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2015-12-26 06:5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丙肝肝炎病毒性

崔 莹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辽宁 锦州 121000)

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崔 莹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最终可以完成治疗率90.91%,对照组最终可以完成治疗率77.27%,观察组完成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45%,对照组总满意度72.73%,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可通过影响丙肝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干预;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依靠医源性器械、血液、母婴、性途径传播,患者不经过系统的治疗,有死亡的可能性,危害较重[1]。由于该病疗程漫长,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懈怠情绪,更有甚者,由于治疗信心的缺失中途放弃治疗。而大多数报道中,该病经过持续的治疗预后良好,因此患者的依从性成为了影响该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通过临床护理对患者依从性进行改善,可起到干预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2]。本研究对照观察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在20~50岁,平均年龄(35.1±5.2)岁;HCV基因型为1b型患者18例,1b2a型患者4例;对照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在21~50岁,平均年龄(35.0±5.1)岁;HCV基因型为1b型患者19例,1b2a型患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丙肝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进行B超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甲胎蛋白检查、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

1.2.1 对照组:本组采取常规护理,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保持住湿度及温度,注意适时加衣,适时减少衣服注意保暖,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1.2.2 观察组:本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以热情大方的态度接待患者入院,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喜好,通过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了解,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要做到遵照患者的隐私、不嫌弃、不鄙夷、不窃窃私语等。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指导,讲清楚每种用药的作用,避免患者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负面情绪,同时将用药注意事项给患者说明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每天为患者讲解患者自身的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安慰及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多吃青菜、水果,护理人员需避免因胡乱说话,影响患者的精神状况。

1.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最终完成治疗的患者及未完成的患者,并统计未完成的原因,采取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3]对患者进行评定,其中包括5大部分,分别为:护理操作水平、护理服务态度、护理知识掌握、呼唤沟通掌握、护理培训讲座等,每项满分为20分,总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75~100分;满意:55~75分;不满意:0~55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最终可以完成治疗(24-48周)的患者20例,占90.91%,未完成的患者2例,占9.09%,其中出现严重药物反应患者2例;对照组最终可以完成治疗(24~48周)的患者17例,占77.27%,未完成的患者5例,占22.73%,其中出现严重药物反应患者3例,居住地区变迁的患者1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1例;观察组完成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6例,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5.45%,对照组非常满意2例,满意14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度72.73%,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社会在不断进步,医学在不断发展,但不断发展的医学无法阻止人们日益改变的生活习惯以及不断恶化的环境污染,目前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丙肝成为了公共性的卫生问题[4]。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难以治愈,通常患者需要经过长达24~48周的持续抗病毒以及干扰素治疗,过程漫长而痛苦,对患者依从性要求较高。虽然经过治疗,7成以上的患者可得到治愈,同时经过研究,更加积极的护理方式可对丙肝治疗的临床效果产生干预作用,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护理干预便是其中的一种[5]。

护理干预是临床广泛运用的一种护理方法,其优势在于通过整体到局部,有生理至心理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可对治疗产生有利效果。本研究针对丙肝患者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首先丙肝患者遭受病痛折磨以及长期的持续治疗,治疗信心不足的情况十分常见,且治疗过程中过度担心病情产生的焦虑抑郁心理也容易影响患者的配合,这些均是由患者心理导致的依从性降低因素[6]。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心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面对疾病的心理,建立治疗信心可明显扭转患者的负面情绪,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配合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合理的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机体免疫,为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这些效果都是常规护理所不具有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说明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同时护理质量更高,提高护理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1]张艳,沈轶群.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1):1096-1098.

[2]秦小利.浅谈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3, 11(12):188-189.

[3]石玉娥.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5):86-87.

[4]李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7):46-47.

[5]塔敏.浅谈病毒性肝炎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 23(8):4476-4476.

[6]刘红丽.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3, 33(1):73-74.

R473.5

B

1671-8194(2015)07-0268-02

猜你喜欢
丙肝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