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辅助治疗小儿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6-01-25 03:21苏玉洁金晓群李永莲
河北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

苏玉洁 金晓群 李永莲

胃镜下进行硬化剂治疗表明,无痛胃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是安全的,适于反复多次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秦炳照[8]研究也认为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安全、迅速,患者不适感轻微,可有效消除静脉曲张,减少并发症发生,防止复发。

本结果表明,采用无痛胃镜由于避免了患者的术中不适,可使得操作更为顺利进行,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同时由于操作的准确性更高,因而使得针刺部位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采用无痛胃镜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和迟发性再出血的数量都要少于普通治疗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常见急性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急诊内镜治疗,而此类患者往往由于出血量大造成失血性休克,另外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往往较差,这些都是麻醉的相对禁忌证,因此造成无痛胃镜治疗适应证范围的狭窄,尚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使得更多患者享受到无痛胃镜治疗的好处。另外,因为治疗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出血,尤其是急诊治疗时出血量还会很大,此时理论上会导致患者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乃至窒息的可能[9],采用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误吸的发生,但是必然造成成本增加甚至气道损伤等情况,可以说是有利亦有弊。我们麻醉也没有行气管插管,术中并没有发生误吸的情况,但是我们采用了一些防治误吸的措施,例如术前给予戊乙奎醚抑制消化道腺体分泌,抬高患者头部等,另外术者的经验也很重要,在操作时能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压迫,减少术中出血是防止误吸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9 Vargo JJ,Zuccaro G,Dumot JA,et al.Gatroenterologistadministered propofol versus meperidine and midazolam for advanced upper endoscopy: a prospective and randomizedtrial.Gasrtoenterology,2002,123: 8-16.

8秦炳照.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观察.中国伤残医学,2013,21: 198-199.

7郑国启,魏思忱,于永礼,等.无痛胃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2012,2: 223-224.

6陈扬,杨丽莎,陈忠华.急诊硬化剂注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4例分析.重庆医学,2005,34: 316.

5 Lawrence B,Charles D,Hightower BA,et al.Moderate level sedation during endoscopy: a prospectice study using low-dose propofol,meperidine/ fentanyl,and midazolam.Gastroointest Endosc,2004,59: 795-803.

4王彩艳,徐红,王丽波.静脉麻醉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疗术中的临床应用(附例80例报告).吉林医学,2006,27: 1004-1005.

3 Yoshida H,Tajiri T,Mamada Y,et al.Comparis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recurrent esophageal varices after endoscopic ligation versus endoscopic ligation plus sclerotherpy.Hepato Gastroenterology,2004,51: 457-461.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16: 564-570.

1 Garcia-Tsao G,Samyal AJ,Grace ND,et al.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and cariceal hemorrhage in cirrhosis.Am J Gastroentero,2007,102: 2086-2102.

激光辅助治疗小儿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苏玉洁金晓群李永莲

【摘要】目的探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小儿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的节段性肺炎支原体患儿共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在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啰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完全吸收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波长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可有效缩短肺部啰音持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亦能较快促进影像学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小儿节段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治疗结果

收稿日期:( 2015-03-19) ( 2015-03-11)

【中图分类号】R 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17-2639-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17.026

作者单位: 200060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占住院疾病的首位。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1]。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致,而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占32%~76%[2]。该病病程长,若不及时

治疗,易迁延不愈,反反复复,且常有肺外合并症发生,可造成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因此,临床上肺炎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受到重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首选,但因病程长,给儿童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我科在小儿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大环内酯类治疗同时,辅以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确诊为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94例,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5.2±2.3)岁;入院时病程3~5 d。2组患儿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其中刺激性痉咳62例,湿咳有痰32例,高热48例,中等发热46例,体温正常0例;入院时肺部可闻及固定湿啰音50例,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入选标准:临床有发热、咳嗽症状,实验室检测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阳性,X线胸片显示节段性炎症改变。

1.2.2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先天性心脏病者;③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④合并胸腔积液者;⑤对光敏感、照射部位有皮炎和出血性疾病、肿瘤者。

1.3方法2组均采用乳酸阿奇霉素注射剂10 mg·kg-1·d-1,静脉滴注7 d,停药4 d,改序贯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商品名希舒美,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 mg·kg-1·d-1,遵照口服3 d停用4 d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同时给予退热、止咳、祛痰、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2组若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加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3~5 d。治疗方法:选择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机DJL-1200F(上海得邦得力激光技术有限公司),采取直接照射背部对应炎症部位,输出功率: A波300 mW,B波60 mW。时间:每次10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若患儿末出院可增加1个疗程,最多2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3]2组分别在第1个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估。显效:体温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少,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有效:体温正常,咳嗽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出院标准:以疗效达到有效以上标准作为出院。出院后2周随访X线胸片进行疗效评估(部分吸收、完全吸收)。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儿1个疗程后患儿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比较治疗组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1个疗程后患儿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比较d,±s

表2 2组患儿1个疗程后患儿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比较d,±s

组别  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治疗组(n =48)7.1±1.4对照组(n =46) 9.2±3.0 t值3.17 P值 <0.01

2.3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d,±s

表3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d,±s

组别  住院时间治疗组(n =48)8.5±1.6对照组(n =46) 10.0±3.1 t值2.90 P值 <0.01

2.4 2组患者随访胸片吸收情况比较治疗组完全吸收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随访胸片吸收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支原体属于原核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结构。多寄生在人体细胞表面及细胞内,目前肯定对人体致病的支原体有3种,即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其中肺炎支原体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儿童时期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之一,全年呈散发感染,秋末和冬初为发病高峰季节,每2~6年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时发生流行。肺炎支原体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道飞沫传

播,当病原体由呼吸道进入后,在黏膜表面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神经氨酸受体紧密结合而附着,由于肺炎支原体通过P1蛋白等特殊结构,粘附于人体气道上皮细胞膜受体,释放毒性代谢产物,造成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减弱纤毛运动而致病;在体内主要通过血液循环来进行播散,有研究报道,从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者的血液中直接分离到肺炎支原体[4],还有学者从皮损疱疹液和胸腔积液中培养到肺炎支原体,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以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故感染后,可能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所以可以播散到人体各大主要器官和相关组织[5],可引起肺外损伤。而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特别是TNF-α、IL-6、IL-8等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6]。动物研究发现,在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小鼠体内,细胞因子TNF-α、IL-6、IL-8等浓度明显升高,据此推测,肺炎支原体患者血清TNF-α、IL-6、IL-8等浓度越高,疾病发展可能趋于严重[3]。

肺炎支原体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病原体,且有逐年增高趋势[7]。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近年研究发现有低龄化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和咳嗽,可呈高热、中等度热或低热。病程早期干咳为主,呈阵发性,剧烈,类似百日咳,可影响睡眠和活动,后期有痰,黏稠,偶尔含少量血丝[8],部分患儿伴喘息。肺部体征可表现为呼吸音降低,病程后期可闻及湿啰音,肺部体征与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一致为其特征。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或病变广泛,可出现呼吸困难。

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因其病变累及范围大,常可引起胸腔积液、肺脓肿、坏死性肺炎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已逐渐给予重视。治疗药物选择上,因儿童生长发育特殊性,故用药受到很大限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用药,但少数患儿因对大环内酯类产生耐药、并可能存在混合感染,临床上需联合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一起应用;或因肺炎支原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强烈,而需要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大量丙球蛋白抑制机体免疫反应;肺不张和闭塞性支气管炎是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见的肺内并发症,单纯抗炎治疗往往病程长,且达不到预期效果,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到达病变局部进行灌洗,清理黏液栓,减少阻塞,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对改善疾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不过,纤维支气管镜的技术条件要求高,费用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大,不仅对儿童身心造成伤害,并且给家庭也带来负担。

激光属于可见光,皮肤透射率大,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近几年才在中国开展,已作为物理治疗的辅助手段已在儿科广泛发展,具有安全、无痛、无创伤等特点,其治疗原理是通过照射在特定部位,对深部组织和神经末梢产生温和刺激,刺激肺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强酶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调节神经传导的反应性,有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9],提高拟交感神经的敏感性,降低气道反应性,提高纤毛活动能力,从而达到降低气道阻力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而迅速缓解临床症状[10]。此外,有研究报道,半导体激光治疗,可通过影响血清中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在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方面起到积极有效作用[10]。

本研究显示,小儿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辅以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治疗组不仅在缓解症状、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疗效显著,其有效率可达95.8%,而且减少住院天数,出院2周后随访X线胸片,炎症完全吸收率可达87.5%,类似结果见于其他文献报道[11]。本研究治疗组患儿在半导体激光治疗期间无局部皮肤烫伤、烦躁不安不良事件发生,所有患儿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而且,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无创伤、安全、方便,患儿易接受,可减少住院时间,缩短静脉用药时间,不仅可减少儿童痛苦,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几率,减轻家庭负担,值得推广。

1袁壮,董宗祈,鲁继荣,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 449.

2陆权,陆敏.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 241-243.

3沈晓明,王卫平主编.主编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2.

4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 243.

5孙汉庆.2006-2010年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情况调查分析.安徽医药,2012,18: 222-224.

6李小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IL-6、IL-8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 649-650.

7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发展.临床儿科杂志,2010,28: 94-96.

8诸福棠,胡亚美主编.实用儿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17.

9陈美兰,熊曙光,姜北生,等.婴幼儿腹泻的激光治疗.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5,4: 221-223.

10杨在富,杨景庚.低能量激光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中华理疗杂志,2001,24: 277.

11李桂珍,魏淑群,张文丽.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辅助物理治疗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2,7: 128-129.

猜你喜欢
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
侧柱稳定性对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观察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类型治疗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经支气管镜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5例临床分析
藏药蒺藜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