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枕后位产妇分娩临床分析

2015-12-28 02:50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难产顺产持续性

持续性枕后位产妇分娩临床分析

王英凤

目的分析持续性枕后位在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4例头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设置为研究组,采用枕后位分娩;另随机选42例头位难产产妇选用枕前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娩效果。结果研究组出现产力较小、盆腔异常情况、顺产以及剖宫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胎儿较大的情况及采用助产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地将持续性枕后位变为枕前位能够极大地增加顺产的机率,具备临床应用效果。

枕后位;分娩;枕前位;顺产

产妇在临床中出现难产的情况常见,导致难产的一大原因就是胎位异常,而其中头位异常则是胎位异常中出现多的一种[1]。头位异常主要由两类,一类叫做持续性枕后位,而另一类叫做枕前位。枕前位与枕后位相比,它能够在分娩时增加产妇的产率,将胎儿的头位改变,也就是说,变为枕前位,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2]。产妇在临床中分娩,其过程相对繁琐,对产妇身体上的情况要综合分析,对其精神上的压力也要有所顾及。持续性枕后位的大多患者,其分娩的进程会有一些难度,从而导致产妇出现焦虑的心理负担,尽可能的降低分娩难度势在必行。在分娩的过程中,对于枕后位的操作不当,容易增加分娩的难度。本研究通过对持续性枕后位进行研究,分析产妇在临床中分娩的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产科的产妇,随机抽取4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在22~37岁,其平均年龄为(28.3±3.2)岁,这些产妇为枕后位。另外随机选取42例产科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这些产妇为枕前位,患者年龄在23~38岁,其年龄年龄为(28.7±3.6)岁。患者手术前进行病史询问以及相关的临床检查,患者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后,均对其进行相关检查,某些患者会有乏力以及心理上的焦虑等压力,需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抚慰,使患者对即将进行的分娩充满信心。观察其盆腔是否正常、胎儿大小的情况,以及产力的情况。然后分别对不同产妇的分娩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分别采用助产、顺产、以及剖宫产等分娩方法进行临床分娩。

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出现难产的情况,均应顾及到产妇心理上的压力以及负担。

1.3 研究指标

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难产原因、盆腔异常、胎儿大小情况以及产力进行分析研究。对两组研究对象助产、顺产以及剖宫产等分娩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枕后位与枕前位发生原因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分娩的过程中,胎儿的胎位会出现枕后位与枕前位,出现的原因有产力较小、盆腔异常,以及胎儿较大等。研究组出现产力较小以及盆腔异常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出现胎儿较大的因素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枕后位与枕前位的发生原因[n,%]

2.2 对比两组患者分娩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分娩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了不同分娩方法,分为助产、顺产以及剖宫产,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顺产以及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助产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分娩方法[n,%]

3 讨论

产妇在临床中进行分娩,有时会出现难产的情况,其中头位难产是产妇难产的一种,而比较普遍出现的一种头位难产被称为持续性枕后位。据有关研究发现,在临床中产妇难产出现枕后位的概率超过30%。枕前位与其相比,则在分娩时可以提高顺产的机率,因此对胎儿的头方向进行改变,换言之,将其变为枕前位,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由于产妇在临床中进行分娩的流程复杂,不仅要考虑到产妇身体上的问题,也要考虑到其心理上的恐惧以及焦虑等问题。而且有研究发现,由于有些产妇长期的单侧卧,导致头位难以正常转换,从而造成了持续性枕后位,也就对分娩增加了难度。持续性的枕后位对分娩的进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不可避免地使产妇产生焦虑的心理压力,所以对产妇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也应该考虑[3]。顺利地将枕后位变为枕前位既能使产妇顺产,亦可以降低产妇的心理压力。

本次研究通过对持续性枕后位进行研究,分析产妇在临床中分娩的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出现产力较小以及盆腔异常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出现胎儿较大的因素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顺产以及剖宫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助产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有效地将持续性枕后位变为枕前位能够增加顺产的机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1]郭清清,庄明燕,王淑琴,等. 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产程特征与胎儿体重、分娩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43-345.

[2]尹志芳,杨宗梅. 两种不同体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613-614.

[3]孙会兰. 持续性枕后位临床预防及治疗[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1):53-55.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Persistent Occipital Psterior Position in Delivery

WANG Yingfeng The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of Lianshan Huludao City,Huludao 125001,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ersistent occipital posterior position in delivery.Methods44 cases of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randomly selected,and 42 c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delivery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study group’labor force smaller,pelvic abnormalities,birth and cesarean s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re was a large fetus in the two groups,the midwifery situation did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 persistent occiput posterior position changing occiput anterior position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delivery probability,have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ccipital posterior position,Delivery,Occipitoanterior,Natural labour

R246.3

B

1674-9316(2015)27-003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7028

125001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难产顺产持续性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