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探讨

2016-01-04 03:55计彦华
河北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对策学校

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探讨

计彦华

(河北省平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平泉0675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大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现状,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方法:制定调查表,对本县298所大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及监督管理进行调研,对大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各调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所有学校的组织机构、工作预案、专人负责、缺勤登记、晨检制度、学生健康档案完善率分别为76.513%、83.89%、80.87%、90.60%、90.60%、71.14%,所有学校的疫情登记报告、接种证查验登记率、医务室设立率、针对疫情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的完善率分别为91.61%、91.95%、90.94%、94.63%、91.95%。大中专院校的传染病防治管理机制的完善率明显低于中学、小学及托幼机构,大中专院校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及处置制度的完善率明显低于中学、小学及托幼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学校传染病防治机制及处置预案,加强校区管理,降低疫情的风险,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对策

文章编号:1006-6233(2015)10-1753-03

文献标识码:B

青少年是传染病的多发人群,学校更是社会的一个特殊场所,人员密集程度高、人口流动量大。不同的生活环境汇聚一处,各个个体的机体免疫力水平不同,抵御病毒入侵的能力也就较差,一旦暴发传染病,传播速度较快,极易传播至家庭、社会等学校外的环境,造成更大的传染面[1]。本次调研对本县对298所大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进行调查,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调研包含中小学校级托幼机构共计298所。其中职业高中1所,高中3所,初中11所,小学51所,幼儿园232所。按照年龄构成划分为A、B、C三组,分别为A组:职业高中、高中及初中,共计15所;B组:小学,共计51所;C组:托幼机构,共计232所。

1.2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内容设计制作调查表,采用现场调查及咨询的方式收集资料。对各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落实、疫情登记、接种情况及卫生情况等进行统计记录。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传染病防治管理机制:调查所有学校的组织机构、工作预案、专人负责、缺勤登记、晨检制度、学生健康档案完善率分别为76.513%、83.89%、80.87%、90.60%、90.60%、71.14%,大中专院校的传染病防治管理机制的完善率明显低于中学、小学及托幼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与小学及托幼机构的各项目完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传染病防治管理机制 n(%)

2.2疫情管理及处置:调查所有学校的疫情登记报告、接种证查验登记率分别为91.61%、91.95%,医务室设立率为90.94%,针对疫情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的完善率为94.63%、91.95%。大中专院校的疫情管理及处置制度的完善率明显低于中学、小学及托幼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与小学及托幼机构的各项目完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疫情管理及处置 n(%)

3讨论

3.1学校所存在的问题:①学校尚缺乏明确、有效的依据来监管传染病,相关规定都较为笼统,也无相应的惩罚措施。另外,对于违反规定者,卫生行政部门无权对其处罚,只能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警告、责令改正等[2]。②学校传染病监管工作力度不够。“非典”和“禽流感”期间,相关措施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事后未能得到长效落实,监管力度有所放松。另外学生、家长及社会也未充分意识到学校传染病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未真正参与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3]。③学校传染病监管工作尚不规范,缺乏明确、详细、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依据,监管内容、方式和查处手段等都处在探索阶段,监管工作还不十分规范,长效监管机制尚未建立[4]。

3.2应对策略:①建议制定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规章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对学校传染病监管的力度。②结合传染病发病的季节特点组织开展相应的防治管理工作,同时要通过广播、报纸、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对学校传染病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③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并经常就工作情况进行沟通,确保设施、人员以及资金等到位,逐步形成全员的长效监管模式。

学校作为传染病疫情高危场所,严格的管理机制及疫情的处置预案非常必要。对本市学校的调研中发现大中专院校的机构设立、查对制度、处置制度等均不够完善,有待改进,可能由于大中专院校学生人数众多、管理较难造成各项传染病工作运行的疏漏及不完善,但学校作为主体的管理监督机构应当进行改善,建立全面以应对随时的疫情暴发。中学与小学及托幼机构的整体管理体系及处置预案较为完善,但也存在学校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忽视,学生年龄较小,自主认知、行为能力差,对于中小学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学校应当占主导地位,完善的管理宣教体系及与青少年家长的及时沟通,建立完善的卫生系统,给青少年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成,玄立印,张丽娟,等.宽城满族自治县2004年至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7):980~982.

[2]庆.海口市2007年至2011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22):132~133.

[3]李珊.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校医,2012,26(11):542~544.

[4]郭欣,刘亨辉,崔馨月,等.北京市2011年至2013年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717~720.

药物与临床

猜你喜欢
管理对策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学校推介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
上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