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在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16-01-04 03:55侯艳玲,王小波,张琳娜
河北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遵医行为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教育在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侯艳玲1,王小波1,张琳娜2*,高畅2,冯丽娟2

(1.河北省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河北承德双滦区067000

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还接受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患者出院后6、12、24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结果:通过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活质量得分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外科手术;生活质量;遵医行为

文章编号:1006-6233(2015)10-1736-04

基金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编号:20132068))

通讯作者:*Email:zhangln_cd@126.com

文献标识码:B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导致下肢慢性缺血的重要原因,主要引起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缺氧。为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ASO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我们对ASO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进行了随访评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ASO患者9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下肢ASO诊断标准。②出院后能够电话联系。③初次接受该手术治疗。④无严重并发症。⑤自愿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排除标准:①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手术未成功。②伴有严重的慢性疾病或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本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2例电话号码错误,干预过程中有10例随访脱落,实际完成整个过程的患者共78例。其中观察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38~82岁,平均(60.3±11.5)岁;单纯髂动脉病变10例,单纯股浅动脉病变18例,单纯膝下动脉病变2例,髂动脉+股浅动脉7例,股浅动脉+膝下动脉5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29例,人工血管搭桥术9例,单纯球囊扩张术4例;并发疾病:冠心病7例,糖尿病21例,高血压28例,高脂血症13例,脑血管病10例;有吸烟史36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6例,高中12例,初中及以下24例;公费5例,医保31例,自费6例。对照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35~80岁,平均(57.5±9.37)岁;单纯髂动脉病变8例,单纯股浅动脉病变17例,单纯膝下动脉病变3例,髂动脉+股浅动脉5例,股浅动脉+膝下动脉3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27例,人工血管搭桥术6例,单纯球囊扩张术3例;并发疾病:冠心病11例,糖尿病20例,高血压25例,高脂血症11例,脑血管病8例;有吸烟史29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6例,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16例;公费4例,医保28例,自费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心理调节、饮食指导、疾病诱发因素、用药及保健指导、锻炼方式、并发症的预防、复查时间,患者有疑问及时给予讲解指导等。入院后责任护士负责健康宣教,1次/d,20~30min/次,健康指导时间不定,可随时进行,也可穿插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出院后门诊复诊时要给予指导和帮助。观察组除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外,还接受由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实施的综合健康宣教,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疾病康复情况进行随访、干预和评估。

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术前阶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采用鼓励、疏导的措施,克服紧张恐惧心理,让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请手术后的患者与之交谈,进一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康复的信心;鼓励患者戒烟。术后早期阶段(术后48h内):讲解疾病的诱发因素,了解其危害性,引导其树立健康的生活模式;给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给予患者饮食指导,避免高脂及刺激性食物;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情况以及触摸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指导患者可以床边坐位或关节运动,要循序渐进。术后中期阶段(术后3~6d):指导患者注意患肢保护,避免冷热及损伤等刺激;讲解治疗过程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及与医生保持长久信任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运动,可以中速行走或上下楼行走100m,2次/d;继续强化健康教育内容,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术后末期阶段(术后6d~出院前):根据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强化健康教育内容,嘱家属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患者制定适合的健康计划,指导其记录健康日记,内容包括:①是否按时用药;②睡眠;③饮食;④体重;⑤吸烟情况;⑥血压、血糖、血脂检测数值及时间;⑦锻炼方式及时间;⑧踝肱指数及血管超声复查情况;⑨治疗过程中的体会心得等。出院阶段:采用电话随访、上门访视等方式,了解其心理状况,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发现情绪异常及时给予疏导;继续强化健康教育内容,了解患者睡眠、饮食及用药情况;嘱患者按时复诊,重点检查踝肱指数和血管超声;组织召开病友大会,开展健康讲座,鼓励病友相互交流;按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运动处方;对家属健康宣教,讲解疾病及康复的有关知识,以及遇到困难可以求助的资源等;检查健康日记内容,支持和鼓励健康日记填写好的患者,不能按时复诊的患者要电话监督。

1.2.2调查工具

1.2.2.1生活质量评价:使用QOL-C30调查问卷,该量表由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功能子量表组成,每项计分1~5分,患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评,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2.2.2遵医行为比较:自行设计遵医行为评价标准,内容包括按医嘱用药、规律运动、饮食控制、情绪稳定、戒烟、足部护理、生活规律、定期复查等8个项目。8项都能执行者界定为完全遵医;不能完成任何一项内容者界定为完全不遵医;不完全遵医介于两者之间。

1.2.3评价方法: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填写相同的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的完全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3讨论

3.1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的意义:自我管理教育是国内外管理慢性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宗旨是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在出院后疾病康复过程中自身管理疾病的能力,是一种见效快、投资少的疾病控制方法[1]。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和理念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因素[2]。邹小芳等报道[3],自我管理教育能减少医疗成本,降低患者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当前许多下肢ASO患者因接受手术治疗而得以保存肢体甚至挽救生命,但由于动脉硬化的潜在危险因素依然存在,使得术后下肢动脉的再狭窄率仍然很高。在我国,大多数下肢ASO患者在解决了下肢动脉急性缺血的症状后就出院回家,在医院治疗护理的时间较为短暂,出院后就离开了医护人员管理,使得他们在心理、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关键有赖于出院后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4]。本研究持续2年,不仅在住院期间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制定运动处方和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还通过家庭访视、电话随访、检查健康日记、组织病友大会及健康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本研究还应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在评价其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评价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

3.2自我管理教育对患者疾病康复中的作用:传统上对下肢ASO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在手术后,重点内容是如何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患者需要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较多,如果按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执行,我们并不很清楚。为此我们成立了健康教育小组,从患者入院就着手开展,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将健康教育分为术前阶段、术后阶段和出院后阶段,逐步渗透教育内容,将自我管理教育由入院逐步延伸到出院后随访期。研究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配合发放资料、观看短片、集体授课、病友聚会等方式,患者既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从病友中获得支持,激发和调动患者的康复主动性,尽快恢复身心健康,从而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记录健康日记目的是通过患者主动参与,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增强患者主动康复意识和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3.3自我管理教育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2],采用Orem自我护理理论能使患者意识到健康是自己的责任,主动担当自我照顾的责任,尽快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来,并且积极地自我管理行为是减少医药费用、降低再住院率、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患者能根据自己的病情,主动安排调整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锻炼方式等,遇到疑问、身体不适或康复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反应,能及时向医护人员反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Daviglus ML, Lloyd-Jones DM, Amber P.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21century[J].Am Cardiovase Drugs, 2006, 6(2): 87~101.

[2]薛盈川,刘晓鸿,陆薇,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53~755.

[3]邹小芳,肖桂华,刘青,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9):1359~1361.

[4]席淑华,张佩芳,华蓉,等.自我管理教育在肝移植患者出院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14~216.

中医中药

猜你喜欢
遵医行为生活质量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