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的可行性

2016-01-05 06:40张冬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开放式高校

张冬梅

[摘要]我们在学习群众路线的精神、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的思维方式、群众路线的实践特色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在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体现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气象、新特点。这里我们提出了“开放式”学生党建这种新模式来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开放式;学生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38-02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基础和基本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社会的各个工作领域、各个行业中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智囊,是我们国家不断创新和前进的动力。高校的学生党员更是这批中坚力量的骨干分子。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人数每年都显递增状态,在学生党员数量激增的同时,我们不禁要思考学生党员质量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是否能够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应尽的力量?2013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研究和部署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专题会议上,曾经强调:要强化党员管理,建立规模适度的党员队伍。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就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学生党员。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利于高等教育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进入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在这样一种教育目标的推动下,高校已经不仅仅是培养知识技术人才的地方,而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人才的地方。因此,高校除了要通过传统的专业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知识、理论素养外,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党组织是一个先进的组织,通过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使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人生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对现有高等教育所存在局限的一个有力的完善和补充。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政治信仰发展的诉求

大学生由于处于其青年时期的心理特征,急需一种信念或信仰指引其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为其重新确立人生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党组织作为大学生的精英团队,其先进性、思想性应该在各方面有所彰显。即便不能引导他们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理念,也应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将来因虚度年华、浪费有限的生命而产生的悔不当初。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经取得不少突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的很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和困境。

第一,政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以及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改变传统的封闭工作方法。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随着现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种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几乎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在被中国人所接受着。青年学生接收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之强、速度之快是无与伦比的,这使得他们成为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但同时也成为最容易受外界影响、最容易产生思想困惑的一代。这些新的形势、新的状况,都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封闭的工作方法,开拓新的局面。

第二,学生党员意识淡薄,入党动机不纯,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

我们在工作中会发现:刚刚入校的大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特别多,通常超过半数,有的学校甚至可以达到80%这样一个比例。看到这种现象,我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应该感到欣慰,还是震惊?可以说此时的大学生们对我们的党组织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但由于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有了党员这张身份认证,将来在就业的时候就比普通学生多了一份优势,在这种带有功利性、狭隘性,甚至是错误性的认识的指引下于是形成的一种积极入党的假象。那么,作为一名党员他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作为一名党员他的义务表现在哪里,作为一名党员他的信仰又通过什么去践行和实现?组织上入党,但并不等于思想上也完成了入党,思想上入党并不等于实践上你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所以说,我们每一位党员在实现党的宗旨和理念,在追求党的奋斗目标的实践中,都是“在路上”,这是一段没有终点的、需要不懈努力的过程。以上情况要求我们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终止传统的以量为目标的发展方向,转变为求质的发展方向,以加强学生入党动机教育为起点,以增强学生党性教育为着力点,建立全新的工作理念。

第三,学生党员培养方式过于单一、走过场,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转变既定工作模式。

长时间以来高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发展学生党员上,而对已经成为党员的学生,则忽略了对其后期成长的关注与党性的继续教育问题。因此,已经成为党员的学生,目前大多是通过自学、学校党委或支部组织的党员活动日、讨论、报告会等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单一的形式和内容,并不能真正起到对学生思想上的触动,其教育的时间和质量也都难以保证。且对学生党员进行后续培养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封闭的教室、党员活动室、报告厅等进行的,学生一直学习的都是空洞的理论,他们的认知得不到应用,他们的情感得不到升华。转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传统的工作方法是我们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经验,谈谈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的可行性。

三、群众路线视域下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及其可行性

所谓开放式党建模式,是指应对现阶段我党党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基层党建模式。它强调开放的格局和空间,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指导工作的原则在于走群众路线,并以达到建立党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为最终目的。从这些判断出发,构建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是符合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的。

第一,高校尝试构建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是践行我党群众路线精神的实践活动。

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本就是依据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所提出的一种创新型党建模式。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它也应该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和基础。在高校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中,应当以服务好、发展好、实现好学生党员队伍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党员将成为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构建所依靠的主体,同时也是该模式所服务的终极对象。因此,构建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将成为高校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最佳实践途径和实践方式。

第二,高校尝试构建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是解决学生党建工作现实难题的有效途径。

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同时也成为我们实践的着力点: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强调开放的格局与空间,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学生党建模式的封闭性;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放式学生党建模式主张以社会实践带动思想教育,有利于纯洁学生党员队伍,提高学生党员队伍质量。

(责任编辑:章樊)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开放式高校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