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竞争力机理分析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策略

2016-01-23 03:30赵博颉
终身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竞争力学习者核心

赵博颉



开放大学竞争力机理分析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策略

赵博颉

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在教育行业竞争中求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长期动力源泉。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其职能活动为基本途径,以其价值追求为导向,以其服务定位为行为准则,对已有和潜在资源进行开发、整合、运作形成的整体性的竞争能力。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具有长期性和紧迫性的双重特征,需要从文化力、创新力、学习力的持续养成和当前建设阶段现实问题的积极解决两个角度去考虑。

开放大学;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开放教育

一、研究的缘起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的网民数量持续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网民规模达到6.88亿,2015年共计新增网民3 951万人。[1]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2]。从现有网民的年龄结构来看,75.1%的用户处于10—39岁的年龄段,作为互联网使用者的绝对主要群体,这个年龄段的网民或面临升学压力,或基于就业或工作的需要,客观上存在学习需求。“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1]。从学历结构来看,网民群体持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较之2014年,大专以下学历的网民增加了1.8%,占现有网民总体数量的80.3%,[1]这为通过互联网参与学习的学习者规模提供了较大的增长空间,为开放教育提供了平稳增长的用户基础。

同时,互联网教育行业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据行业研究,2013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81亿元,其中高等教育、职教培训及其他教育市场的规模占342亿元,平均每天新增在线教育机构2.6家,全年新增在线教育机构近千家。[3]搜狐教育在《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中写道:“2013年我国网民近30%使用过在线教育产品,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将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预计到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会突破1 600亿元。”[4]2016年3月23日百度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趋势报告》中,百度教育行业研究所获得的大数据佐证了这一预测,2013年到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以高于30%的年增速扩大,2015年即已达到1 610亿元,百度称“这是互联网教育最好的时代”。[5]

“最好的时代”催生了多元化的开放教育行业格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服务主体涉足开放教育领域,改变了教育服务的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选择,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增大了行业内的生存压力。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开放大学作为老牌开放教育机构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竞争意识,抓准自身定位积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求得竞争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

竞争的本质在于排他性,即竞争者们不可能以趋同的方式在同一个领域和谐共存,他们必须尽其所能,发挥所长,以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这种取得优势的能力即为竞争力。竞争力是组织内外资源、技术、人力、资金、管理、文化、产品、服务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性实力,反映的是组织的综合素质和现实状态。

核心竞争力研究是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和演进。并非所有的能力要素都可触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指向的是影响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性要素。1990年,密歇根大学教授普拉哈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拉开了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序幕。梳理相关成果可以看到,虽然对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始终莫衷一是,但是能够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组织所独有的,无法被模仿和替代的,可以帮助组织不断适应环境的,能够为长期发展提供储备的,不断发展演化的一种综合性素质。

核心竞争力理论被引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原身的开放大学的研究起始于2001年,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提出要从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推动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建设。[6]2006年,广州电大的朱健仪第一次以开放大学的名义探讨了这个问题。[7]迄今,国内研究者对于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以系统资源、师资、课程资源和政策资源等为代表的资源说;以开放性、灵活性和学习者中心为代表的理念说;以质量保障和学习支持服务为代表的能力说;以学校组织文化和学习者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说。这些研究成果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阐释了研究者对于开放大学和开放教育行业的深入理解,对于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都有着相当具体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无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行业发展水平和文化环境的限制。由于开放教育行业的生态变化和开放大学定位的转变,有必要重新认识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问题。

三、开放大学竞争力机理分析

机理分析,即关于要素及其作用方式的分析。企业理论中核心竞争力要素识别的方法大致分为主要对组织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的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主要对组织外部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的市场结构学派、综合组织内外生态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国际比较学派。[8]这为开放大学竞争力机理分析提供了最原初的思路。但大学本质上不同于企业,由于其教育组织的根本属性,对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不能够简单套用企业理论研究的成果,也不能单纯地从争夺和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考虑。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必须与其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相吻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自身条件和竞争环境的比较与再认,去识别能够影响竞争力水平的关键要素。

1.开放大学的竞争力必须与其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相吻合

(1)开放大学的属性及功能定位

属性及功能定位是一所大学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规划,规定着大学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才可谈及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育。

首先,开放大学具有大学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开放大学是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同一切大学一样承担着开启智慧、传播与创新知识、弘扬文化的使命,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基本职能。完成这些职能的能力,反映着开放大学的基本能力。

其次,开放大学作为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时代发展赋予了它特殊的历史使命。开放大学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源。[9]开放大学是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开放化、多元化走向所产生的教育需求的主动回应。开放意味着打破限制,走出封闭与刻板,采取更为宽容、自由、灵活的态度去追求进步与创新。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开放大学承担着通过建设更人本化、渗透性更强、兼收并蓄、灵活衔接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打破既有国民教育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为个人追求自由和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撑。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向社会最大程度开放教育资源,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10]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既是建设开放大学的出发点,又是对于开放大学发展路向的明确指示。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只是第一步,更深远的发展目标在于推动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现教育体制的进步。在这方面,开放大学较传统大学和社会教育机构存在着先天优势。传统大学从中世纪出现初期即以精英教育为己任,虽然近年来逐步走向大众化、平民化,但总体而言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相对封闭,难以支撑学习型社会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需求,严格的入学选拔即是最直观的体现。社会教育机构在办学理念上五花八门,办学水平上良莠不齐,即便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协作,受组织特点和利益壁垒的局限很难形成能够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稳定的教育系统。而开放大学在过去长期的开放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服务于一切有需要的学习者为己任的思想自觉和教育胸怀,在开放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开发与整合模式、教学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拥有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办学系统。这些是开放大学成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体依托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错位发展提升开放大学竞争力的基本条件。据此对开放大学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就可能为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依据。除了进行大学职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之外,开放大学还应拥有服务于教育制度改革,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大致包括:相对开放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本化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创新质量保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能力;进行学分银行建设、协调各类教育关系、创新社会合作模式和资源整合模式的能力;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提供公益性教育资源、组织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教育咨询服务的能力。

(2)开放大学的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基底,表现为大学的情感归属和道德认知,外化为大学的组织文化和行为方式。彭坤明在《开放大学建设初论》一书中提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具有和谐性社会价值取向和发展性人本价值取向,认为民生问题是融合两种价值取向的关键问题。“远程教育必须把服务民生的过程作为价值实现的过程,把为改善民生服务的有效性确立为价值实现的内容,把改善民生服务的行为确立为价值实现的方式,由此实现民生化的价值体现。”[11]杨志坚提出了最能体现开放大学价值取向的五个理念,即: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并明确指出:“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百姓需要的思想、方法、模式、行动都可以选择和实践。”[12]亦把社会价值和人本价值视作了开放大学的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内在驱动,自然地规定着能力的内涵和竞争的方向,也是最终衡量竞争水平的标尺。践行价值追求的过程既是开放大学自我发现和自我完成的过程,也可说是开放大学能力明晰化的过程,需要主动的、长期的坚持。随着开放教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基于行业竞争的压力和广泛开展社会合作的需要,开放大学原有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必然会面临与社会文化的碰撞、调试与融合。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学习者,要求开放大学在其价值承载中坚守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摒弃世俗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坚持加强内涵建设,以专业良知和专业能力维护大学的教育尊严和教育信仰,建立民众对于新型大学的信任感。不断提升指向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并将其转化为全体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自觉。

2.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须有助于在新时期的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1)重新理解“优势”的内涵

对于“优势”的理解实际上是对于竞争目标的分析。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认为“优势”意味着在行业内能够领先于竞争对手,提升市场占有率。开放大学的竞争目标不能单纯理解为市场占有率,而是要赢得社会、学习者、教育工作者、政府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在这里,竞争目标可以被这样解读:获得社会的认可意味着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获得社会捐赠与投资,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学习者的认可意味着拥有更充足的生源、更高的学业完成率,能给学习者带来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得他们学习结束后依然愿意为学校做出贡献;获得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意味着良好的行业声誉,有更多的人才愿意到学校就职,拥有一定的专业话语权;获得政府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则意味着争取更多有利政策和财政拨款。

(2)重新认识行业环境和竞争对手

从教育服务的提供方来看,开放教育行业的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仅传统高校逐步走向教育开放和信息化,教育集团、互联网公司、行业团体、社区乃至个人也纷纷通过提供产品、服务或者平台参与到竞争中来。慕课兴起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变得更加容易获取;淘宝同学、Google Helpout等教育服务中介的出现则为CtoC教育服务走向大众提供了接口。虽然CtoC教育服务目前还处于原始而零散的阶段,但是随着民众认知度高的中介平台的出现,必将逐渐涌现出一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民间导师,他们能够针对职业和技能给出最为实用和直接的指导,也可以通过约定实现点对点甚至手把手的帮助。这种直接、灵活、“一对一”的服务方式具有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预期在未来的开放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教育服务的需求方来看,学习者的状态和需求在持续发生变化。学习者不再把学历的获取作为主要目标,而是期待通过学习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状态。他们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于以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为目标的教育,这也是非学历继续教育成为公认的潜力市场的重要原因。职业和技能培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相较学程较长、以学科内在逻辑为课程建设主要依据的学历教育,学习周期短且能够直击技能发展显性指标的培训具有成本和效益上的双重优势。故此,以比科目更小的单位提供学习服务的培训也在逐渐挤占开放教育市场的份额。2014年搜狐教育年度消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接受了职业培训。从选择的课程类型来看,外语学习(16%)、IT与互联网技术学习(10%)、考试认证(12%)、职场提升(10%)课程的比例均高于大学课程(8%),也从侧面佐证了非学历教育在开放教育市场中的强大发展潜力。[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13]《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广泛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习需要”[10]的基本原则。注重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体现着社会人才观念的进步,也是未来社会进入学习化生存时代的必然诉求,更与开放大学服务于民生和社会的追求相贴近。非学历继续教育是开放大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但是长期以来,开放大学对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投入一直不足,在这个领域内没能真正打开局面。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撑组织积极面对环境变化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力量。开放大学应重视潜在市场和潜在用户的开发,打破陈旧观念和组织变革惰性的桎梏,以求在不断变化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竞争有赖于提供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产品。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教育产品应具有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优异之处。开放大学的前身广播电视大学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探索经验,学习者中心理念曾经一度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但是随着在线教育机构的大量涌现和巨型互联网企业进驻开放教育市场,这种相对优势已经逐渐弱化。具有大量资金支撑、广泛用户基础、强大市场调研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涉足教育领域之后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在课程资源建设与整合、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已经比开放大学走得更远。如网易云课堂的技能图谱能够帮助用户较好地定位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薄弱点,并打破课程内容的线性组织,以网状呈现学习模块,允许用户基于自身情况和需求实现跳跃性的自主选择和组合。

因此,要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坚持信仰,履行职能,形成竞争优势,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当包含学习力、创新力、文化力三个关键能力要素。它们区别于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一般能力要素,却决定着这些一般能力要素能够发挥其效用的程度,是开放大学保持自身活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中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的力量源泉。同时,学习力、创新力、文化力都具有不会为竞争对手轻易模仿和获取的属性,符合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界定。

明确了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后,仍然需要对核心竞争力整体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并不能把关键要素简单相加。核心竞争力是各个竞争力要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

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界定为:开放大学在实现其功能的活动中,以最大程度地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为准则,对现有和潜在资源进行开发、整合、运作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竞争能力,它植根于开放大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学习力和文化力为引领,以创新研发核心产品和服务为支撑,以开放大学的职能活动为基本途径,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运作满足其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而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紧迫性的双重特征。一方面,任何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养成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能够通过短期行为形成跨越式的提升。核心竞争力水平转化为竞争成果同样是长期的过程,不能表现为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竞争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无法等待“万事俱备”再投身其中。开放大学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是这个阶段的必然选择。因此,培育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上也必然地分化为两个层面的问题,隐性层面表现为在长期战略上重视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的培育,显性层面表现为当前开放大学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积极解决。

1.长期战略上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的培养

(1)更新观念是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基本前提

更新观念是开放大学成功转型和积极应对行业竞争的思想保障和基本前提。开放大学应当不囿于陈旧思想和既有模式,重新去客观地认识自身的条件和资源,保持对行业发展的敏感性。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很多广播电视大学时代的优势条件已经被削弱甚至逐渐消失,比如保障性政策的减少,再比如开大人一直引以为傲的系统优势。在市场竞争激烈而系统内部分配制度改善迟缓的情况下,很多基层开大面临生存问题时不得不调整自身业务结构和工作方式,对于原有业务的投入程度自然也要受到限制。这些曾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因素已经不能支撑未来开放大学所面临的竞争。开放大学必须主动更新观念,通过持续、深入的内部调研,乃至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估去形成新的自我认知;通过外部市场调研,对行业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形势的持续关注,对于竞争对手的核心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和学习去形成新的行业环境认知。

(2)塑造开放大学精神,培育开放大学的文化力

大学精神体现着大学的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是大学文化力的核心。开放大学作为“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其大学精神应当既能够体现大学的本质属性,又能够体现其人本化特征和广泛服务于社会的定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王启勇用“道德规范竞争;人文、科学精神;自由、创新精神;独立、宽容精神;平民、服务精神”[18]很好地概括了开放大学精神应当具有的内涵。文化力是长期积淀和持续追求双重作用的成果。大学精神和文化通过组织宣传、制度建设为其成员所了解,又通过管理风格、决策倾向、组织文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发生影响,最终为成员所接受、认同,自觉遵守和维护,进而形成组织发展的推动力。

(3)建设学习型组织,培育开放大学的学习力

“大学学习力是为了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信息和知识的及时认知、全面把握、迅速传递,达成共识,并做出正确、快速的调整,以利于大学更好的发展的能力。”[15]学习力的发展始于成员和组织的学习,并以形成进步力量推动组织发展为最终目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可以为开放大学的学习力培育提供借鉴。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它需要员工个体、部门小集体和组织整体的共同努力和深度互助才能够实现。开放大学作为一个办学层次不同、成分多样的松散联合体情况则更为复杂,在向学习型大学靠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办学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造共同利益和营造共同愿景增强凝聚力,通过广泛交流扩大学习成果,通过实现共赢促使开放大学整体学习力的提升。

(4)鼓励创新,培育开放大学的创新力

熊比特认为组织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更新资源所赋予的价值。基于现有资源的竞争力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消失,而创新力可以使开放大学获得对潜在资源和潜在价值的洞察力,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和资源分配产生竞争优势。组织的创新力来源于不满足现状的发展欲望,不断发问的质疑精神,更要来源于持久的组织学习和实践探索,最终才能够以创新知识的形式长久地占据发展优势。培育开放大学的创新能力要从制度层面鼓励研究探索,为创新提供环境支持;重视教科研,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持续提升管理者、研究者和教职员工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创新提供人才条件;提升知识管理水平,为持续的创新积蓄力量。

2.当前建设阶段现实问题的积极解决

(1)落实办学自主权

落实自主办学权是开放大学实现其探索功能应有之义,也是开放大学竞争力培育的内在诉求。《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规定:“实行依法治校,逐步完善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框架”[10],赋予了开放大学自主办学的地位。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政府引领指导与开放大学自主探索之间的责任边界仍不够明晰。开放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弱化甚至消隐。在探索教育改革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共同任务中,政府部门主要承担战略布局、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和质量监控层面的管理责任,应从全局视角和长远发展的角度为开放大学发展提供引领,以创新性的管理视角和开放性的管理思维看待开放大学的探索行为,允许开放大学的创造性实践,给予应有的指导与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开放大学的创造力与积极性的发挥,也可以说是政府部门在教育改革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对于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步探索。

(2)完善开放大学制度

开放大学制度是关于开放大学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总体规范,也是其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规范性基础和制度性保障。从内部制度来说,在试点建设的初期开放大学就对于开放大学制度的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开放大学章程为核心,以教学管理制度、专业和课程建设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分银行管理制度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制度体系。现有制度体系需要在开放大学办学实践深化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也必将在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前受到挑战。善用发展研究部门,对于现行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周期性总结和评估,对于行业生态变化进行主动的关注解读,追求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和前瞻性,是持续完善开放大学制度的有利选择。

(3)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开放大学参与行业竞争的产品载体,也是开放大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的实践载体。开放大学现有课程体系依然存留有学历补偿时代的痕迹,对于以职业发展、技能获得为目标或者仅仅是出于兴趣参与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显得过于庞大和严肃,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尽快形成适应终身教育理念的、开放的课程体系是当前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从结构上来看,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组织应当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既能够支撑学历教育所需要的学科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和系统化,又能够满足非学历教育基于实践逻辑和经验逻辑的“聚沙成塔式”的学习需求。开放大学可以借鉴课程群研究的思路,对于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将课程内容分化为更小、具有相对完整性、接口更为友好、便于衔接和整合的学习模块,依据学习者个性化的发展诉求对于学习模块进行重组。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大课程观的框架下形成立体的、网状的内容组织方式,同时保有多种组织逻辑,允许和协助学习者基于需求诊断进行相对自由的组合和跳转。

(4)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是开放大学在行业竞争中扭转刻板印象、取得社会认可和信任的关键,也是在终身教育语境下创新社会教育资源整合方式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不能仅仅理解为学术水平上的高下和学习者知识技能获得的效率,还应当包括满足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能力。当前阶段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任务,一为规范性的、能够反映开放大学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常态化的督导机制的完善;二为以学习者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服务满意度监测反馈机制的完善;三为针对学习者的,形成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学习评价标准及终身学习档案的建立及利用;四为指向教育合作的,专业化的教育质量认证与评估标准的建立。还需要认识到,在完整的教育环境之中任何一个主体都不是单独发挥效用的,教育质量是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管理行为和技术支持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教师、学习者、管理者和技术工作者都是质量管理的主体,也都是质量管理的客体。

(5)创新社会合作方式

重视社会合作是开放大学一直以来的传统,也是建设全民学习平台的有效途径。合作办学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曾起到过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合作对象积极性不足,共建共享教育资源适用性不强、使用效率不高的障碍。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开放大学应当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合作,面向包括个人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教育服务主体,积极推进在产品、资源、技术、服务乃至管理层面上的不同方式和内容的社会合作。创新社会合作方式可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首先,培养开放大学的教育枢纽作用,主动与其他教育服务主体形成共同发展的教育联盟。实现共赢有助于保证合作对象的积极性,形成充满活力的合作关系,降低合作成本,提升合作效益。其次,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可以为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合作提供机会。以学习资源为例,为互助型社会学习团体和个人提供存储、展示和管理服务是聚集资源的有效手段,这种做法在教育公司的运营中早有成功的先例。第三,对于社会合作中获得的教育资源须进行校本化改造与重组,以增强实用性。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2-2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P020160122444930951954.pdf.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10-0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P020150723549500667087.pdf.

[3]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盈利模式分析[EB/OL].[2015-10-11].http://edu.ifeng.com/special/book/zuixin/detail_2013_12/20/32305224_1.shtml.

[4]搜狐教育.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EB/OL].[2015-10-17].http://learning.sohu.com/20141202/n406594224.shtml.

[5]百度教育.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趋势报告[EB/OL].[2016-05-05].http://www.mooc.cn/news/5886.html.

[6]严冰.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与任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4):10-16.

[7]朱健仪.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2):104-105.

[8]赵丽,梁敏.企业竞争力理论综述[J].商业经济,2009(2):22-23.

[9]肖绍聪.开放社会中的开放大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125-12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EB/OL].[2016-05-06].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26/201602/t20160202_229322.html.

[11]彭坤明.开放大学建设初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40-51.

[12]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68-7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5-07-2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14]王启勇.开放大学精神内涵及其培育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62-66.

[15]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78-80.

责任编辑冯丽樱

Analysis of Open University Competitivenesss Mechanism and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ZHAO Bo-jie/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Core competitiveness plays a decisive role and is also a long term driving force for universities to gain advantages in educational competition.Core competitiveness of open universities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basically realized through functional activities and guided by pursuit of value,so as to develop,integrate and mobilize the current or potential resources.The cultivation of such competitiveness featuring double characters as chronicity and urgency,so it is necessary to proce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namely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cultural,innovative and learning capacity as well as proactively solving the issues remaining in the current stage.

Open University; competitiveness; core competitiveness;open education

2016-06-07DOI:10.13425/j.cnki.jjou.2016.04.005

赵博颉,江苏开放大学国开分部教学处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远程开放教育、学前教育研究(6670756@qq.com)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2014SJB265)

猜你喜欢
竞争力学习者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