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镇不住的
——中国·北镇

2015-12-27 12:10石岩
侨园 2015年4期
关键词:青岩北镇

文 / 本刊记者 石岩

没有镇不住的
——中国·北镇

文 / 本刊记者 石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镇,地处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面积1694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五大镇山之一,被誉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的医巫闾山即坐落在此。北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14处,市、县级文物134处。

近年来,北镇以其厚重的镇山文化根基为出发点,展开对城市形象的全新研究视野,推出了新的城市定位:“没有镇不住的——中国·北镇!”以稍带诙谐、戏谑的风格展开对古老文化的新式传承,既引人注目,又将深刻内涵巧妙融入其中。

1 北镇鼓楼

2 青岩古刹

厚重的历史文化

医巫闾山历史悠久,早在唐尧虞舜时期,就已闻名于世。《全辽志》记载:“山以医巫闾山为灵秀之最。”

医巫闾山是轩辕黄帝首封的镇山。舜封十二名山时,医巫闾山即为幽州之镇;西汉时,华夏封五岳五镇,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到了明代,北镇已“礼秩居他镇之首”。历代帝王为祈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遣重臣,或亲自到医巫闾山拜祭。隋开皇十四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祖。唐天宝十年封为广宁公,宋、辽、金时期封为广宁王,元朝封为贞德广宁王。明朝封“医巫闾山之神”,清代沿用此神号。医巫闾山的神位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地坛公园内。

北镇庙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庙,它是镇山文化的重要体现。元大德二年封禅碑,详细记录了医巫闾山被封为贞德广宁王的历史。庙内现存有元、明、清历代碑文56甬。

辽王朝把医巫闾山视为龙兴之地。辽代九位皇帝中曾有六位皇帝先后40多次来闾山狩猎祭祀。其皇家陵寝坐落在医巫闾山的峰峦谷坳之间,东丹王耶律倍葬于闾山为显陵,九位皇帝中有三位随先祖葬于闾山。著名的萧太后萧绰随丈夫耶律贤皇帝也葬于医巫闾山乾陵。山中遗存中国最早的立竿祭天遗址,是契丹王率军征战凯旋后祭天告庙的大型祭坛。而辽代奉先军中渤海国遗民的佛主神像,至今仍秘藏于山谷之中。辽王朝在闾山留下了异彩纷呈的辽文化,主要景观有崇兴寺双塔、龙岗子辽代皇陵、耶律倍读书堂等。

元代著名宰相耶律楚材少年时在医巫闾山苦读诗书,研习治国经略,他任元太祖、太宗两朝宰相30年,官至中书令,任职期间提出一系列治国良策。他当年的读书堂今天已成为医巫闾山的重要景观。

明万历八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镇守辽东有功,在北镇城内修建了李成梁石牌坊。李成梁驻守广宁时,以鼓楼为点将台。整座鼓楼高大恢弘,气势伟丽,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闾山文化达到巅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五帝先后十几次来闾山祭祀揽胜,留下御制诗文50余首,特别是乾隆皇帝四来北镇,三登闾山,填词作赋,名垂青史。

3 道教祖师陈抟墨宝——福寿

4 十八罗汉坡

5 6医巫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旖旎的自然风光

医巫闾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闾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民族风情浓郁,形成了青岩寺、观音阁、森林公园、大芦花、广宁古城、双峰山等10大风景区。

闾山自然景观集山、石、松、水、洞为一炉,妖娆壮美、秀丽多姿。闾山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峰峦峻峭,山石峥嵘,奇特怪异,形态万千。有名峰50多座,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将军拜母峰、骆驼峰、三圣峰等千姿百态,令人惊叹称奇。怪石有鹰龟夺宝石、蛤蟆石、白象观海石等,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闾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繁茂,动植物种类繁多,这里生长着亚洲面积最大的天然油松林,动植物种类达2000多种。闾山古松的奇特风姿更令人驻足玩味,有乾隆皇帝加封的云巢松、将军松,也有因形而得名的迎客松、华表松、恋人松等,形象各异,充满生机。闾山的石洞景观更是独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桃花洞、吕祖洞、观音洞等,可谓洞洞显幽,处处藏奇。

闾山四季分明,春天万树碧绿,梨花飘香,盛夏绿荫蔽日,溪水潺潺;深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隆冬银装素裹,如银似玉。

北镇还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新立湿地生态旅游区”,湿地面积近2万亩,水面1万余亩。这里是绕阳河和羊肠河两条河流下游的沉积平原,由淡水携带大量营养物质的沉积形成的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的河口湾湿地。旅游区内大面积的芦苇沼泽湿地,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为许多鸟类的栖息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这里是中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每年经此迁飞、停歇的候鸟多达百余种,数量在万只以上,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鹭、灰鹤、布谷、杜鹃、野鸡、野鸭等达20余种。各种野生鱼类也比较多,鲤鱼、黑鱼等栖息成群。

浓重的宗教文化气息

“天下名山僧占多”,在闾山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和道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闾山的峰峦谷坳之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古刹,达100多座,到处弥漫着浓重的宗教文化气息。

7 青岩寺圣境

8 青岩寺观音手

9 萨满腰铃舞

10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人汪秀霞作品《九乳妈妈》

著名的青岩寺古刹始建于北魏,兴盛于中唐,至今已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青岩寺分上院、中院、下院及文殊院、圣水院、财神殿等多处禅院,上院供奉的“歪脖老母”名闻天下。“歪脖老母”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一。近几年来,每天到此观光旅游、降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大观音阁古刹层峦叠嶂,松苍柏翠,清幽靓丽。圆通殿内供奉有中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生前遗赠的观世音立身佛像一尊。这尊紫沙铜佛,铸造于康熙年间,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圆通宝殿,也叫大悲观音殿,是大芦花云岩寺东下院。它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大殿内供奉着举世闻名的铜铸鎏金千手千眼观世音坐像,朝拜者络绎不绝。

三清观有上、中、下三院,是道教龙门派发祥地,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曾在此修道。道教祖师陈抟在此留下墨宝——福寿奇字,实为闾山摩崖石刻的精绝之作。

双峰寺融佛、道、儒三教文化于一体。这里一山有双峰,前峰与山体相连,是一座天然的弥勒大佛坐像,在佛像的脸部,同时呈现出太上老君和孔圣人的脸孔,形成集佛、道、儒三教圣主于一峰的三圣峰,是举世罕见的奇观。

天仙观是东北地区的著名道观之一,上院的三霄娘娘殿,供奉有石雕三霄娘娘像,神态肃穆慈祥,秀美端庄,善男信女争相朝拜。

五佛寺山巅的天然大佛最具特色,头像非常逼真,堪称世间稀有珍宝。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十九等庙会之日,八方游客,络绎不绝。

纯朴的民俗风情

医巫闾山脚下的北镇古城是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画之乡、辽宁省中国国画活动基地。北镇书法、国画、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萨满太平鼓舞、腰铃舞等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辽代,北镇民间便有了剪纸艺术。北镇的满族剪纸作品大多粗犷、质朴,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和生活气息。2004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在北京民俗博物馆隆重展出。北镇现存萨满太平鼓舞等鼓谱四十多种,充满着民族特色。另外,北镇的土特名产丰富,品种繁多。沟帮子熏鸡、北镇猪蹄和沟帮子水馅包子等都是闻名全国的特产。

在去年第二十四届中国·北镇梨花节上,北镇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符号,让以往近乎被遗忘的艺术形式、民俗风物重新组合。其中以《一闾光阴》连环画及剪纸风格民俗短片为亮点,用极富现代感的口吻和笔触将北镇的悠久文明赋以网络化风格,这种独特的“文化大使”,将北镇的城市形象迅速传播。

北镇依托旅游资源,积极发掘本乡本土的自然、历史、民俗文化;利用自然条件,综合开发以划船、垂钓、林果、土菜等为重点的农家休闲娱乐项目。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北镇闾山农业旅游区”,成为锦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北镇的交通十分便利,京沈铁路、京沈高速铁路、102国道都在北镇市通过。北镇景区全线开通了58.9公里的环山旅游公路,重点景区全部连通客运班车,形成了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目前,北镇市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和十大景区蓬勃发展的新格局。今后,北镇将加快推进“旅游兴市”战略,以“建设东三省及京津唐地区旅游祈福度假基地、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造旅游百亿产业集群”为奋斗目标,加快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经济的大转变。

侨园

猜你喜欢
青岩北镇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lidar optical system for large field of view scanning
辽宁:2021 年北镇葡萄减产不减收
农产品地理标志——北镇葡萄
北镇古城空间格局与辽文化重构研究
北镇葡萄品牌产业振兴发展计划
青岩古镇
历史钩沉:明清贵州青岩古镇的空间结构
北镇市巨峰葡萄优质绿色健康栽培的技术探讨
过张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