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视角看美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及其启示

2016-01-15 01:07肖金科,李为民,吕诚中
装备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弹道导弹

李为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试验视角看美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及其启示

肖金科,李为民,吕诚中,刘彬

(空军工程大学 防空反导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1)

摘要美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引领着世界反导装备的发展方向。主要从美军国防部公开报告的反导试验入手,概述了近年来美军BMDS主要试验;然后从能力现状、发展轨迹、发展趋势3个视角剖析了美军BMDS建设的特点;最后,从试验顶层设计、试验内容及机构推动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弹道导弹;反导试验

作者简介肖金科(199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防空反导指挥控制系统。xjk521125@126.com

中图分类号E3/7

文章编号2095-3828(2015)05-0105-05

DOI文献标志码A 10.3783/j.issn.2095-3828.2015.05.023

A View on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BMDS from Perspectives of

Antimissile Experiment and Several Revelations

XIAO Jinke,LI Weimin,LV Chengzhong,LIU Bin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College,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51,China)

AbstractAmerican BMD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 lead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antimissile system around the world. Starting from an open report released by American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BMDS experiments of US Army, and 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MDS construction within US Army. In the end, the paper gives several revelations on experiment top-level design, experiment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drive.

Keywords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 (BMDS); ballistic missile (BM); antimissile experiment

弹道导弹(BM)具有速度快、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非接触全天候作战等特点,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进行高科技局部战争优先或重点使用的进攻性武器。随着BM技术的进一步扩散,以及美、俄、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朝鲜等国家BM装备的迅猛发展,已对我国的空天安全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威胁。因此,弹道导弹防御已成为我国谋求国土空天安全的战略性难题。

自从美国退出《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以来,美军大力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并取得丰硕成果。现有文献大都集中研究美军BMDS的组成与发展概述[1-3],指挥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体系[4-5]、功能结构[6-7]、作战效能分析[8-10]、弹道设计[11-12]等,本文从反导试验的视角,窥探美军BMDS的发展轨迹、发展能力及发展趋势。

1美军BMDS试验情况简介

1.1美军BMDS概述

BMDS主要由预警系统,拦截系统和指挥控制、作战管理和通信(Command Control、Battl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C2BMC)系统组成,其中预警系统主要监视、探测BM的发射、飞行,跟踪、识别BM真假弹头并将相关信息实时传输给C2BMC系统,被誉为BMDS的“眼睛”。C2BMC系统是连接预警系统和拦截系统的纽带,是BMDS的指挥控制中心,C2BMC系统将预警系统、拦截系统紧密地连接成整体联动的统一整体,感知公共威胁态势,近实时地、动态地制定防御规划,是美军实施“all sensors-all shooters”网络化弹道导弹防御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被称为美军BMDS的“中枢神经系统”,如图1所示。拦截系统主要是在C2BMC实施拦截规划的前提下,在合适的时机、发射适当数量的拦截弹或激光拦截并摧毁BM,是BMDS的“拳头”。

图1 基于C2BMC系统的美军网络化BMDS

为实施对BM全飞行段的拦截,美军陆续发展了分别拦截末段低层、末段高层,中段和初段弹道导弹的“PAC-3”“THAAD”、海基宙斯盾反导拦截系统、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机载激光反导拦截系统等分层反导拦截系统,并逐步开发完善了C2BMC系统,实现地理上分散、分布式作战的各分层反导拦截系统之间,及其信息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逐步建立无缝、网络化的BMDS。

分析图1可知,C2BMC管控地理上广泛分布的传感器、拦截系统等众多作战资源。为此,美军将C2BMC分为3个等级:战区级C2BMC、控制级C2BMC、武器级C2BMC,分别实现如表1所示功能。

表1 三级C2BMC的主要功能

其具体作战过程通常如下:导弹预警卫星对特定区域全时段、全覆盖地监视,一旦探测到导弹发射信号,在战区级C2BMC的规划下触发预警装备预警探测规划,从而完成对BM的顺次探测、跟踪、识别;战区级C2BMC综合、融合这些数据,规划中段和初段的BM拦截任务,并实时传输给控制级C2BMC;控制级C2BMC科学规划拦截系统实施末段拦截任务,各个武器级C2BMC具体负责管控所属拦截系统完成拦截任务。

1.2美军BMDS典型试验情况概述

2001年1月,美国国防部成立导弹防御局专门负责多种导弹防御计划的开发、试验、采购,由此大规模的BMDS试验拉开序幕。据公开资料,自2001年以来,美军共进行80次BM拦截试验,其中64次成功;针对分层反导拦截系统,美军实施58次拦截试验,其中45次获得成功。美军数次反导试验表明:其反导作战能力正逐步提高,但得出美军BMDS已完全成熟的结论尚为时过早。依据时间节点,基于BMDS典型试验情况,梳理出美军BMDS的阶段性建设能力,能够清晰把握反导系统建设、发展轨迹及发展趋势。美军几次主要的反导试验如表2所示。

表中从单套拦截系统到多层拦截系统组合拦截的视角,梳理了各类导弹防御系统2010—2013年的试验情况。“试验概述”为拦截过程及试验结果,“备注”为试验的背景情况。

表2 美军主要反导试验及其测试内容

2美军BMDS建设发展特点分析

2.1现状能力

分析美军BMDS试验的具体内容及其试验结果,梳理出美军分层反导拦截系统作战能力,能够为把握美军分层反导拦截系统作战能力提供一定参考。表3根据表2给出了美军分层反导拦截系统作战能力。

表3 美军分层反导拦截系统作战能力分析

分析表3,从时间节点上来看,美军的分层反导拦截系统作战能力正逐年提高,THAAD基本具备自主拦截多枚BM的能力,宙斯盾具备自主化拦截中短程BM的能力,且两者能够实现协同拦截;机载激光拦截系统具备一定的拦截能力;而陆基反导拦截系统基本不具备拦截能力。

2.2发展轨迹

从上述的反导试验中,可以看出分层反导拦截系统的作战能力正稳步、有序地提高。

1) 从试验环境的角度分析,逐步贴近实战的试验环境测试BMDS持续发展的作战能力。以宙斯盾拦截系统为例,从“基于远距离陆基雷达站的导弹轨迹数据”,到基于“舰载雷达跟踪”,到“靶弹发射之前并未通报具体发射时间和方位”,试验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贴近实战,但海基宙斯盾拦截系统成功拦截靶弹,说明2011—2013年之间,宙斯盾拦截系统经过多次调试、改进后,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作战功能不断完善。

2) 从实验对象的角度分析,分层反导拦截系统不同阶段的作战能力具有迭代、渐进性。以THAAD为例,2010年6月的THAAD初步具备自主化反导的能力,而2011年10月在完全未知演习时间的条件下,能够科学规划拦截多枚BM。可见,后阶段的作战能力是在前阶段作战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改进、提高的。分层反导拦截系统的作战能力是螺旋式迭代、渐进式提高,反导能力建设步步为营,稳步改进。

2.3发展趋势

首先分别独立地测试武器级C2BMC管控下的THAAD、宙斯盾拦截系统的独立反导作战能力,测试成功后,在2012年11月和2013年9月,美军测试控制级C2BMC集成THAAD、宙斯盾反导拦截系统为多层反导系统的作战能力,这是“美军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导弹防御的实弹测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试验充分证明了,美军多层BMDS已经具备拦截中短程BM的实战能力。

现阶段美军BMDS拦截能力总体分析如下:武器级C2BMC已经能够独立指挥控制THAAD、宙斯盾拦截系统执行拦截BM的能力,虽然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多次失败,根据美军失败后的试验分析报告,仍然可以预测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控制级C2BMC已能够集成THAAD、宙斯盾拦截系统执行一体化拦截BM的能力;下一步美军的反导试验计划必将集中在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及后续的战区级C2BMC系统整合THAAD、宙斯盾、陆基中段反导系统、机载激光反导系统资源,以实现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ational Missile Defense,NMD)网络化反导最大的作战效能;最终美军必将以全球级C2BMC为核心,整合本土及其盟国的反导系统,搭建全球一体化的BMDS。美军反导试验清晰地展示出多层BMDS网络化的发展脉络:基于C2BMC系统将地域上宽泛分布的分层拦截系统紧密铰链起来构建有机整体,美军以C2BMC系统为核心的网络化BMDS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图2所示。

图2 BMDS网络化发展趋势

3几点启示

1) 切实注重顶层规划,以试验推动BMDS装备发展。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注重BMDS顶层设计,以BMDS防御试验为核心,不断推动BMDS装备性能的改进。一方面,美军瞄准全飞行段拦截BM的目标,科学合理规划PAC-3、THAAD、海基宙斯盾拦截系统、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机载激光反导拦截系统、C2BMC等相关系统的建设工作,遵循循序渐进式研制过程,并行研制的方式大大节约多层网络化BMDS从立项到部署的时间;另一方面,从生产、试验、改进等环节中,与BMDS建设相关的设计部门、制造部门、军事部门及统一业务领域各级部门的共同参与,通过BMDS试验搭建从设计研制-试验-改进-试验-实战部署的桥梁,从试验中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能够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高效沟通。

2) 逐步增加试验测试内容与试验难度,不断向反导实战靠拢。据公开报道,从2001年以来,美军逐年增加试验测试内容与试验难度,从试验测试THAAD独立自主拦截1枚BM到拦截多枚BM;从试验测试宙斯盾“直接碰撞”拦截BM到测试“具备自主化拦截BM”,再到测试“自主化拦截中短程BM”,逐步贴近实战;测试陆基反导拦截系统、机载激光反导拦截系统拦截BM;测试基于C2BMC指挥控制下的THAAD和宙斯盾拦截系统协同拦截BM。美军通过不断提高试验难度、不断增加贴近反导实战的内容,来检验各个反导拦截系统最新的反导能力。这种逐步增加试验难度的基本思路,一方面,为下一步作战性能的提高奠定基础,总体上有助于稳步提高BMDS的综合战术性能;另一方面,逐项测试战术性能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逐项推进BMDS的完善。

3) 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整合BMDS建设的优质资源。美军专门成立导弹防御局(Missile Defense Agency,MDA),并对其下属部门进行科学的职能划分,不仅指导美军THAAD拦截系统、宙斯盾拦截系统、陆基反导拦截系统、机载激光拦截系统和多层弹道导弹防御的试验内容,监督并评估试验内容,并且在BMDS的开发、设计、试验与评估、采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要建立我军特色的BMDS,必须建立权威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制定军队层面的BMDS总体规划与路线图,整合BMDS建设的相关设计、科学技术、制造生产等优质资源,建立并逐渐完善相应的研制、试验、采购等规章制度,完善BMDS建设机制,促成多维优质资源建设BMDS的合力,加速推进我军BMDS建设。

4结 束 语

本文从美军国防部公开报道反导试验的视角,总结出近年来美军BMDS初步具备的作战能力,归纳出美军BMDS建设特点,梳理出对我军BMDS建设的几点启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美军最新反导试验,系统性梳理美军反导预警探测装备、拦截打击装备及C2BMC的阶段性作战能力、发展趋势,力求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姜浩,轩尘.2011年外军核武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发展回顾[J].兵工科技,2013(3):9-12.

[2]李芳.2011年外军弹道导弹及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综述(上)[J].中国航天,2012(5):58-61.

[3]刘畅,杨云翔,夏薇,等.2013年国外弹道导弹发展回顾[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4(1):46-49.

[4]肖金科,王刚,付强,等.反导C2BM技术体系结构研究[J].飞航导弹,2012(9):57-61.

[5]王刚,王明宇,杨少春,等.反导作战管理技术[J].现代防御技术,2012,40(1):26-29.

[6]肖金科,王刚,刘昌云,等.DoDAF的末段反导C2BM系统需求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38(8):13-17.

[7]李俊超,张占月,许莉.美军C2BMC系统能力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3,24(5):78-82.

[8]杨胜江,杨志红,彭寿勇.高超声速飞行器与弹道导弹综合性能分析[J].战术导弹技术,2014(4):14-19.

[9]王洪胜,禹大勇,曲延明.弹道导弹多层拦截方法及效能评估[J].四川兵工学报,2014,35(6):22-24.

[10]汪民乐,李勇.诱饵掩护下的弹道导弹突防效能评估建模研究[J].兵工学报,2014,35(8):1318-1323.

[11]魏鹏鑫,荆武兴,高长生.具有落角约束的弹道导弹再入末制导律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45(9):23-30.

[12]冯令兵,葛致磊,李宪强,等.弹道导弹被动段最优脉冲变轨方法[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4,36(2):114-117.

(编辑:李江涛)

猜你喜欢
弹道导弹
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在众议院的尝试撤资中保留下来
弹道导弹的捷联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方法
小学防弹演习
朝鲜成功试验潜射弹道导弹
基于动力学的弹道导弹目标轨道维持算法
地球旋转对弹道导弹射程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