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出路探索

2016-01-04 01:02孙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出路

孙敏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爱恩国际分院为例,分析其中外合作办学的尝试和经验,也揭示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而探讨民办高职院校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025-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对外开放的持续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无论在规模还是层次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较强职业竞争性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003年9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只是“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而且已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办高职院校也加入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行列,表现了不俗的成绩。

笔者选择钟山学院爱恩国际分院作为研究的个案,因为它是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比较突出的典型,而江苏省又是全国的教育大省和强省。爱恩分院既有成功的借鉴经验,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作为一个民办高职院校的缩影,通过对它的研究,找出普遍性的问题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和价值,把握其路径与方略。

一、爱恩国际分院项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钟山学院爱恩分院创办于2001年,是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外〔2001〕257号文件和苏教发〔2003〕69号文件批准而办的中澳合作办学机构。是由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与爱恩国际教育集团——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共同投资联办。该院是民办教育系统形成较早、早期招生规模颇稳定较典型的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案例,其特色专业为国际商务与旅游管理,在最近两年的发展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欠合理

爱恩国际分院的英语课程体系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由外方和中方操作。爱恩教育集团采用的是ISO9001认证的一套质量体系,采用的是澳方专用的原版教材,它来自于Australia center language(澳大利亚语言中心,简称ACL)授权的爱恩英语。ACL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私人语言教育培训机构,也是澳洲英语语言教育资源开发和系统服务的行业先驱和领导者。其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都是引进于澳方。而中方的英语课程是按照中国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开展教学,因此有它长期的教育教学习惯,以培养学生英语的“四会”能力为目标而实施的,再加上中国学生从小所接受的英语体系内容不同,加之这个层次招进来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以2007年为例,最高成绩近490分,最低的高考分数有200多分的,有的没有参加高考,有的是职高生等,与其说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倒不如说是成人教育、培训班和普通高校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特别班),所以学习起来困难甚多[1]。于是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和近乎空白的专业基础,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课程,又能兼顾到英语能力的提高。爱恩表面上课程很多,如外方的一些课程:谈判技巧、团队建设、展示报告、计划变更、文化交流等,实际上和中方的课程形成了“两张皮”,并不是相辅相成的,而是并驾齐驱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在教学上以谁为主导?课程设置的主动权在哪方?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似乎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回避”着。外方不愿意放弃他们对整个课程体系标准的执行,而中方的教学原则是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文件来操作执行的。在这里就遇到了一个问题:两方的课程无法形成很好的互补。这里并不是哪一方要在课程设置上占主导,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外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2师资队伍不稳

中外方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爱恩,中方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大学英语本科毕业便进入学院教书,并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和足够的商务专业知识;专业教师无法用双语上课,语言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也缺乏他们专业领域中的实战经验。这是因为在目前的中国,高职师资的培养仍然是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即学校本位培养模式,而从普通高校来的毕业生则缺少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另外,外方师资队伍最大的不足便是流动性太大,很少有教师坚持到两年以上,一般一年左右便重新换教师,或者是短期派驻,这样不利于教学的连贯性。外方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NMIT,由于每次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很短,所以不得不把他们的课程集中起来上,这样很多知识,学生无法很好地领会,有些囫囵吞枣的感觉[2]。

在对师资的选择和聘用上,中外方都保留了自己的权利,这样又必然产生新的问题:外方在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选择上,首先看重经验和技能,其次才是学历;而中国对高职师资的要求则相反。由于师资选择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差异性,致使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职业特点不够突出,理论性强,实践性较弱。

3配套建设不全

这里讲的配套,一是指教材配套,二是指教学硬件设备和教学实习实训的配套建设。爱恩目前使用的中方的英语语言教材是由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流利英语》,均为本科教材,而中方专业课的教材均是高职高专出版的,各个高职院校都是不相同的。外方的教材全部来自TAFE教材和ACL授权的爱恩英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改动教材的内容。在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体系本土化过程中,就深深地带上了中国传统教学的痕迹,在当初的培养目标中规定学生应该拿到AQF(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澳大利亚资格认证框架,共六级职业教育证书中的一到四级证书,即成为半熟练工人、操作员与熟练工人。但是,由于课程安排不具备实验实训条件等因素限制,中方的配套建设很薄弱,学生几乎没有固定的场所用于实习与实践。在毕业前的最后半年里,大部分学生只能自己寻求实训和实习的基地进行动手操作的训练。中国在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时,大部分的学校都偏重了对英语资源的重视,而忽视了国外高职教育的其他优质资源,如教学的理念、环境、方法等。

4学历问题

如果是中外合作办学,也就是学历教育,大专院校只能和大专院校签协议,也就是学生出国也是拿大专文凭,而在国内修满学分获得的澳方大专文凭,在实际就业上用途并不大,并且在国内还不能获得普遍认可,很多学生出国之后面临重头再读,因此该文凭意义并不大!

二、思路探索

1正确看待中外文化差异

树立中外合作办学中教育主权的发展观,运用邓小平同志的主权观,即先论发展,而后说主权的观点。坚持跨国高等教育主权中的实质和核心主权,出让或让渡属于一般国家权力范畴中的一般权力。我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质,就是让出我国教育服务的部分市场,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此来推动国内教育教学的改革。因此,从现期甚至长期的过程来看,我们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合作、不断的磨合来寻求双方发展的空间,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不存在以谁为主导,谁更为强势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的一种反映民族特征和风貌的标识,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东西,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文化分辨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这才是长期之计[3]。

2有选择地汲取先进教育理念

接受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最终将这些理念落实到教育中去,如:终生教育、回归教育、职前职后教育、非学历制教育等。在我国,对非学历制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差一些。我国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活的需要,因此应该对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非学历制的培训,重视终生教育、回归教育、职前和职后教育。以后重点将以校际交流的形式出现,比如学生互访、交流学者、学术探讨等方面。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办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的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教学能力,特殊教育能力,环境教育能力,运用现代教育信息能力,编写教学计划、讲授理论课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具备丰富的语言背景知识,可以研发教材,具有一线生产的技能。能通过所教授的课程,将各领域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师的教材使用、授课内容安排、专业知识等方面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学校要培养专业课教师进行双语授课,对他们的英语能力要进行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与提升,充分利用优质教育的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输送相关领域的教师去国外培训和深造。

4衔接好中外方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中外方不同体制和背景下课程的衔接问题。比如高职院校开设的英语课,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要求而开设的英语课,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要求而开设和教授的,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普通民办高职类不同,并且教学的目标也不一致,因此学生很难适应国内专科英语的应用能力考试:大部分的合作办学机构在大一和大二年级阶段学习的是国外的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这样学生就很难获得我国规定的技能证书;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外方课程学生学习起来较吃力,比如外方传授一年级新生计算机信息包制作课程,内容涉及ACD看图,许多农村来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短时间内很难接受。

中外方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在通盘考虑6个学期的课程设置时,针对难度较大或者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配备相应的中文教师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外方课程。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特殊性,母体院校应当采取灵活管理措施,放宽更大的权利给予合作办学的机构,帮助这些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5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高职院校将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而民办高职院校理应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先锋,率先走出一条适合21世纪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的路子。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环节,它有助于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NMIT比较有名的是葡萄酒种植和养鱼专业,都是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可以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学校培育出的产品面向市场销售,但是鉴于环境和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引进这些特色的专业。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行业协会,尽快建立起我国的行业协会,指导办学主体和广大高职学院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

三、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晚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去比,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不足,历史较短,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缩小我国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合理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的融入,使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才尽快适应国际和国内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剑波.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江才抹.澳大利亚TAFE办学模式初探: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兰巧.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与特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出路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