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及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2016-01-04 03:54朱新,许艳春
河北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诊断价值

X线CT及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朱新1,许艳春2

(1.北京市煤炭总医院影像科,北京朝阳区100028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目的:观察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6例,对患病关节分别进行X线、CT及MRI检查,观察组患病关节软组织和骨内痛风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滑膜增厚和骨髓水肿情况,对比三种检查方法对上述痛风性关节炎损害病变征象的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于CT、MRI检查(P<0.05),CT软组织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MRI检查(P<0.05);MRI对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及骨髓水肿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及CT检查(P<0.05);X线及CT检查均未检出关节积液及滑膜增厚。结论:MRI可对痛风性关节炎做出诊断,检出率优于X线及CT检查。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CT;MRI;诊断价值

文章编号:1006-6233(2015)10-1600-02

基金项目:*北京军区医疗成果项目,(编号:2009229)

文献标识码:B

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高发于40 岁以上的男性患者,病因主要为尿酸盐在关节囊、滑囊、软骨等关节相关组织中过量沉积,导致关节组织发生炎性反应[1~3]。该病起病急,易复发,可随天气、饮食变化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4]。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对抑制痛风性关节炎病程进展意义重大。目前,临床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筛查的影像学手段主要有X线、CT及MRI等[5]。笔者为观察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选取收治的痛风关节患者,对患病关节分别进行X线、CT、MRI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式对痛风性关节炎筛查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收治的痛风关节炎患者66例,男62例,女4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8.7±2.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6.3±2.1年,本组患者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10年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诊断标准[6],血尿酸值223.1~733.8μmoL/L,平均467.4±20.5μmoL/L。本次共检查患病关节108个,1个关节患病50例,2个关节患病8例,3个以上关节患病8例;其中踝关节32个,踝下关节32个,膝关节16个,第一跖趾关节28个。

1.2检查方法:对所有患病关节分别行X线、CT、MRI检查,X线检查采用PhilipSDR系统进行摄片,受检关节均行正、侧位片拍摄,足部关节、踝关节拍摄条件为55Kv、6.24mAs和19.93ms,膝关节拍摄条件为66Kv、8.98mAs和23ms。CT检查在飞利浦Brilliance l6排CT机下完成扫描,采用Extended BrillianeeTM workspaeev 3.5.0.2254工作站进行后期数据处理。MRI采用 Philips 公司生产的 1.5 T Intera 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常规进行平扫及加强扫描。

1.3结果判定:所有检查图像均由本科两位高年资医师进行结果判定,分别评价患病关节是否存在软组织及骨内痛风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髓水肿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X线检查对软组织肿胀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于CT、MRI检查(P<0.05),CT软组织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MRI检查(P<0.05);MRI对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及骨髓水肿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及CT检查(P<0.05);三种检查对骨质破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及CT检查均未检出关节积液及滑膜增厚,结果见表1。

表1 检查结果比较 个(%)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是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骨质、软骨、滑囊和关节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亦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以踝关节与足部关节多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多于夜间发病,受累关节疼痛剧痛,关节红、肿、热、压痛,患者可伴发热、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发病可持续3~11d,过劳、暴食、饮酒、着凉、精神紧张、手术刺激均可成为发作诱因[7]。

痛风性关节炎的间歇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急性发病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约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形、运动受限。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少数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8~10]。痛风性关节炎可根据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明确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11]。早期临床常用X线检查来评价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的病变程度,但X线检查敏感性较低,检查阳性关节时,病情多已进展至晚期;随着影像学技术及设备的快速发展,CT及MRI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中体现了巨大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检查示软组织肿胀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于CT、MRI检查(P<0.05),CT软组织及骨内痛风石检出率显著低于MRI检查(P<0.05);MRI对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及骨髓水肿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及CT检查(P<0.05);三种检查对骨质破坏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及CT检查均未检出关节积液及滑膜增厚。表明MRI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变关节征象做出准确评价,且检出率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雷,吕建广,邱国时,等.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2013,18(17):134~135.

[2]陈丽萍,周海伟,朱铖,等.痛风结节超声显像与X线检查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34(15):129~130.

[3]谢雷,尹继权,莫子良,等.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与CT对比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3,27(19):162~163.

[4]陈汉玉,翁庚民.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1(10):136~137.

[5]段瑞军,王涌臻,孙玉朝.高寒地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特征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16(14):154~155.

[6]初仁珠,姜连忠,林明强.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附18例报告)[J].中医正骨,2012,36(17):169~170.

[7]罗丽,韩福刚,刘勇,等.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5):758~761.

[8]王旭,刘斌.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诊断及进展[J].国际放射学杂志,2012,35(3):251~254.

[9]张慧博,刘敏,王丽,等.手及腕关节MRI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5):3598~3601.

[10]王勇,李鸿斌,肖镇.MRI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5):379~382,386.

[11]王雪梅,池淑红,杨吉娟,等.腕关节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12):1164~1165.

猜你喜欢
痛风性关节炎X线诊断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X线下输卵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合并不孕症中的应用
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X线和核磁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分析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