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6-01-24 03:22邓李敏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1期
关键词:真皮手部瘢痕

邓李敏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邓李敏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烧伤是因物理、放射、化学等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一种复杂的外伤性疾病,烧伤后可造成组织脱水和蛋白质变性,引起疼痛与相关部位组织凝固,形成瘢痕畸形。本文首先概述了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的发生机制,论述了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方法,展望了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研究前景。

烧伤;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

烧伤是当前外在创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深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在愈合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可导致组织挛缩和关节畸形,形成感染创面,严重影响机体功能。同时深度烧伤创面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切削痂清除全部坏死组织与变性组织植皮修复,愈合后疤痕挛缩程度比较重[1]。烧伤创面是细菌繁殖的良好环境,是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的主要因素,可造成部分烧伤患者因为后续感染而死亡[2]。烧伤后早期瘢痕的修复治疗,是防止瘢痕再次挛缩、促进功能恢复不可或缺的手段,使用单一的修复手段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3]。本文具体综述了当前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现报告如下。

1 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的发生机制

烧伤是当前比较严重的创伤之一,而在各种烧伤中,深度烧伤占30.0%左右[4]。从结构上分析,人体皮肤组织深度烧伤后可产生导致表层坏死带、中层瘀滞带、深层充血带的病理变化,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扩张,组织失去活力进行性坏死。并且由于很多烧伤部位的解剖结构精细,关节及肌腱众多,手术烧伤易致关节血运障碍,也容易发生感染而导致创面加深。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约占烧伤后畸形的40.0%左右,主要发生在手部[5]。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主要表现为瘢痕性并指、瘢痕性爪形手、烧伤手残缺性畸形、拇指内收畸形、瘢痕性挛缩畸形等。如不及时处理,致畸致残率较高,功能锻炼太晚或不系统,易导致肌腱粘连、关节僵直等,造成后遗症。同时烧伤后的创面修复历经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基质重建过程,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炎症细胞等通过网络式交互作用触发了创面修复历经上述反应期。其中严重烧伤时机体存在显著的代谢增强过程,而这一过程与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的形成有关。

2 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方法

临床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常将变性坏死的皮肤切除,采取网状自体刃厚皮片或微粒皮等植皮方法封闭创面,由于缺乏愈合中起决定作用的真皮成份,常发生瘢痕增生和挛缩等并发症,恢复也比较慢。为此在修复治疗中,需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有学者由康复治疗师日间对手部挛缩关节及瘢痕行被动运动治疗,包括关节松动、瘢痕按摩及牵伸训练;午间、夜间休息及入睡期间佩戴压力手套形成序贯压力,每日佩戴16-18 h,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6]。也有学者采用积极自制简易矫形器进行康复,在操作中,以软尺测量患者腕部周径,选择棉质布条制成腕带,在腕带两端连接处缝制尼龙搭扣钩带和绒带,腕带连接处内侧另缝制尼龙搭扣绒带;在佩戴矫形器中,先用自粘弹力绷带测定加压受累的手指及关节,在患指佩戴自制分指蹼带,最后将患者的腕部、手部进行固定,保持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伸展,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使早期瘢痕部位的外观和功能得到改善[7]。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在烧伤创面应用猪基质覆盖,外覆4层无菌纱布,选择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固定[8];同时创面均使用远红外线灯烤照射、防止创面受压等一般处理,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9]。任何患者在康复期间所经历到剧烈疼痛、身体功能的障碍、心理方面的强烈冲击,均会使患者出现生理及心理应激障碍,造成生活质量下降[10]。在康复中,运动疗法是通过训练瘫痪的肌肉,使之产生兴奋,可改善神经损伤的局部内环境。简单的作业治疗也可以增强患者的肌力、耐力和协调性,使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得以恢复。良好的用药环境与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过程,还可以保护创面,使深度创面向浅度创面转化。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对创面的局部处理采用将烧伤组织臵于生理湿润环境下,尽可能的保留皮肤再生的信息组织,以液化方式无损伤地排除创面坏死组织,通过组织培植或原位干细胞培植的方式使皮肤等组织再生的方法,最终再生、修复、愈合烧伤创面。

3 烧伤后早期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研究前景

现代医学治疗烧伤的原则是及时清理液化物、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及时供药;不使患者疼痛、不出血、不损伤正常组织;创面上不积留坏死组织、不积留液化物[1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各种创面覆盖物充当内敷料的报道也经常出现,包括自体皮、同种异体皮、异种皮、羊膜等。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临床应用中可为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提供生理结构的胶原支架,减少创面愈合后的疤痕形成和后期的挛缩;也可逐渐恢复并大量增殖、分化,促进烧伤创面的修复[12]。简易矫形器应用比较简单,对指蹼的重新塑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具有压力适度、可自行调整等优点,使患者各掌指关节、近端及远端指间关节活动更加灵活,可有效防止指蹼间瘢痕粘连。

总之,深度烧伤后疤痕畸形比较常见,修复治疗的理想结果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机体的外观、形态、功能、感觉恢复,当前各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与特点,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特点合理选择治疗。

[1] 岳丽青,王晓燕,彭欢,等.手烧伤康复研究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2014,4(12):816-819.

[2] 陈芙莉,朱建莹,吴军成,等.手部烧伤后瘢痕的综合治疗[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5):351-354.

[3] 罗宇杰. 小儿烧伤后早期进行瘢痕畸形修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5):160-162.

[4] 黄珍霞,许乐,李琳,等.手部烧伤患者运动功能临床康复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583-587.

[5] 刘亦峰,刘森,周荣芳,等.大面积深度烧伤伴双手深度烧伤的治疗策略[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5,1(9):27-29.

[6] 郭西华.MEBO治疗手部深度烧伤9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3,25(5):354-356.

[7] 雷芳,唐有玲,陈佩,等.运动疗法联合自制简易矫形器治疗儿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的疗效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14,30(6):477-481.

[8] 陈彬,首家保,杨小辉,等.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烧伤后关节瘢痕挛缩[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6):353-355.

[9] 宁勇,刘明锁,刘文文,等.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44(11):91-92.

[10] 王配合,杨建民,李建全,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疑难病杂志,2014,3(9):297-299.

[11] 李海珍,孙淮庆.藻酸盐类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Ⅱ度烧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4):3906-3907.

[12] 陈永翀,李青,张泰安.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创面治疗原则及机理阐述[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4,26(1):12-14.

猜你喜欢
真皮手部瘢痕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汽车内饰用浅色耐污真皮的开发
手部烧伤整形患者的术后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