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

2015-12-26 07:38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薯片创设情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

高玉肖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05410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加强估算教学,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本文将对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估算能力 口算 良好习惯

估算不仅可以用来快速检验计算结果的正误,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估算还有利于学生培养数感,通过在数量关系里取证、求实,逐渐缩小取值范围,并最终取得结果。也就是说,估算是我们平时在计算时运用各种技巧而进行快速计算的方法,由于现在是应试教育,很多教师特别注重精算的教学,估算这部分内容往往不被重视。而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因此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那么,教学中如何展开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和估算意识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对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注重。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情境,有意地安排一些估算内容,通过这样的长期练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培养其估算意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课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来感受一下估算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身边问题。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估算能力比较欠缺,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用估算。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多创设一些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情境,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去体会估算对解决问题的意义。例如,我设计了一个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小丽和小红要来明明家做客,家里没有水果了,妈妈让明明到超市去买4个西瓜。西瓜15元一个,明明带多少钱合适呢?这个问题一出现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30元,有的说50元,答得很随意后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估算。这些自创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就在我们的身边,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自觉地运用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估算意识和口算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具体活动中,从而掌握估算的方法。如,让学生估计一桶薯片大约有多少片。开始时学生一片哗然,有估计20片,也有的估计100片,学生只是凭着感觉说。后来我拿出了10片薯片,让学生认真观察10片的厚度,再来估计薯片数量。学生看到10片薯片的厚度,再进行比较,就估计出了薯片数量。通过验证,学生发现这样估计与实际的数量就很接近了。

二、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

计算教学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通过观察进行估计,然后再进行计算,对比一下结果,让学生逐渐形成了先估再计算的好习惯,并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与技巧。

对于不同的问题采用的估算方法是不一样的。面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采用的估算方法也不同。例如,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竖式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我安排了下面几组练习题:25×31、13×22、35×14、26×19、18×34、37×21,估算哪一组的结果等于775?如果不计算,你能估计出来吗?让同学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发现,这几道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计算哪个算式的结果在600~700之间,25×31估计比750多,13×22估计260多,35×14估计比500少,26×19估计不到500,18×34估计比600多,37×21估计700多,从中看出25×31的积最接近760,然后再通过计算确定。二是看哪个算式的积的个位数是5,然后通过计算进行确定。

三、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小学生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口算和笔算,我们都知道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要持之以恒,长久坚持。我常常利用上课两分钟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对口算较快的学生提出表扬。训练应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设计不同题目,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也活跃。有时也利用“口算游戏”对他们进行口算训练,让他们四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另两人抢答,一人当评委。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的小游戏还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做。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估算能力。例如:“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爸爸和爷爷,谁的年龄大?”这些问题中都包含估算知识,我们要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并做出合理的分析。如,“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12吨,要把68吨煤运完,你认为要运几次?”学生的做法是68÷12≈5次。然而,细心的学生会发现问题:还剩下一些煤没有拉完,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很多学生都说应该再运一次,应该是5+1=6次,我表扬了学生,他们非常高兴,树立了学好估算的信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学生进行估算,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

在计算时,先让学生口算,如计算小数乘法,12.56×10.23可以要求学生从两点去估算: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看看小数接近整数几,12.56接近12,10.23接近10,所以积应该是120左右。

在平时解应用题时也可以用估算得出答案,如在解答工程问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5天,乙单独做要20天,两队合作要多少天完成?”我就启发学生思考,两队合作的时间肯定比他们单独完成的时间要短,所以肯定在15天以下,然后再让学生列式解答,提高做题效率,从而使估算形成一种自觉形式,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就一定能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责编 齐真)

猜你喜欢
薯片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脆不脆?
薯片藏哪儿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