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2016-01-05 04:17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5年46期
关键词:小明课程设计物品

编号:O1(2015)20-02-01

作者:徐国海

最近刚教学四上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知识点,配套的课堂作业本中,其中有一题“提出以个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问题,并解答”。学生完成后,在批改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的数量关系,并且计算也正确。但新的问题出来了,不少学生举例速度为:汽车每小时行驶13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250千米、小明步行每分钟15千米、飞机每小时飞行30千米等等。如果单纯从“速度”的概念看,这些举例都没错,但这些数据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符合吗?又如,最近网上一题:小明今年6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爷爷是爸爸的6倍多3岁,问爸爸和爷爷各几岁?题目数量关系简单,计算也不是复杂,但计算出来的结果符合生活逻辑吗?所以很多的例子都呼吁我们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连接起来,从日常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的思维去加以解决。很明显,上述学生缺少生活中数学经验的积累。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应该体现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在批改中我给学生打了错。

此案例也充分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体现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学科特点。结合正在进行“深化课程改革”活动,从课程开设的角度,我们可尝试以下几点实践与操作。

一、 开展调查收集,积累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稍作留心,身边都一些很好的数学素材供我们享用。我们老师大可不必每天布置书面的回家作业,让学生走走超市,记录物品的价格;逛逛菜市场,问问菜的单价;跟着家长走进银行,看看现在的利率……教师根据学生的收集的数据,召开数学主题班会,看看谁了解的信息最多,这些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等等。所以广泛的搜集数学素材有助于学生对数的理解,使数学更具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从小就建立与生活相关的数的概念。

二、开展微课程设计,搭建数学生活相结合的平台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微课程,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超市微课程:让学生走进超市,搜集物品的单价,根据购买的数量,算算价格。同时看看有没有打折、促销的物品,这些物品与原价比降了多少。再可让学生走不同的超市,货比三家。还可进行针对超市满就送活动进行估价(用到到估算知识)。通过超市微课程的学习,除了锻炼一些数学能力,还培养学生节约用钱意识。

为此我们的课程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 312000)

猜你喜欢
小明课程设计物品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小明照相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