)年;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4.8±2.7)岁,颈椎病类型中脊髓型29例,神经根型8例,混合型5例,其中单节段病变患者31例,双节段病变患者10例,三节段病变患者1例,平均病程(7.4±1.5)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前路手术,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循症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详细说明疾病知识和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心理[3];术中护理,术中要做好协助麻醉和体位安置,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协助医师顺利完全手术,术中还应做好并发症预防,术后并发症包括入路相关并发症、减压相关并发症、植骨融合并发症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针对并发症发生的诱因,循症护理小组术前要组织专家制定手术和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并对相应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展开培训,确保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即遵循相关注意事项[5];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康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咳嗽训练、气管推移训练等,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喉头水肿等一些列并发症发生,同时做好患者体位和饮食指导,提高患者舒适度[6]。

1.3 观察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后颈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JOA评分共计17分,JOA评分在0~4分表示患者临床症状严重,5~8分患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9~12分患者临床症状中度,13~17分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术后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越佳[7];观察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其中护理满意率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进行调查,问卷表从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两方面,共27个小项进行调查[8],调查结果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此次调查由专业人员发放问卷表和指导填写,问卷表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通过对比以上指标,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优劣。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9.6%(39/4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7.1%(2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为(14.83± 1.29)分,对照组术后JOA评分为(10.35±1.47)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诊疗指标比较[n,(%)]

3 讨 论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等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临床表现为颈背疼痛、上下肢无力、手指发麻及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患者甚至出现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9],本文将循症护理应用于临床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虽然两组术后临床症状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JOA评分及术前后降低幅度则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循症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和改善临床症状JOA评分也有积极意义[10],循症护理干预在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炜.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 1506-1507.

[2]曹秀芬,袁晓珊,韩述.颈椎前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循症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27-128.

[3]张秀清.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972-973.

[4]朱元真.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管瘘1例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106.

[5]张伟,陈德玉,杨立利,等.两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3):181-183.

[6]张绍龙.内科常规治疗配合颈椎保健操治疗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30-31.

[7]曲小雨.颈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39(14):1671-1673.

[8]王永盛,查本俊,吴志云,等.瑞芬太尼联合艾司洛尔用于全麻颈椎手术患者拔管的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30-31.

[9]李波,黄元玲,张莹莹.间断性硬膜外镇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3例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196-197.

[10]窦锐,曹艳霞,金秀均,等.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36-138.

R473.6

B

1671-8194(2015)07-0264-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前路满意率颈椎病
前路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逐梦记·马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一期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