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主动求知欲的激发

2015-12-26 07:38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桑娜天堂狐狸

浅谈学生主动求知欲的激发

林 财 (福建省漳浦县深土中心学校 363210)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

主动 情境 自学 创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4》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由传统的学习方式向新的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者,对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学生有了自主活动的时间,才能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也要巧于创设情境,力争在单位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参考自主活动。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先将自己定位为指导、点拨者,接着以课文中的三幅插图为“入口”,并在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先看图,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我巡查指导,结合实际进行点拨指导,再让每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之后评一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图文结合进行学文。我重点引导学生精读第二段后,便根据教材结构相似的特点,安排学生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记下自己的见解,再出示“仙桃石”“猴子观海”“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等重要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想象画面,这时,学生被黄山的美景陶醉了,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不再是直接把最终的结论简单显示出来,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讨论,总结出结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思多想,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力争问题提得深、精、新。如教学《穷人》一文时,我从文中“桑娜一家穷到什么程度?”这句话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一个‘穷’字也没有,却把渔夫一家写得穷困潦倒”,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揣摩桑娜的心理,自主提出问题,有的学生说:“桑娜一家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个孩子,如果像我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只生一个,就不会那么累了。”有的学生则提出:“文中连续使用了五处的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也有的学生问:“桑娜的命运真悲惨,在家肯定经常挨渔夫揍,渔夫肯定不爱桑娜,不然桑娜不会这么想的。”甚至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桑娜不把孩子送孤儿院呢?”

三、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让学生学会自学课文,从课文中自主探究,善于对身边的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金色的脚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狐狸营救小狐狸的故事。为了救小狐狸,狐狸爸爸以自己为诱饵,巧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大狗,狐狸妈妈则铤而走险尝试营救小狐狸,在一时无法救出小狐狸的情况下,竟然冒险隐藏在家里照顾小狐狸。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的中心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等学生有了思路后,我就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适时点拨,待学生弄清内容后,布置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学习剩下的课文,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各抒己见,然后各小组长再汇总本组同学的观点进行汇报,我对学生好的看法加以肯定,对不足的加以补充,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如,教《鸟的天堂》时,我在引导学生精读理解作者和他的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片段后,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写作者和他的朋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语段,并设计提示:作者和他的朋友这一次是什么时候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鸟儿?第二次与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有什么不同?这样既能让学生轻松学文,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未来,这样的训练对学生今后走进社会,学会生活也会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为不同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究、发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了《乌鸦喝水》时,我让学生替乌鸦再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喝到水。有学生说可以用吸管来喝,这本是一个长期以来大家都认可的答案,可另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乌鸦的嘴巴是硬的,它怎么吸水呢?这个办法不行。”我刚想否定这个孩子的说法,但又一想他的话也不无道理。于是,就暂不做结论,鼓励大家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来确定这个意见是否正确,再另找适宜的时机加以讨论探究。

总之,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责编 齐真)

猜你喜欢
桑娜天堂狐狸
穷人
天堂湿地
狐狸和猫
穷人的心
狐狸便当
天堂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