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安塑造“朝阳群众”品牌

2016-01-09 14:22
人民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朝阳公安群体

新媒体时代,公安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更大的挑战,首都“朝阳群众”品牌形象的树立,是北京警方在准确分析和把握网络民意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精细化操作,策划、投放契合网民期待和关注的宣传内容,最终形成两大舆论场共识、获得共赢的成功范例。成功打造“朝阳群众”品牌,我们策划了“化危为机”的“四步棋”。

第一步棋:主动作为,抓准转型着力点。近年来,官方微博@平安北京连续通报了李代沫、薛蛮子、黄海波、宁财神等多起明星涉毒涉黄案。网民在对明星违法案事件本身热议的同时,对案件通报中出现的“群众举报”一词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随着王学兵、房祖名、柯震东等相继在朝阳区因涉毒落网,“朝阳群众”一词再度引起热议。有些网民借机调侃“朝阳区群众真牛”“朝阳区群众真是无所不知”等。此时,这种对“朝阳群众”的灰色评价有蔓延趋势。对此,我们调整思路、主动应对,迅速汇总“朝阳群众”参与破获的案件素材,加大宣传力度,多次以“朝阳群众再立新功”为题向社会通报案情,有意识强调“朝阳群众”在协助警方打击违法犯罪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棋:紧贴热点,全面塑造“朝阳群众”正面形象。通过@平安北京发布了“朝阳群众”和首都警方携手亮相“晒恩爱”的卡通形象,正式推出了“朝阳群众”品牌,确立了“朝阳群众”的正面形象。在此基础上,主动协调新华网、凤凰网、《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媒体以“揭秘北京‘朝阳群众”“‘朝阳群众到底有多牛”等为题,对“朝阳群众”进行深度解读,并邀请专家、学者和主流媒体网站以第三方身份刊发评论文章,对“朝阳群众”构建公共安全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朝阳群众”的品牌升华。

第三步棋:持续发力,扩大“朝阳群众”品牌效应。在“朝阳群众”已形成宣传品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策划,确定了梯次递进的宣传方式,会同相关部门连续推出“西城大妈”“海淀网友”及“丰台劝导队”等首都群防群治典型群体,形成了首都公安群防群治系列品牌,被网友称为“四大给力民间组织”,以吸引市民关注并协助警方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了社会共识。

“朝阳群众”品牌效应的扩大也引起了中外媒体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及美国《纽约时报》、法国《欧洲时报》等纷纷刊发报道、发表评论,高度评价我们在组织发动群防群治力量、推进城市治理社会化和警民共治方面形成的“北京经验”。自此,“朝阳群众”完成了从一个独立品牌(“朝阳群众”)到一个群体品牌(群防群治典型群体)的跨越,同时完成了从一个品牌宣传到一种经验体系建立的升华,成为首都公安传递正面形象、凝聚社会共识的成功范例。

第四步棋:落地生根,发挥“朝阳群众”品牌实战作用。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报道,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首都群防群治典型群体”品牌效应转化成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具体成效,使“朝阳群众”从网络品牌集群真正落地于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每一名群众,并在警民共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不断“开花结果”。2015年“9·3”阅兵安保期间,北京警方通过组织86万名群防群治力量投入“9·3”阅兵安保,信息员提供有效线索19万条,破获刑事案件2000余起,治安案件3700余起,形成了专群结合、共保平安的强大合力;2015年“两大安保”期间,群防力量共劝诫不文明行为7.7万件次,发现火灾、煤气中毒等隐患1.1万件次,化解各类小纠纷2.5万件次。警方还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实行多奖、重奖、快奖,对有贡献群防力量累计发放奖金1000余万元。实践证明,首都群防群治典型群体品牌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回顾“朝阳群众”品牌成名之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下开展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需要有效把握“时、度、效”,紧贴网络热点和时代潮流,更需要不断创新理念、机制和方法,为公安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群众基础。

(作者系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平安北京”团队)

猜你喜欢
朝阳公安群体
美是童年朝阳
迎朝阳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不许耍赖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