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登场,企业这角儿怎么唱

2015-12-31 08:12孟庆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达利产学研院校

本刊记者_孟庆杰

产学研登场,企业这角儿怎么唱

本刊记者_孟庆杰

产学研模式自被提出便备受关注,这个“高大上”的模式为专业知识与企业技能需求牵了“红线”。名字虽热,模式虽火,但在近几年纺织行业的产学研合作中,却出现了“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企业的积极性不够,有点煞了产学研的大好风景。

老话说,产学研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口号一出,众多企业也比较积极,各种实习基地推得红红火火,也为素质教育带来几缕“春风”,增添了新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人才需求更为紧上加紧,社会对产学研提出了新的需求,口号也成为了:政府当导演,企业做主角。但在这场变革之中,企业的步伐似乎走得慢了一些。

纵观行业,各级政府主导的对接会、签约会遍地开花,同时,院校也“高招”不断,积极培育企业所需人才。但仍还有企业在抱怨毕业生适应力不强,能力待提高。

其实,院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等机构的职责是教给学生基础课程,其并不是专业的培训机构,技能培养需要专业的企业出力。产学研模式中的企业,并不应只是担任提供实习基地的角色,更多的是要出“师”、出“识”,让企业技术人员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中去。此外,对于新到岗的毕业生,企业也要有针对性措施,给他们一定的磨合时间。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曾经说过:“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培养,院校要积极从企业所需技能的角度开设基础课程,企业也要利用学校的资源做一些科研研究、开发运用等,双方要相互融合在一起。”

虽然发展得不够完善,但纺织行业内产学研模式也有突出亮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服装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在荣获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后,又荣获了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负责人、团队具体操作主要负责人郑小飞介绍,校企合作的最大成果是人才的塑造,此共同体建成了基于达利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在师资力量上,则建成了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每个专业负责人后都有精通市场和行业的职业负责人做后盾,共同为本专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现在,企业与院校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状态,而达利女装学院更是成为了达利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政府牵线,还是协会督促,都是值得点赞的现象。但是更多的是需要院校与企业共同努力。现在的产学研模式丰富多彩,技术转让模式、技术开发模式、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共享科技资源模式……总会有一款适合你的产学研。

所以,产学研模式各方还是要推行的,万一成为特色呢?

猜你喜欢
达利产学研院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